论战(1/2)
月影挂寒枝,晨风拂酒旗。
嗒嗒的马蹄声从路的尽头传来,最终停在了客栈前,小二忙赶出去迎接:“爷,住店还是打尖?”
来者音调沉缓:“一间客房,再来碗鸡蛋面。”
说完他将缰绳递给小二,大步走进了客栈。
客栈内,数位借宿在此的学子文人正一边吃着早饭一边讨论天下之事。
此地乃宣宗学府“听涛书院”所在地,学风蔚然,文士们从天南地北聚集到此,也带来了四面八方的消息。
有的人在说红巾军分裂出来的刘赐军与刘斐军的争斗;有的人在说因萧墙之祸而混乱不堪的并州;还有人在说风云涌动的东部……
然一个从西北而来的人带来的最新消息很快统一了热烈的讨论:凉州向司州进军了,目标看起来是上庸。
一个学子发表意见:“凉州数伐中原不利,如今又朝上庸进军,怕也是雷声大雨点小。”
另一个点头附和:“听说他们的主帅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小将,想来也不是认真打的,或许是试图借此来分散窦骁的兵力,缓解龙渊关的压力。”
虽然在细节上各有分歧,但大部分人都觉得凉州不行。
忽然,一道清澈明朗的声音插入了谈话:“非也。”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柜台前不知何时站了一个身着鸦青色儒服的年轻男子,否定他们的应该就是他无误了。
儒衣青年将手里的酒壶递给小二沽酒,转过身面对着打量他的众人:“凉州此战绝不会虎头蛇尾,相反很可能改变中原格局。”
周围的酒家素来就是学子们聚集闲谈的地方,鼓励互相交流,如此插话非但不算失礼,若有高见还会被奉为座上宾。
众人听到如此大相径庭的意见,都被勾起了好奇心,忙追问:“怎么说?”
“凉州最大的毒瘤是什么?”青年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那个从西北来的学子最先回答出来:“是世家。”
青年点了点头:“过去的凉州屡屡东出不利是因为最大的话语权属于是世家的掌权人,这些西北世家大多是当年因敬帝变法,在东都待不下去后搬离的。他们思想陈腐,固步自封,贪图天下,却又紧捂着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利益不肯撒手,自然什么事也干不成。”
青年的话很尖锐,把凉州最大的弊病分析得极为透彻。
“不过两年前,凉州发生了一场政变,如今掌权的刘玄却有与旧世家完全不同的政见与思维,不可再以旧目光来看。”
有人反对道:“但就算这样凉州依旧是凉州,贫瘠、偏远,如何打败新朝?”凉州是天下学子最不看好的地方,所以去那里寻前程的也最少。
“那我们就就事论事,只说此战。”青年说着走到学子们的桌前,坐了下来,“凉州此次出兵,目标不是上庸。而是在——襄阳!”
说这话时青年眉眼弯弯,笑得明朗温柔,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开心的事。
在众人惊讶又期待的目光中他继续说了下去,并抽出一支筷子沾了茶水在桌子上比划:“若能占据襄阳,进可攻南阳、东都,退可据守益州、交州大片之地,东联红巾军。然而唯一的问题是……”
“窦骁?”一个学子毫不犹豫地回答。窦骁可谓凉州的噩梦,这些年无论多少次秣马厉兵、挥师东出,都折戟在七星原,凉州想东出,窦骁必须得除。
但怎么除却没人有办法。
宇文循或与窦骁有一战之力,但凉州没办法花那么大的代价去打,毕竟争夺天下的势力现在可不止他们和伪朝。
不料这番分析却被青年否定:“窦骁虽骁勇,然不足为惧。”得不到主君信任的将军,无法发挥最大实力。
窦骁不足为惧?
青年屡屡语出惊人,旁人也不以为奇了,只看他如何圆:“那凉州的问题在哪?”
青年回道:“问题在于夺下襄阳必然导致凉州战略中心南迁。”
有人不以为然:“这算什么问题?”在旁人眼中,凉州那个地方鸟不拉屎,早就该丢了,也就刘玄守着当宝贝疙瘩。
青年笑了笑,没有解释下去。他说的已经够明了,懂的人自然能一下明白。
凉州被称为军事重地是因为它曾是沟通中原与西域的关窍,自从中原战乱,商路断绝后它的战略意义便失去了,只剩下贫瘠、偏远,根本就不适合作为入主中原的根基。
然为何这么多年了,他们依旧以凉州为据点?只因凉州最大的问题:世家拥权。
世家们的根在凉州,自然不愿迁都。何况这些年龙渊关给了他们天然的安全感,加剧了他们守旧的思想。
然如今刘玄对南方用兵,一旦在南方打下基业,那么不管他们愿意还是不愿意,重心南迁是必然的。有迁必有动,如此一来刘玄便有了大把的削弱世家权利的机会。
不过世家虽然腐朽却不傻,一旦他们反应过来,凉州必有一场动荡。
这些道理都是懂的人一听便懂,不懂的人也没解释的必要。
一旁等面的韩昭将这桌学子的谈话尽数听入耳中,也一下听明白了青年语中之意。他一边敲着桌子,一边将注意力放到那桌的谈话中。
学子们对凉州的政治兴趣不大,更能激起他们热血的是眼前这场将会发生的战争。
有人问青年:“既然此次出征对凉州有极大意义,为何他们不派宇文循?只派了一个才二十岁的小将?”
青年挑眉:“小将又如何?切不可轻视少年人。”
那人不服反问:“那你说凉州军在兵力、财力都弱于新朝的情况下,劳师以远,然后去打以逸待劳的新朝军队。如何取胜?要知道新朝有十五万大军,带兵的又是深得窦骁真传的窦诚。”
青年谦虚地笑了:“琚只读过兵书未上过战场,对用兵之事不敢妄言。不过凉州若要达到目的,此战必要满足三点:奇、快、险。”
“如何奇、快、险?”
“出其不意谓之奇,攻其不备谓之快,以小博大谓之险。”
儒生们还没反应过来,但旁听的韩昭知道这位青年全说中了。
凉州此战打的是个时间差,这边一进攻,龙渊关空虚的消息便再也瞒不住窦骁。
旁人看着是凉州军被窦骁困在偏远之地八年,然何尝不是龙渊关把战无不胜的窦骁拒之门外八年。如今攻破龙渊关的天赐良机在眼前,窦骁必不可能错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