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穿书后我成了纨绔 > 落定

落定(1/2)

目录

第115章:落定

翠屏山一战大获全胜,葬身在巨石和巨木下的北蛮人无数。

消息一传回大营, 瞬间让那些憋屈了很久的人热泪盈眶。

很快, 这个消息也被明庭命人快马加鞭送去了玄都,伴随着的还有一封请求增派粮草的奏章。

且不说玄都那边知道了这次胜仗的消息之后有多高兴, 对于明庭请求增派粮草的要求又是如何扯皮的, 就说在望江县,原本隔江相望的北蛮大军撤军了。

大营之中众人皆是欢呼雀跃, 而作为主将的景玉却丝毫不敢放松,一直派斥候刺探着北蛮的军情。

直到他们探听消息回来说北蛮大军撤出, 现在驻扎在临江县。

军中的其他人纷纷松了一口气, 这还是这两年来,北蛮人第一次撤军。

有心急的, 就开口要求说他们再进一步。

景玉盯着整个涂州的地图沙盘, 尤其是望江县临江县这一带,最终缓缓摇头,道:“不行。”

“为什么?”有将领不明白,甚至觉得景玉胆小, “我们难得打了一次胜仗, 现在北蛮都撤军了,当然要乘胜追击, 不然难道还要龟缩此地, 长他人志气, 灭自己威风吗?”

景玉的脸色都没变, 反而指着营帐中的沙盘道:“你自己看。”

他懒得解释。

这些人多年安逸的生活, 外加之前也没有多少战场厮杀的经验,光有头衔没有本事,个个都是废物。

但是好在废物平时还算听话,他也懒得计较。

景玉说完后就撩开营帐走了出去,留下一营长的将领一脸懵逼地看着里面的沙盘。

过了很久,才有人指出来说:“你们看,临江县和望江县都靠着晋江,但是临江县却并不临江,反而是望江县临江,咱们若真的是乘胜追击的话,到时候退路就会被晋江阻断,恐怕又是一张灾难,这是北蛮人的诡计!”

-

而这边,景玉出来后照旧再军营里面转了一圈,看了看那些兵丁的训练,最后又去找了景宁和明庭。

距离明庭往玄都送消息也有一段时间了,如今,该有消息传回来了。

明庭此刻手上正好拿着朝廷快马加鞭送来的信,里面大概的意思就是褒奖了他们这次战役的胜利,并且让他们继续保持。

至于明庭要求的增援粮草的事情,已经在做了,但是这两年天灾人祸收成不好,又加上战火连连,国库空虚,粮草的事情一时半会儿恐不及时,让他们自己想办法结局,另外朝廷也会全力配合搜集,一旦有了,立刻会派人送过来。

景玉看着纸上的字迹冷笑。

明庭也沉着脸,不吭声。

半响后,还是景宁先开口,“咱们的粮草,还能坚持多久?”

明庭过来后除了跟在景玉的身边学习行军打仗的知识之外,也主要负责后勤保障,他算了算说:“明面上带过来的粮食怕是坚持不到一个月了,但是要是加上桑璎霓空间里面的那些,半年应该是可以的。”

“那你们准备怎么办?”景宁又问。

景玉没有出声。

这次战役,明面上明庭是主帅,他是副手。

而另外一层关系当中,明庭是王爷又是他的女婿,将来还有可能是皇帝,是以有些有关皇家的事情,他也不多说,免得日后给景宁找麻烦。

明庭想了想,敲了敲桌子道:“涂州毗邻徐州,豫州、荆州等地,这些都是好地方,可以说整个大成的半数粮食都来自这几洲之地,既然朝廷那边没办法了,我们就只能自己想办法。”

景玉和景宁转瞬就明白了过来,难怪明庭一定要带上桑璎霓,这是需要玉扣了。

景玉没说话,转身出去了。

景宁也没有打扰明庭的思考,让他自己一个人慢慢盘算。

这段时间,景宁一直和明庭在一起,还没来及的和郁氏以及景瑶他们好好说话,景玉便过去找她们。

两人如今不住在军营,而是住在望江县城里面。

如今他们首胜北蛮人,原本走了大半的百姓又慢慢了往回赶,县城比景宁他们刚来的时候要热闹了许多,脸上的表情也比之前轻松。

毕竟国人的秉性在那儿,故土难离,若非惊天的变故,谁也不想去外面。

景宁没有在县城的房子里面找到郁氏和景瑶,最后问了一圈才知道两人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在城中帮助那些大夫照料伤患。

景宁到的时候,景瑶和郁氏还在忙碌。

她也没有打扰她们,顺势加入进去帮忙,这一忙碌,就是天黑。

晚上的时候,景宁派人去军营给明庭带了个消息,说她就留在县城了,让明庭不要担心。

吃饭的时候,景宁就问了景瑶还有郁氏这段时间过得怎么样,确定两人都很好之后,景宁才算是放了心。

晚上的时候,景宁和景瑶抵足而眠。

景宁昏昏欲睡的时候,忽然听到景瑶问她:“宁宁,你和庭王,现在还好吗?”

