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与青山赋好诗(1/2)
三月春和,这天又是个好天气,院中那棵桂花树长出了嫩芽儿,嫩生生的新绿,在阳光的照耀下竟如晶莹剔透的样子。夏紫薇深爱这片新绿,便命金锁在树下支了一张书案,将抄佛经的所在移到了树下。
“若有孝敬人。发心度先亡。虔诵地藏经。灭罪生天堂。若有刻此经。流通遍十方。存亡均沾利。获福俱无量。我今题此颂。功德如毫芒。回向诸有情。同生极乐邦。”
夏紫薇一边默念一边抄写,金锁侍立一边磨墨,银钥则坐在小杌子上为夏紫薇绣着一方帕子。小院中一派安宁祥和。
院外传来扣门声。银钥放下绣了一半的手帕走到院门边,出声问到:“何人扣门?”
“银钥姑娘,奴才是罗老爷身边伺候的,我家老爷来看夏姑娘,还请银钥姑娘代为通传一番。”门外传来一个有些尖细的声音。银钥听出来是罗老爷身边吴总管的声音。
银钥依旧是一心希望小姐去认亲的,她也知道这罗老爷是就是小姐的亲生父亲,是当朝皇帝。
再开口时,银钥已经带了一丝热络,她回到:“吴总管稍待,奴婢这就通禀小姐去。”
夏紫薇在院中早就听到了,她理了理衣衫,带着金锁走到门边,这才示意银钥开门。
待院门打开,乾隆迫不及待地跳下马车,他今天来,除了带了海兰察和福灵安,还带了一个和福灵安长得极为相似的一名侍卫。
夏紫薇将乾隆迎进院内,回头见海兰察与另两人立在门边,她下意识地冲海兰察微微一笑,不料海兰察却避开了视线。
夏紫薇心内疑惑,但乾隆还在院内,她只得压下这疑惑,只想等以后有机会再问上一问。
乾隆在院中夏紫薇原来坐的地方坐定,随意看了一眼紫薇摊在桌案上的一叠宣纸。夏紫薇写得一手簪花小楷,入眼赏心悦目。
他拿起一张细看,“这是《地藏菩萨本愿经》,紫薇丫头,你这是在为母抄佛经吗?”乾隆问到。
“紫薇不孝,唯有抄些佛经供奉在佛前,佛家慈悲,愿能护佑亡母早登极乐。”
乾隆看向坐在一旁的夏紫薇,多日不见,她竟是瘦了许多。或许是在家守孝的缘故,她今日穿的十分素净,着一袭素白的襦裙,浑身全无彩饰,只在腰间配了一枚青玉佩。乌发如瀑,只用一只银钗固定,斜插着一朵米白色的绢花,初次之外再无装饰。
“多日不见,紫薇丫头清减不少,虽说你有这等孝心,可你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啊。”乾隆叹到,这个丫头怎么就不能照顾自己呢,他有些不悦地看向站在紫薇身后的两个丫鬟,紫薇丫头思念亡母,孝心可嘉,可这两个丫鬟怎么不知道多劝着点呢?
想起紫薇曾说过,这两名丫鬟是陪伴她进京的,既然紫薇丫头喜欢,留着也罢,他接了紫薇丫头进宫后,再赐几名会伺候人的宫女也就是了。
他看着面前的少女,少女双眸澄澈如秋水,里面盛满了毫不掩饰的濡慕之情。乾隆欲言又止,女儿就在面前,他却不敢相认。
他双唇开合几次,这才问到:“紫薇丫头,你可曾怨过你父亲?”
紫薇沉默了许久,这才开口回答到:“紫薇小时候是个父不详的孩子,从来没有人愿意和紫薇一起玩耍,那个时候,紫薇是怨过父亲的。只是后来,母亲教导紫薇要感恩,顾夫子也教导紫薇人伦纲礼,那个时候紫薇不再怨恨父亲,紫薇也曾想过,如果父亲知道了紫薇的存在,他会不会喜欢紫薇这个女儿。直到现在,紫薇上京寻亲,终于见到了自己的父亲。紫薇的父亲是个心怀天下的好父亲。”
乾隆心里是抑制不住的高兴,谁不想听到夸赞,更何况这夸赞出自自己的女儿之口,只是想到这女儿之前受得苦,他又皱起了眉头,他叹到:“紫薇丫头,你受苦了,以后不会了。”
夏紫薇有些不解,她问到:“老爷?”
乾隆紧紧盯着夏紫薇的眼睛,问到:“紫薇丫头,你还是不愿叫我一声阿玛吗?”
夏紫薇的心猛得跳动的快起来,她有些怔愣,满脑子里只有一个声音,这个声音在不断地重复着“你还是不愿叫我一声阿玛吗”。
银钥站在夏紫薇身后,激动得有些发抖,皇上知道了,并且在小姐已经放弃认亲的时候,亲自找她相认来了。太太,你看到了吗?小姐她终于被承认了,那是不是代表着您的爱情,您的十八年等候也被承认了呢?
“老爷,您…您都知道了?”
“是啊,我都知道了,我知道了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也知道了上京寻父的夏紫薇。我真该好好谢谢雨荷,给我留了一个这样好的女儿。”
望着乾隆慈爱的笑容,夏紫薇声音里带了哽咽,“可是,紫薇是…是私生女,老爷,老爷您……”
乾隆知道夏紫薇的未言之意,这个丫头啊,宁愿自己委屈也不愿让他为难,可他贵为天子,难道连自己的女儿也护不住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