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知巧者尽虚伪(1/2)
河间府城门口,立着一男一女两个人。女子容颜清丽,素衣素服,就算是不施脂粉素面朝天依旧难掩丽色。男子剑眉星目,身材挺拔,整个人如一柄锋利的剑。这两人一刚一柔,站在城门口格外引人注目,过往的行人都不自觉的将目光投注在两人身上。
这两个人正是从阜城县赶过来的夏紫薇与海兰察。
原来,他二人自从刘子和那里得了米粮的下落便在杨宅等候乾隆回来。眼见三日之期已过,乾隆却迟迟未归,这才留了口信给福灵安,他们则按照乾隆之前的交代动身来河间府寻富察傅恒。
夏紫薇与海兰察在城内几条主要街道转了一圈,依旧出城来。
海兰察不解道:“紫薇,你怎么知道傅恒大人定从此城门入城?”
夏紫薇指了指城门内,示意他看。他二人现在站的位置正好能看到离城门不远的大街。只见街上人来人往,商贩们正卯足了劲吆喝兜售自己的东西。
“你看,”她指着那条街,“你不觉得这条街太过热闹了点吗?”
海兰察留意去看,这条街确实是热闹,但是他还是不明白有什么不同之处。
夏紫薇接着说:“我们刚刚在城内逛了一圈,我发现其他街市都未开,就是有商贩也是零星几家,唯有这条街,似乎与整座城都格格不入,热闹的过分。并且,我留意了一下,发现这条街上的往来行人几乎都没变过。”
她突然指了指那街上一人,“你看那穿蓝袄的妇人,据我观察,她已经在这条街上徘徊好几趟了。再看那些人,纵然小贩们吆喝的再起劲,也没见多少买卖。所以我觉得钦差大人必是由此入城的。”
“你的意思是指,这些商贩行人都是河间府知府让人假扮给钦差大人看的?”
“不说全部,但至少有知府的人混在里面。”
两人正说着,就有一人骑马冲进城去,紧接着就有衙役兵丁驱散城门口的行人。海兰察忙护着夏紫薇退让到路边。
就见从城里走出十几位穿着官服有品有级的官员,为首的那个官员穿着云雁补子,正是河间府知府俞定中。
夏紫薇悄悄地对海兰察说:“看,该是钦差大人要来了。”
果然,过了一刻钟左右,钦差仪仗就过来了,先有两队共二百人的卫士,穿着鲜亮甲胄,手持明晃晃的□□在前面开路,后面又跟着一百兵士,打着刺绣绘画的各色旗帜,木雕铁打金装银饰的各样避、肃静、官衔牌、铁链、木棍、乌鞘鞭,一对又一对……过了好一会,才见到一柄题衔大乌扇,一张三檐大黄伞儿,罩着一顶八抬大轿缓缓过来。轿中人正是此次的钦差富察傅恒。
俞定中忙走上前,恭恭敬敬地道:“下官河间府知府俞定中携河间府辖下官员恭迎钦差大人。”
傅恒并不下轿,只是微微掀开轿帘。
“钦差大人路上辛苦,我等在城中已设宴为大人接风,不知大人可否赏脸?”
傅恒漫不经心地上下打量了几眼俞定中,脸上带着笑意,这笑意却未曾达到眼底。他笑笑,说:“接风就不必了,俞大人,本钦差奉皇命前来查案,正事要紧,还是直接去官衙的好。”这俞定中已经被皇上盯上了,他还是少沾染的好。
俞定中闻言连连点头:“是,是,钦差大人说的是,自然是皇命重要,下官一定好好配合钦差大人。”
傅恒接着道:“既如此,俞大人也不必跟着我了,我自去官衙就是,毕竟此案,俞大人也要避避嫌不是?”说罢,招呼众人继续前进。
俞定中等人站在一旁目送钦差仪仗远去,一旁的同知孙礼迟疑着,说:“大人,这钦差大人瞧着是个不好相与的,我们……”
俞定中瞥了一眼孙同知,冷冷说到:“你慌什么,我们什么都没做,就是钦差也不能拿我们怎样。”
不好相与,他自然知道这富察傅恒不好相与。这富察傅恒乃是先孝贤纯皇后之弟,米思翰之孙,察哈尔总管之子,真正的高门大户,是万不能得罪的,不过他也早有准备,倒是不怕他查,就怕他不查。
他像是想到了什么,突然问到:“我问你,之前抓的那两个聚众闹事的刁民,你给关哪去了?”
“回大人话,”孙同知悄悄靠近他,道,“下官将其关入私牢了。”
俞定中点了点头,说:“不错,算你还有点见识。”若是那两个人关在大牢里被钦差大人看见了,少不得又是一场祸端,唯有关入私牢,等钦差大人走了再收拾这两个刁民不迟。
原来,这孙同知就是当初在城门口抓了乾隆和吴书来那个,只是他却自作主张没说这两人乃是钦差亲信,只说是两个闹事的刁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