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1/2)
第104章:婚礼
听着景宁的话, 景家的几个人都有些无措。
景舒面色微冷, 冲着景宁冷哼一声, 道:“现在知道后悔了,不过你若是不想成亲, 也不止没有办法。”
景宁看向景舒, 见他面色认真, 不像是在说假话或者笑话, 匆忙摇了摇头, “我就是开个玩笑而已, 毕竟我现在年纪还这么小呢。”
景舒虽然已经接受了景宁的婚事,但是只要想起来,心里面还是不舒服, 懒得搭理她, 又和景玉聊了其他的事情, 然后离开了。
景舒走后,景宁冲着他的背影吐了吐舌头, 心里面嘀咕了一句, “凶大哥。”
这厢的景家人在说话的时候, 彦王和誉王两个人已经在收拾东西了。
相看两相厌的人头一次不得不一起出门办差事, 多的事手下的人不放心,纷纷猜测此行中间可能发生的事情,让自己的主子小心小心再小心。
可无论如何, 两人还是按照建安皇帝定下的日期, 出发了。
一下子离开了两位皇子, 整个玄都都好像少了许多什么,偶尔景玉上朝回来,还说不敢相信现在的朝廷那么的安静,也没什么人吵架,去了一下就回来了。
第一次收到辽河那边确切的消息的时候,时间眨眼间就事十月底,十一月初了。
景宁每天越来越忙,但还是听到了有关于那边的消息。
说是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面,辽河又发生过几次大大小小的地动,不过好在因为已经得到了及时的补救,没有多少人伤亡。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跟随着彦王一同出行的崔三郎因为逃跑不及时被压了下去,横梁压在了他的身上,受了伤,至今昏迷不醒。
景宁听到消息之后,啧了一声,莫名觉得报应不浅,但是又觉得不对劲。
只是全家人都不许她再婚前关心这些事情,她也就放下了。
到了十一月,天气越来越冷了。
第一场雪下下来的时候正好是十一月十五。
再过几天,就是景宁的婚期了。
原本艳阳高照的天气不知道是怎么转变的,只知道第二天一早醒过来,整个世界都变了。
外面一片银装素裹。
天的昏沉沉的,像是批了一层厚厚的毡布,随时都有可能从空中落下来。
景宁已经不用学规矩了,身后的丫鬟帮她再身上披上厚实的披风,又捧了热茶在她手上,然后道:“这雪瞧着还有的下呢,娘子就要成婚了,千万注意着身体,万不可这个时候出差错的。”
景宁点点头,“嗯”了一声。
她是这两天闲下来的,原本以为就是一场政治联姻,而她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了,但是现在却又忽然萌生了一种惧意。
她穿过来的这个家庭实在是太好,她怕自己嫁人之后,受不了两边的落差。
或者说,她其实害怕了,不想嫁了。
但是主意是她定下来的,万没有后悔的说法,她告诫自己,不能迷失了本心。
漫天的雪花飞舞,景宁紧了紧身上的披风,对着身后的小丫鬟道:“走,去正院。”
小丫鬟自然不敢说什么,赶紧跟了上去,随时伺候着。
路过花园的时候,家中的下人正在搭理园中的花木,免得被积雪压坏了。
郁氏正在忙碌着检查景宁的一应嫁妆,见到景宁过来就皱了眉:“你怎么来了,不是让你这两天在屋里面歇着吗?”
景宁摇头,“忙了这么多天,现在忽然间歇了,有点不适应,我过来看看能不能帮帮忙。”
“你能帮什么忙……”郁氏下意识说了一句,又意识到不好,匆匆给景宁交代了一件事情,就背过身去。
按理来说,婚前的这几天是景宁招待闺中好友的时候,但是这两日,确实一个人都没有过来,郁氏心里暗破不是滋味。
别人嫁女都热热闹闹的,怎么轮到她了,不仅老天爷下雪和她过不去,就连人也这么不合时宜。