景宁瞬间清醒,点了点头,“还行吧。”

景瑶又问:“他……待你好吗?”

景宁回忆从嫁人以来到现在,实在无法说出违心的话,便道:“非常好,就连让我上战场的事情都是他主动提起的。”

景瑶沉默了一瞬,最后道:“对你好就好。”

景宁默然不语。

外面的月光的清辉朦胧地笼罩着,景宁睁开眼睛看着头顶的纱帐,面无表情。

过了好一会儿,她忽地开口,“姐,你说明庭要是真的当了皇帝了,会怎么样?”

景瑶一直没有出声,就在景宁以为她要睡着的时候,景瑶忽地开口道:“不管他当不当皇帝,你还有咱们家的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有事情的。”

景宁最终“嗯”了一声。

接下来,景宁又在县城中待了几日,直到被明庭找过来后才跟着他一起回了营帐。

-

这些时日,北蛮人驻扎在临江县,大成这边的大军却一直固守着望江县,两边一直遥遥对峙了好些时日了。

明庭觉得不能再这么拖下去了,决定先想办法找粮食。

明庭道:“我准备先去徐州,那里离涂州最近。”

景宁皱眉,“你自己去?”

明庭笑笑,“当然还有你。”

景宁并不算太诧异,但是对明庭离开营地的事情还是有些不赞同。

她道:“你是这次大军的主帅,运粮食的事情不是小事,也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你不能消失那么久。”

明庭沉默了一会儿,又道:“粮草的事情事关重大。”

未尽之意,已经言表。

景宁知道明庭是担心玉扣的事情,她想了想道:“这件事情,你还是和其他主帅商量一下吧。”

又过了几日,明庭明显沉默了许多。

一日,午后。

明庭喊住景宁,开口对她说:“宁宁,若是让你带人押着桑璎霓去徐州,你能做到吗?”

这是明庭这段时间思来想去后的决定。

现在营地之中,有能力且有本事指挥的只有景玉和景舒两人,而这两人虽然也知道玉扣的事情,但是确实万万不能离开的。

他作为主帅,若是短时间内离开还无妨,若是这次去徐州多有不便,再耽搁些时日,怕是到时候就要谣言四起,对景家以及军队都十分不利。

所以他也不能去。

那么剩下的知道玉扣的事情且有能力的,就只剩下景宁了。

可是再明庭的心中,他却十分不愿意景宁单枪匹马过去的,没有他在身边,他始终是不放心的。

景宁皱眉,“为什么要带上桑璎霓,玉扣只需要滴血就能用,我们只需要滴血带走就好了啊?”

明庭摇头,“你还记得之前说过桑璎霓把两枚玉扣全都滴血之后融合的事情吗?”

景宁点头,这件事情,她当然知道。

明庭又道:“知道玉扣的事情后,我就一直派人暗中跟着她,发现她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要给玉扣重新滴血,最开始的时候,只是一点点,仙子需求量越来越大了,我怀疑这个东西根本就是个邪器,我们绝对不能尝试。”

景宁恍然,难怪她这次见桑璎霓,桑璎霓的脸色那么的差,她原本还以为是因为被关押加上舟车劳动,没想到是因为这个。

景宁不由得想起来之前景舒也好还是明庭也好都认为对于玉扣的事情要慎之又慎,她一时间也心有余悸。

按照她最开始的想法,那是直接拿着三枚玉扣滴血认主,然后带着这个无上的金手指大杀四方的,现在想想,幸亏当时没有这么做。

现在两枚玉扣都已经这么恐怖了,要是三枚合起来,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不可预料的后果。

