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3 两年后(2/2)
陈栩绒笑了下,语焉不详道:“二十六岁的冷昭从国外回来,是弯的,每天给你送三朵花和素描画来表白,你如果是单身,你会不心动?”
“我又不认识他,只会觉得他有病。”苏蘅说完,又饶有兴趣地幻想道,“我高中时要是认识秦微,数学也许就不会那么差了,没准我就去学理科了呢。”
陈栩绒无情道:“你醒醒吧弟弟,你那个数学成绩,华罗庚跟你当同桌都救不了你。”
苏蘅面无表情地恐吓:“我不准备祝你新婚快乐了。”
陈栩绒笑了起来,眉眼弯弯地,难得向苏蘅服了个软:“别别别,我错了,你还得给我当伴娘呢。”
苏蘅皱眉:“不会要穿裙子吧?”
陈栩绒说:“你想穿裙子也不是不行。”
苏蘅没有再和她插科打诨,而是幽幽地叹了口气,感喟道:“一转眼都三十了。”
陈栩绒的心情不错,没有陪着他悲春伤秋,而是轻松道:“至少是个很幸福的三十岁。”
苏蘅点点头,不置可否。
苏蘅最终还是被邀请去当了‘伴娘’,和秦微西装革履地混在几个白裙子小姑娘里,尴尬到无以复加。
陈栩绒换好婚纱,小姑娘们上前与她合影。
苏蘅靠着门框,漫不经心地看着,和身旁的秦微感叹道:“我怎么有种嫁女儿的错觉?”
秦微翘了下唇角:“想养女儿?”
苏蘅犹豫道:“算了,还是不养女儿了……养不好,而且也不太方便,还是儿子吧。”
经过将近一年的认真商讨,他们决定收养一个孩子。计划有了雏形,二人便开始着手了解本市的福利院,在这期间,还通过摇骰子的方式确定了孩子的姓氏,非洲人苏蘅发挥了一贯的实力,三局两胜,他摇了三个一。
秦微好商量地说:“可以在名字里带上你。”
苏蘅没什么所谓:“算了吧,我名字一共就两个字,大不了以后再养一个,没关系的。”
陈栩绒对苏蘅招手,示意他合影。
她穿着香槟色的婚纱,裙摆摊了大半张床,苏蘅走过去,拨出个地方坐下,问她:“婚纱重吗?”
陈栩绒把项链递给他:“还好。”
苏蘅会意地接过来,帮她戴上。
这是苏蘅第一次见陈栩绒穿婚纱。陈栩绒选婚纱的时候没和他商量,似乎是很早以前就中意了这款,不难让苏蘅怀疑,她想和宋炀结婚是早有预谋的。
陈栩绒侧头看他:“好看吗?”
苏蘅形容不出来,他觉得穿上婚纱的女人像是有着特别的魅力,陈栩绒平时也很好看,但穿上婚纱以后,却美得惊艳。苏蘅如实地说:“好看,很好看。”
陈栩绒笑着,故意难为他:“有多好看?”
“……”苏蘅卡壳片刻,“人好看,婚纱也好看,哎,形容不出来,我给你背段《洛神赋》?”
陈栩绒哭笑不得,不和他开玩笑了,小声道:“我感觉特别不真实,做梦一样。”
苏蘅问:“你等会儿要哭吗?我去帮你拿纸。”
陈栩绒满头问号:“我哭什么?”
苏蘅理所当然道:“女孩子出嫁不都要哭吗?”
陈栩绒理着头发,慢条斯理道:“有什么好哭的,又不是背井离乡,和婚前生活没区别,仪式而已。”
苏蘅心想,不愧是我大哥,就是看得开。
摄影师喊他们。
二人默契地停下交谈,陈栩绒挽着苏蘅的手臂,比了个耶,苏蘅帮她拿着捧花,看向镜头。
合影以后,新郎也到了门外,小姑娘们开始出难题,苏蘅和秦微靠在落地窗旁,喝着可乐围观。
宋炀在客厅做了四十多个俯卧撑,十多个引体向上,楼上楼下地跑了三四圈,累得气喘吁吁,几个小姑娘还颇有种没完没了的趋势,让他单手倒立,宋炀连忙向两位看热闹的男性伴娘投去求救的目光。
苏蘅狡黠道:“可以救,但是要红包。”
宋炀招呼伴郎拿钱,阔绰道:“你说多少包多少。”
几个小姑娘跟着起哄,得了彩头,就纷纷适可而止,到里屋去接新娘了。
陈栩绒果真像她说好的那样,完全没有半点悲恸,反倒是宋炀,激动得红了眼睛。
陈栩绒笑着抱他,拍拍他肩背哄他。
苏蘅只好把准备的纸递给宋炀。
婚礼在海边露天的沙滩上举行。
宋炀的致辞很长,苏蘅也才刚知道,原来当年的宋炀就很喜欢陈栩绒,会帮她带零食,借她抄作业,分开的几年里也会经常问候,这是一场历时十年的漫长暗恋,终于在他们三十岁的时候,修成了正果。
苏蘅拆了红包,边听边点钱,眉飞色舞地对秦微说:“挣钱啦,明天晚上回去撸串吧。”
秦微看着舞台,心不在焉地嗯了声。
苏蘅将钱掖进他的口袋,问:“在想什么?”
秦微的声线里闷着笑:“在想你穿婚纱的样子。”
苏蘅:“……”
秦微:“那天在天空之门不是看见了吗?那对儿同性情侣,嗯,你比他身材好,能穿的。”
苏蘅反问:“你身材也好,你怎么不穿?”
秦微欣然妥协:“你先穿,我再穿。”
放屁,我穿了你肯定不穿。苏蘅腹诽罢,灵光一现,在秦微精悍的胸膛揩了两把油,笑眯眯道:“胸大的穿婚纱好看,你比我胸大,还是你穿吧。”
秦微稍稍偏过头,凑近苏蘅,几近耳语道:“胸大也挤不出沟,不如挑个腰细臀翘的穿,你说呢,苏老师?”
“……”苏蘅忿忿地推开他。
秦微抿唇轻笑,按住苏蘅的手,又拉到桌子下面,摸了两下,牢牢牵住。
※※※※※※※※※※※※※※※※※※※※
DR是一生独一的戒指 号称“男士一生只能定制一枚”的戒指 婚纱应该是不可能的 秦主任做梦爽爽吧 大概就这样彻底完结啦!唔我其实没太想好范汝毅以后是弯是直这个问题,他的情况比较偏向于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