她这两天一直在想是不是因为她没有把孩子教好,所以才让她的婚事都不能办的热热闹闹的。
有时候想着想着,不免就落泪,觉得景宁嫁过去的日子肯定过不好。
景玉夜里面不知道偷偷劝了多少回,但却没什么用。
景宁是不知道这些的,但是她却观察到这两日郁氏的脸上没了笑,浑身气压越来越低,知道她肯定是因为她的婚事,也不好说什么或者是保证她日后一定会怎样,只能尽量往郁氏面前凑,给她找点事情做。
十一月十八那天,庭王府的聘礼一台又一台地送到了卫国公府。
近些时日,因为辽河地动的事情,又加上天气越来越冷,整个玄都都显得格外的冷清,就连街道上的人也越来愈少了。
因此,景宁和明庭的这次婚事就格外的打眼也格外的显眼。
好些百姓都觉得皇子成婚定时带着喜气的,说不定自此就走好运了,纷纷打开家门围观这场喜事。
有好事者看着那一台又一台,看不到尽头的聘礼,忍不住开始数,可是他们读书识字的本来就少,数数也数不了多少个,最后愣是把自己绕晕了也没有明白到底有多少。
又因为是皇子,身份尊贵,没有人敢说什么,只能私下里面在心里嘀咕:
不愧是皇子王爷,就是有钱。
然后也不免羡慕,想着若是换成了自己,该有多好。
日子就这样一天又一天的慢慢过去。
十一月二十二,是女方招待亲眷的日子。
这一日,也是女方晒嫁妆的时候,以往还有些冷清,没什么人上门的景家也总算热闹了起来。
毕竟无论怎么样,景宁嫁的总归是为皇子王爷,就算是敌对的势力,这个时候也要出面的。
然后城中的百姓又开始数嫁妆,结果发现还是和之前一样,愣是没明白有多少台,不过看着一样望不到头的人影,啧啧嘴,觉得景宁这位小娘子真是好运,竟然能嫁给一位王爷。
十一月二十三,断断续续下了好几天的大雪初晴,金色的阳光劈开连续昏沉沉了好几天的天空,漫天的金色像是被尘封了已久,颇有种肆无忌惮洒下来的模样。
大街小巷的街道上面布满看热闹的人,见到天终于放晴了,心中更是高兴,认为这是景宁和明庭结婚的喜气带来的。
景宁站在门口看着外面,府中每日都有下人打理家中的园子,虽然下了雪,但是家里面的下人都是轻巧利索的,这些时日,院子里面基本上瞧不见什么损败,反倒是此刻,漫天的阳光落在铺满雪甚至已经结了一层薄冰的枝叶、假山、屋脊上,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像是给今日的出嫁带着喜意。
姜枝和姜云陪着景宁看了很久,直到屋里面的人等不及了,这才轻声道:“娘子,该梳妆了。”
沐浴、焚香、祷告、祭祖这些昨日都已经完成,景宁现在只需要打扮一番,换上新娘嫁衣,等着接亲就好。
景宁走进去,屋里面早就摆满了凤冠霞披以及所有用到的东西,都是礼部那边送过来了,是皇子成婚的标配。
礼服景宁早就已经试过无数次,也经过无数次的更改,现在是最合身的。
据说这套礼服用的是最好的料子,是皇宫最有名的绣娘赶制的,上面绣着翱翔九天的凤凰,走动的时候,甚至让人觉得是那些凤凰在飞舞。
看见景宁进去,早就准备好的丫鬟们开始帮景宁一件件脱掉身上的衣服,又把嫁衣一件件,仔仔细细地穿在她的身上。
由宫里面派过来的女官亲自过来给景宁上妆,梳头,原本的少女髻也梳成了庄重威严的妇人髻,景宁看着镜子中的自己,都有些不敢认了。
妆成后,女光说了一堆的吉祥话,然后才由着郁氏他们个景宁说话叙旧。
大成的娘子出嫁的时候是流行哭妆的,只是景宁看着眼前的景瑶、郁氏,以及屋子里面好些或者熟悉又或者陌生的人脸,有些恍惚。
女官已经淬了第三次了,“郡主,您要哭出来,只有这样,您日后的生活才会幸福。”
景宁看了女官一眼,据说她是建安皇帝亲自挑选了派下来的,平日里像是带了个面具一样不苟言笑,即便是现在这个场合,也是冷着脸公事公办。
景宁没有听她的,她甚至还冲着景瑶还有郁氏她们笑了。
“结婚不是大喜事吗,为什么要哭?”