经过一番商讨后,景宁决定带人押着桑璎霓一起去徐州。

同时一起的还有景瑶,这是明庭自己去找景瑶,说服她一起的。

景宁也是后来路上才知道,原来明庭担心她年纪小做事情不稳重,所以让景瑶一路陪着她,也是看着她。

不过现在,明庭正在对即将离开的景宁谆谆叮嘱,让她一切务必以自己的安危为前提,就算没能弄到粮食也没关系,千万不能伤了自己。

景宁虽然觉得明庭有些絮叨,但是难得的心里面却挺暖的。

夜里,营地中的风声呼啸。

营帐也被吹的呼啦响动。

桌案上的烛火照亮了整个营帐,屏风后面的床上,明庭抱着景宁,一夜睁眼到天明。

-

第二天,景宁又和景玉景舒他们碰了一面,然后和景瑶一起带着贴身的丫鬟,押着桑璎霓悄无声息的离开了。

明庭整个人感觉空荡荡的。

这还是他们自成婚以来,第一次这么分开。

但是被明庭一直担忧着的景宁这边一路上都很安稳,并且顺利地进了徐州的地界儿。

徐州是大成那些文人的大本营,因着此前的那一场胜利,景宁他们自打进城以后就一直听到不少学子在以上一次一战的胜利作诗词文章。

景宁虽然不屑这些人,但是一想到这些人曾经是最看不起武将的那一批,现在却又被打脸,也就被安慰了。

她和景瑶进城后没有找客栈,反而是以求医的名号租了一户人家的院子住下。

她们来之前,明庭给了一份地图,上面标注了几个最有可能是粮仓的地方,需要她们一一探查清楚。

许是得亏战事的原因,又加上近两年,各州都有百姓流窜,景宁和景瑶一点也没有被发现不对劲。

她们很快就摸清楚了粮仓的位置,但是那里有重兵把守,仅凭她们带着的那点儿人手,是不可能进去搬粮食的。

而且整个过程当中,她们还要防范着桑璎霓,就更加的困难。

只能慢慢想办法,和等待时机。

但是这一等,就是三个多月。

而在这三个多月当中,北蛮和大成这边终于又开始了交锋。

时间就在景宁她们偷偷离开后不久。

原来北蛮大军看大成这边并不上当追击,而是一直固守训练,只能再次前往望江县企图过江。

景玉就用北蛮人给大成这边的新兵蛋子练手,而景舒则带着另外一批人马固守在翠屏山一代,防止北蛮再次突袭。

顺便在翠屏山练兵。

一时间,整个翠屏山的野兽都收到了扫荡,但是整军的战力却肉眼可见的飙升。

这期间,他们也曾阻断了两次北蛮大军试图从翠屏山进入望江县的举动,再次赢得了胜利

不过这些都是小打小闹,眼看着已经入冬,天气一日比一日冷,景玉他们担心北蛮会乘着冬日到来之前会有一波真正的进攻,所以商议了许久,决定提前动手。

由景玉继续带着军营中的士兵和隔着江水的北蛮大军你来我往的试探,明庭则和景舒偷偷带着小部队绕过翠屏山,到了北蛮大军的后方。

行军打仗,自然是粮草最重要。

冬日的时候又经常刮风,此地又临江,更是每日风声不停。

景舒和明庭瞪了有小半个月,终于找了一个刮北风的天气,将早就备好的的药粉在入夜的时候洒在空中,然后全部被大风带着去了北蛮那边的营帐。

那是早就准备好了的蒙汗药,不求能把北蛮人全都迷晕,只求能让他们多睡觉的时候能沉一些。

到了半夜,他们带人摸到了北蛮的营帐外面,找到最先就打听清楚了的粮仓的位置,然后借着风势,把早就备好了的磷粉投射进去,然后又往里面扔了一个火把。

磷粉在温度过高的时候就会自燃,而他们又扔了火把进去,里面顿时火光冲天。

昏沉沉守着粮仓的士兵顿时清醒,张嘴就喊:“着火了,着火了,粮仓着火了!”

景舒和明庭看着事情成了,立刻又带人偷偷潜回。

两人心中还有些遗憾,北蛮可是储藏了不少的粮食,可惜玉扣都被景宁他们带走了,不然的话,或许有机会摸进去把粮食弄出来。

不过这也是两人心中一闪而过的想法,又很快放下。

毕竟能够烧了北蛮的粮仓,断了他们的粮草补给,并且没有伤到一兵一卒,已经是万幸了。

接下来,就是两方人马,一队渡江,一队从翠屏山绕路,双方夹击,第一次真刀真枪的把北蛮打了个落花流水。

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景宁和景瑶等到了机会。

频繁的胜利以及最新的火烧北蛮粮仓以及大胜的消息让最邻近望江县的徐州百姓高兴不已,就连他们的主官也很高兴,又恰逢快要过年,徐州整个地方都张灯结彩的。

即是准备迎接新年,也是庆祝前方战役的胜利。

小年的那一天,徐州城更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狂欢,

城中的兵马都被用来维持秩序了,城外粮仓的守军也大部分被叫回,简直是天赐良机。

景宁和景瑶带人偷偷摸进了粮仓那边,从明庭他们火烧北蛮粮仓的事情中得来了灵感,偷偷摸到粮仓附近驻军的伙头营中,直接下了药让那些人昏睡过去,然后连夜转移了里面的粮食。

第二天,粮仓失窃的事情爆发,徐州城全面封锁搜查,只许进不许出。

幸而景宁她们当时因为偷粮食的事情,提前出来了。

而这个消息,也很快传到了玄都皇宫。

徐州城的粮仓粮食一夜之间不翼而飞,而与之相邻的望江县里,明庭更是一封接着一封的奏章送往玄都要粮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