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佞臣 > 百鬼窟幻境:(谢梓安视角)上

百鬼窟幻境:(谢梓安视角)上(1/2)

目录

昌平十八年,七月二十六,百鬼窟。

滴滴答答的水声响起,黑暗中闪烁着朦胧微光,一道被拉长的身影出现在残烛余辉下。

谢梓安行走在泥泞之地,眉眼微佻,倏地回头看向背上终于睁眼的少年,“这才到哪里,就陷入了梦魇。如此无能,要你何用?”

他身上挂着伤,脚步一个深一个浅,知道此刻的自己定是狼狈不堪,但饶是痛着,依旧笑得肆意。

“你的伤…”

阿九的声音竟带着一丝颤抖。谢梓安稍怔,而后轻轻一笑,“遇到一群杂碎罢了,几下就解决掉了。”

这人没了声。也不知心中是否会觉得畅然痛快,毕竟他曾经做了无数伤害之事。

不曾想,阿九再次开口,说的却是幻境中看见的慕容府过往,他用‘可怜’二字来形容那个曾经满身荣宠的贵公子——慕容平安。

谢梓安听言,心情突然变得很烦躁。

全族被诛二月后,他在弘毅国四处躲藏流浪,幸被一位相熟的慕容伯伯收容,在其身侧听了不少同情的话语。直到皇帝开始诛杀慕容姓之人,这种声音才在一夜间消失了。

人们总是会莫名其妙地替那些完美无缺,却早早消亡的东西感到遗憾,但既然一开始无力拯救,那么后来的遗憾对亡者只会是一种羞辱。

谢梓安掩住眉间的倦怠,忽然开口道,“阿九,若有一天得以脱身……你说,像我这般的人,是否也能潇洒活一回?”

半响无人应答,少年已昏睡过去。

谢梓安收敛笑意,脚下正要踏出一步,遽然间风云大变,砂砾尘土疯狂吹袭而来。他护住阿九,尚来不及做出反应,就被一阵突如其来的浓烈瘴气彻底吞没。

四周一片漆黑,耳内空寂无声,仿若行于无边无际的幽深密道。无论如何用力,都无法拔出佩剑,无论如何嘶喊,都无法发出一个音节。

“你看起来很不舒服,吃个包子也许会好一些。”

谢梓安猛地睁开双眼,阳光瞬间涌入,刺眼夺目。万丈光芒中他看到一个梳着两髻丸子头的孩童缓缓靠近,随后手中被塞入了一个热气腾腾的包子。

街道喧嚣,行人匆匆,天气正好。

“这是肉馅的,我最喜欢这个味儿了。你快吃,如果不够,我再多拿两个给你。”

眼前的孩童眼睛圆而明亮,眼角有一点小小的泪痣。脸颊肉呼呼的,脖子上还戴着金光闪闪的项圈,可爱十足。

谢梓安有些迷惘,看了眼身上穿的破烂衣衫,又举起自己瘦小的手掌仔细端详了一阵。心里砰地一声,似有什么东西破裂开来。

他摇摇头,突然捂眼笑出了声。

“你……”许是这幅身躯很久未过说话的缘故,他的声音沙哑难听,“多谢了。”

孩童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小白牙。

“宁远,我们要赴宴了,你在那儿做什么?”

“呀,没时间了。包子给你,我走了。”他连忙站起,欢快地跑过去,扑进了说话的女子怀中,而后两人乘马车离去。

谢梓安透过指缝看向湛蓝的天际,心里却始终对自己陷进幻境之事感到难以置信。

所谓幻境只不过是臆想罢了,简而言之是按照当事人意向所做的一场梦。阿九会陷入其中皆因心性不定,且受子母蛊影响。

那他呢?

谢梓安捏了捏包子皮,放在唇下一口咬了下去,肉汁的香味回荡在口腔中,陌生又熟悉的感觉,让他禁不住颤抖起来。

天佑的年号是元坤,幻境此时应是元坤八年。

他初到天佑国,尚未满十岁。还没开始寻母,亦无后来的被抓进皇宫受尽欺打,苦难中与禹眴和祝晴之相识。

一切都未开始。

谢梓安暗忖,幻境不易破,只能先暂时安定下来。既然来了一遭,他很想知道在自己的‘臆想’中,没有经历那场灭顶之灾,没有‘谢梓安’干预的阿九,最终会长成什么模样……

他拍拍衣上的尘土,站起身往街道中央走去,转眼消失在了人群中。

元坤八年中秋

街上举办灯谜晚宴,男女老少皆戴面具出行。深夜游人散去时,谢梓安在角落里捡到一个被丢弃的鬼面具,尖嘴利牙,恐怖如斯。

他心中稍安,满意地将面具戴在了脸上。

日子一天天过去,无所事事的时光清闲得可怕,一身重负消失后却不是轻松,而是绵长的怅然若失。

谢梓安完全记不清自己喜欢什么,习武是为了复仇,抚琴是因曲妃和弘毅帝,画符亦是被逼迫所致。

他从不知道,原来失去复仇的人生,是这般空虚难过。

某日,他躺在襄王府后门数百米外的树下小息,闭眸时突然听到有人跑来,这人不断靠近,还不小心踩到了他的脚。不耐坐起身,抬眸却见‘始作俑者’正好奇地打量着他。

“你为什么戴这个面具?”

谢梓安讶然,失声一笑,“我喜欢。”

阿九的圆眸弯成一条缝,大声道,“又丑又奇怪。”

“你是哪家偷偷溜出来的小公子?敢和我这个乞儿搭话,就不怕我把你拐跑了?”

“翟家的。我才不信你有这个本事!”

‘翟’为天佑国国姓,除皇室外,无人能用。这小子嚣张得很,搬身份出来吓唬他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