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2)(1/2)
“这是谁的诗?”陆子航问道。
“戴望舒,一位民国时期的诗人。”周寻想了想,最终将记忆定格在初中的语文课堂上面,语文老师曾经分析过这首诗,好像除了表面意思之外还有什么深层的含义。毕业了这么多年,周寻就连很多最基本的汉字的书写都忘得一干二净了,更别提这样一首年代久远的小诗。
他拿出了手机,在网页上找了找这首诗,立即跳出了以下的解释:
“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诗人笔下“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她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
“这个阅读理解是认真的吗?”陆子航真的想了很久都没有想通,作者不就是看到了雨巷里面有个漂亮的姑娘,然后就鬼迷心窍地为她写了首诗吗?怎么莫名其妙地就变成了黑暗的社会和美好的理想了?
这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后世的曲解?
“这难道是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吗?”有了前两次的经验,周寻忍不住将目光直接放在旅游本身。他将手中的纸翻过来,一股江南水墨画的意境猝不及防地跃入了他的眼中。
只见画面上显示的是一条江南的小巷,巷子两面白色的墙上都爬满了爬山虎,白墙黛瓦,天空此时仿佛下着绵绵细雨,周围的水汽似乎凝结成了化不开的哀愁,显得格外地静谧。远处的小桥上面似乎静静地站着一个人影,远远地看到一把大红色的油纸伞。
这张照片的风格有些阴森,主要是以暗黑色作为主色调,再配上大红的油纸伞,给人的视觉冲击就犹如《辛德勒的名单》一样地大。周寻只看了一眼,就忍不住将照片放到了桌子上。
“靠!你不会又要到哪去旅游了吧?”陆子航大怒,忍无可忍地问道。
“好像还真是。”周寻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盯着卡片上面的日期的双眸似乎要将纸戳出一个窟窿,“明年四月五号的。”
纸上用烫金的字体清清楚楚地写着几个让人难以忽略的大字“欢迎来到巷子里的世界。”
“清明?行啊,师兄。”陆子航哈哈大笑。
周寻转过头,却突然发现陆子航双眸含笑,贼兮兮地看着他。
“怎么了?”周寻不解地问道。
“清明佳节,江南小镇,你该不会是想……与女鬼有个约会吧?”
周寻差点咬到自己的舌头“你胡说些什么?”
陆子航摸了摸鼻子,边走边说道“知足吧,那也比我们这帮天天窝在刑警大队里加班的人好啊。”
周寻不知是因为陆子航刚才那句无心的玩笑话还是因为其它的原因,情绪突然低落了下来,他忍不住想:其实他好像说得也没错啊,确实在与女鬼约会不是吗?
他昨天抽空去走访了几位上一次旅游之中的游客,除了郭子沛和他们几个人之外,所有的人都死了,与第一桩案件一样,死法各式各样,千奇百怪,而且所有死者的死亡时间都是在旅游的前一天。
最让他触动的还是苏云的死,一个年轻的单身姑娘就这样孤独地死在了自己的出租屋里,没有家人、朋友知道,直到房东闻到屋里传出的臭味才知道人已经没了。
他去过她的出租屋,里面似乎能证明她存在的唯一证据也只有桌上摆着的一张照片,房东很悲伤地表示自己有多晦气,由于这里死过人,将影响到房子日后的运营以及收益。除此之外,这个偌大而又冰冷的城市里没有留下任何关于她的线索。
除了他们几个人之外,再也没有人知道她到底是怎么死的,也没有人会关心。
或许有一天他也会像苏云一样死,或许是车祸、意外、疾病……没有人知道他的真正死因到底是什么。
秦川也会死,还有穆萧尹……
心脏猝不及防地抽痛了起来,心里泛起一股浓浓的失落。
他不可以死!谁都可以,包括自己,唯独他不可以!
就在他想得正入神的时候,去而复返的陆子航突然吹着口哨走了过来,看上去心情很好的样子,边走边说道“今晚有空吗?撸串去吗?”
周寻突然有些意外地看着他“你抽风了?”
陆子航:“......”
陆子航挥了挥手,打算不跟自己抽风一般的师兄计较,强忍着告诉自己这是在扶贫,忍着自己这几年日益增长的暴脾气温柔似水地问道“去吗?这次请你的,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不去!”周寻斩钉截铁地说道。
陆子航:“......”
华灯初上,下班的时候,周寻还是被陆子航拉到了警局门口的大排档摊上吃烧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