在场的众人之中都没有认想过景宁会在这个时候不配合,但是一想到她那脾气,也没有人敢说什么,纷纷当作没听见。
更何况景家不满意这桩婚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她们早就知晓,只是希望今日,庭王和景宁的婚事能够顺顺利利地办下去,千万不要出了什么差错才好。
想着这些的时候,外面的花轿吹吹打打,已经到了卫国公府的门口。
自然有人拦在门口不让进,笑笑闹闹了好一阵,眼看着到了时间,才把认放了进来。
景宁早在明庭过来的时候被人用红盖头盖在了头上,眼前除了漫天的红色以外,她什么也看不见。
娘子出嫁,是不能走路的。
景舒走到景宁的面前蹲下,声音轻轻柔柔的,似乎还能听到一丝的哽咽和压抑,“小妹,我背你出去。”
景宁乖乖地趴在景舒的身上,景瑶和郁氏一左一右地护着她,她听着她们踩在青石板上面的声音。
一下一下,落得很稳也很沉重。
一路上,平日路话不怎么多的景舒都在和景宁小声说话,无非都是一些既然嫁人了,就要好好的过日子,不要委屈自己之类的话。
快到门口的时候,他的脚步明显顿了一下,速度比之前慢了不少,对着景宁道:“虽说嫁人了以后万不可再任性妄为了,但是咱们也不能随便让人欺负,若是日后有人欺你半点,尽可告诉大哥,大哥帮你出头。”
景宁隔着厚重的红盖头点了点头,这一刻,原本空洞又茫然的心好像忽然间就安定了下来。
眼泪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了下来,一颗颗落在景舒的肩头,很快就氤氲了一片。
到了门口,景舒却无论如何也迈不出去那一步,一步之外,就是另一方天地了。
被他们从小捧在掌心的娇娇女就要成为他人妇,做一个当家人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景舒的身上,眼看着他迟迟没有动作,心里面都再打鼓。
生怕都这个时候了,再出什么幺蛾子。
景舒的对面就站着明庭,他盯着明庭看了许久,在这场无声的对视之中,两个男人许下了只有他们才懂的誓言。
景宁被送上了花轿后,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明庭朝着景玉还有郁氏他们行礼之后,便上马当先回去了。
虽然这些时日一直在下雪,但是都城内的大大小小的街巷都有人清扫,路面一点积雪都没有,干干净净的。
有不少大人和孩子围着迎亲的队伍跑前跑后的看热闹。
两边站满了不少提着拦着的下人,朝着围观的百姓撒些糖果银钱,喜得那些人的喜气话一届接着一句地往外面冒,一直到了庭王府都没有停下来。
锣鼓、鞭炮、吹打、人声这些都在热热闹闹的庭王府停下。
景宁下意识握住了临走前郁氏塞在她手中的玉如意。
花轿停下了,应该是到了吧。
就在她胡思乱想的时候,一直紧闭着的花轿忽然被人从外面掀开,一只如玉的首长神了进来。
修长、白净、有利。
男子的手。
同时的还有一种低低的,但是很让人安心的声音,“宁宁莫怕,跟着我,我会照顾你的。”
景宁下意识扯了一下嘴角,又想到她被蒙着盖头别人看不见,“嗯”了一声,把手塞到了明庭的手中,跟着他满门走了出来。
外面的人看见明庭亲自接景宁,都露出了几分笑意。
新郎亲自把新娘迎下花轿的事情不是没有过,甚至十对新人里面总是有过半的人会这么做。
虽然按照明庭的身份来说,他完全不必要。
但是谁让花轿里面的哪个完全不输他呢。
而且现在的局势……
这一刻虽然不免依旧有人想着那些弯弯绕绕的算计,但是喜庆的事情总归让人心情好,瞧着也心情疏朗。
自有宫人走过来递上红绸,明庭接过其中的一端,又把另一端塞在景宁的手中,在她的掌心握了握,小声道:“跟我走,别怕。”
景宁的手指动了动,点了点头。
她只来过庭王府一次,而且那一次还是王府刚刚在修缮的时候。
到了这个时候,景宁的心反而平静了下来,然后他发现明庭竟然走一步顿一下,虽然不甚明显,但是却显然时在照顾她。
上了台阶,跨过火盆,走过门坎,景宁终于走进了庭王府的大门。
这一路上,姜枝和姜云一直守在景宁的两侧,又有明庭一路上的小声提点,走的非常稳当。
明庭是皇子不假,而且是嫡皇子,但是现在辽河的事情还没有解决,大冬天的好些地方下雪路不通也出了不少事情都报在了建安皇帝的桌案前面,等着他批复。
两人都没有指望着能在拜天地的时候见到他,所以不少人在看到正堂的高坐上坐着穿了便服的当今圣上的时候,都愣住了。
很快就有人反应过来行礼,建安皇帝叫起后,才又让一旁的宫人赶紧办事儿,免得耽误了吉时。
宫人自然不敢耽搁,立刻开始主持,让两位新人拜天地、拜父母、送入洞房之类的。
景宁顶着厚重的红盖头随着宫人的声音而动作,她什么也看不见,只能机械地让人指挥者动作。
许是因为建安皇帝在的缘故,景宁敏感地觉得此刻的院子里面,欢声笑语少了许多,大多数人都紧绷起来。
这是她第一次在什么也看不见的情况下做这些,好在明庭一直牵着红绸的那一头,没有让她出差错。
夫妻对拜的时候,因为礼服的裙摆过长的缘故,景宁还被绊了一跤,幸好明庭及时握住她的手没有让她出丑。
她沉了沉心,慢慢随着宫人的声音冲着对面看不见的明庭弓腰,缓缓拜了下去。
又被明庭用双手托着她的双手,缓缓起身。
下一刻,宫人的声音又再次响起:
“送入洞房!”
不知道是不是景宁的错觉,她总觉得在这一刻,似乎所有人都轻轻呼出了一口气,好像卸下了什么重担一样。
她自己竟然有一刻也是这么觉得的,后来想想,大概是礼成了,他们以为她赖不掉了吧。
按照大成的婚嫁规矩,新娘必须由新郎亲自送进洞房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