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章(2/2)
路宁坐在茶几旁翻看杂志:“给路鸣买的,也不知合适不合适,反正离得也近,不合适的话再去换就是了。”
小梅将衣服打开看了又看,啧啧叹道:“鸣哥这要是再拾掇起来,只怕周太太更是要挪不开眼、迈不开步了。”小梅想到周太太颐指气使,每次来,都要对她挑剔一番,不禁苦着脸,“唉,男人招蜂引蝶起来,也是很要命的。”
路宁听出了几许不寻常的味道,合着,这位周太太是对路鸣的美色垂涎已久。她原本以为路鸣的圈子再是简单不过,纯粹是围着车子转,哪里需要跟人打交道。路宁正盘算着从小梅口中套出更多关于路鸣的信息,手机不适时宜的响了。
路宁打开一看,顾冠卿竟然给她回了一则信息:“好,送我办公室。”
路宁心叹,这大周末的,也要跟工作死磕,看来有钱人的人生,除了赚钱这一项,也是了无生趣的了。路宁到的时候,顾冠卿倒没有跟工作死磕,正对着桌上几幅墨汁还没干的字琢磨,问路宁道:“你觉得哪幅更好?”
路宁看了看,道:“各有千秋。”
顾冠卿闻言,抬眉看了眼路宁,笑了:“路经理,这四字评论听着可就不怎么走心了啊。”
路宁将车钥匙放在桌上,见顾冠卿是不听她点评几句不肯罢休的了,道:“若单论字,确实是没什么可比较的,毕竟都是出自顾董之手,一气呵成,笔锋凌厉。从字面意思看,顾董应该是要送人吧?”路宁指了指室有芝兰那幅,“室有芝兰春自韵、人如松柏岁常新,人这一辈子,也就图个年年岁岁,岁月静好。我个人很喜欢这个,挂在书房客厅都很合适。”路宁看顾冠卿的文房四宝,个顶个都是收藏级别的,有些艳羡。
顾冠卿提笔运势在宣纸上写下静好两个字,倒是比前面写的都要让他满意。他将毛笔递给路宁,扬眉道:“路经理敢不敢比试比试?就写同样两幅字。”
书法的乐趣在于切磋交流,路宁读书时,虽然各种兴趣以谋生为根本,但也不乏文人秉性,三不五时与人交流切磋一番。及至工作后,一门心思在职业规划上有所升迁,种种兴趣爱好除了法语练习十年如一日,其它基本都再无接触。此时见顾冠卿递过来的毛笔,也来了兴趣,抿唇一笑:“那我献丑了。”
顾冠卿站到一侧,看路宁不疾不徐的磨墨,细长的睫毛低垂,如两扇蝶翅扑腾腾的在白净素颜上拢下一小片光影,如梦似幻,亦真亦幻。他是惯于自制的,有时夜深人静反省内心,当真是如死水一潭,不起丝毫涟漪,也许正因此,爷爷才敢力排众议,将偌大的顾家产业全权交给当时还未满二十岁的他。这样的场合,非得要说些什么,才能他还是他:“听说,路经理在大学时代是个风云人物,法语、书法、赛艇、广播……学什么都能学出专业水准来。”
路宁将笔尖蘸汁,笑了笑:“靠自己的能力去挣钱的法子有很多种,既能挣学分,又能有额外补助,是当时我能看到的上上之选,何乐而不为呢?”
顾冠卿不再说话,看路宁写字,当真是字如其人,笔锋不似他凌厉,她的字偏柔和,隐含韧劲,不张扬,圆润得很,尤其是静好二字,倒真是应了字的意境。顾冠卿叹道:“还是路经理略胜一筹。”
路宁抬起细长的眼睫毛,月牙眼弯弯流光溢彩,是藏不住的小得意:“不过是讨巧了,占了字面意思的光。”她指了指顾冠卿压在下方的一幅字,简单得很,只有一个字——稳,叹道,“像这种,我就写不出磅礴厚重质感,力道不够,处处显得局促又小家子气。”
说话间,墨汁已经干透,顾冠卿将路宁与自己写的“静好”与“室有兰芝”那两幅字仔细叠好,放在抽屉里,告诉路宁道:“这不难,多临摹即可。”他示意了桌上一堆字,“这些全送给路经理临摹。”
路宁没想到自己去送趟车钥匙,临了抱回来一堆字,顾冠卿大气得很,连带着文房四宝都稍带的送给了她,叮嘱她:“临摹贵在坚持,路经理这么有恒心的人,想来假以时日,不论是什么字,都能写出该有的意境来。”对于爱好书法的人来说,能得别人效仿临摹,总归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路宁这样想着,也就却之不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