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六十年代日常 > 021章

021章(1/2)

目录

“承平哥你把这个也吃了。”,许宁笑着往张承平嘴边喂着剥好的白水煮蛋。本来家里的鸡蛋都是张承平给他准备的,因为他除了煮鸡蛋煮红薯就没什么能上手的。

红薯吃多了烧心,张承平哪舍得让许宁天天吃那个,所以鸡蛋都是偷摸从镇上换了放在给许宁吃的。

可抢收劳动强度实在是高,高强度的工作□□力跟不上那营养就必须跟上,不然倒在田间地头不说有多难受,光是想想送去镇上医院输液就赶不上趟。

想着自己在晒谷场轻松些,许宁就不光让张承平每天吃一个鸡蛋,更是把自己的份都让张承平一块吃了。

但往往都是张承平象征性的咬一小口,然后掰开蛋白把蛋黄给许宁吃。在传统认知里,蛋黄比蛋白有营养。

既然拗不过张承平,许宁就在午饭给他找补回来。大油炒咸菜,细碎的咸菜油滋滋亮晶晶,里面还有切成颗粒的腊肉丁。饭盒扣紧,即使凉了也影响滋味,在夏收这种热火朝天的时节,而且凉了吃反而更美。

这么会疼人还招人稀罕的宝贝,张承平是爱得不行。所以第一天第二天他都抢着干运麦子的差事,第三天就直接借着碾麦子的大事扎根晒谷场了。

当然,许宁还是在晒谷场翻晒麦子,张承平是在打谷场碾麦子,不过晒谷场和打谷场挨着,两人说句话也方便。

说到晒谷场和打谷场挨着,那是因为麦子得先晒一道才能碾压脱粒,不然麦穗上面的麦粒脱不下来。

晒到一定程度,就有人折下一根麦穗在掌心那么一搓,如果能搓下来那么就可以上大家伙了。

所谓的大家伙就是可以滚动的巨大的石碾子,套上绳子带给骡子拉着压过铺平的麦子堆,几圈下来再给麦子堆翻面,反复几次麦子就彻底脱粒了。

不过在此之前,许宁他们得把这些麦子用叉子推成一堆,再铺到打谷场的空地上。至于为什么不原地碾压,那是由于后期还要插麦秸干扬麦子,如果一边碾一边晒晒完碾好又互换位置,那么两块地会腾不开,而且碾子的搬动也是个大问题。

晒麦子轻松,有的是人卸在地上,推开披散来晒就行。但撵麦子就不同了,它所需要的技术含量高很多,没有经验干不了。

如果是晒麦子只要不捂着就行,那么碾麦子就得铺得薄厚适中。看似只是个小事,但实际上这可不能将就,铺得薄了碾子重压上去搞不好压瘪麦粒,要不然就是速度快出货少。当然铺得厚也不行,即使翻面也会碾不到中间的,碾不透脱粒不干净回头麦秸干上剩下的多半是要回笼重新加工。

鉴于以上原因,在脱粒这事上,绝大多数人为了在碾得干净的基础上保持效率,都会在铺麦子上下功夫。当然对于看天吃饭土里刨食的人来说,他们手里有分寸,不需要花太多心思就能铺出最合适的碾压麦子的厚度。

剩下的就是交给鞭子、骡子和碾子的事了。

大头是骡子,人拉着骡子来回带动碾子,再适时翻动麦子——干燥的午后,麦子的脱粒在人和骡子的配合中完成了。

当然,如果说骡子完成了麦穗脱粒的绝大部分工作,那么分离麦粒和麦秸就得全靠人力操作了。

“小宁去提壶水过来,再给骡子提捆红薯藤来。”,张承平说着给许宁使了个眼色支开了他。

接着,钉耙捞住麦秸抖动几下再大力从空中划过余下的麦粒就满满在地面显露出来。别的到还好说,就是这个过程灰大且多,接触皮肤容易痒。

不过看着金灿灿的麦粒,在场的人只顾着笑,哪还顾着痒不痒。

刚脱粒的麦子,饱满的颗粒中还带着麦秸的味道,谷物的清香还需要太阳蒸发多余的水分才能显现。可这群常年混着水饱的汉子几乎都对着它们咽起了口水,仿佛大白面馒头摆在眼前。

然而,事实却是他们要先交足公粮,剩下的说得好听是按照人四劳六的比例分配,实际上麦子需要的工分高,如果都换麦子那不出一月就要断顿。顿顿白面馒头是不可能的,一年到头能有三五顿白面馒头已经是顶好的日子了。

最常见的糊口方式是忙的时候一干两稀,农闲直接两稀糊弄肚皮。杂合面的馒头尚且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稀罕的,所以此时面对能做白面馒头、面条、饺子、花馍的麦粒咽口水,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本能反应。

别说是一年吃不上几顿白面的他们,就连许宁这段时间都有点怀念大白馒头。不是张承平亏着他了,实在是许宁舍不得折腾忙得团团转的他,所以说起来他们也有两个多月没吃过白面馒头了,就连面条,也因为张承平忙着拉电线的事断顿很久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