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饭桶江湖录 > 第96章 十魔七贤

第96章 十魔七贤(1/2)

目录

在海上航行了十天后,于在游等人回到了雷州府,靠岸下船。然后转为骑马,行进一天一夜,来到了徐闻县鸡丢岭。鸡丢岭周围有三处大湖,暗通南海,如三星伴月一般。此岭虽然不算高,但胜在宽广长纵,青树碧竹,绵延百里,少有人烟。

这日上午,于在游在王猿的引领下,来到了鸡丢岭。遥望此岭,景色与中原地区大为不同,别用一番风貌。只是看起来有些林深草密,不太敢轻易进山。于在游将自己的担忧说出,害怕林中有危险潜伏。王猿一拍胸脯,打包票道:“于掌派,你忘了我是从哪来的啦?走街串巷或许我不行,但是翻山越岭我最擅长。跟着我走,保准没错。”

来源长佩(https://)

于在游一想也是,况且事逼临头,不能退缩啦。

来源长佩(https://)

南海七贤虽说都是江湖人,但不是靠功夫出名的,他们的武艺平平无奇,更像是文人。只是,文人的势力不可小觑!七贤代表着雷州半岛的文人风骨,在求学士子中影响力极大。当这些士子们高中金榜,做了官,七贤更被捧上了神坛。当官的都喜欢七贤,那想求官员帮着办事的富商们更得拼命追捧啦,把他们的作品奉为神迹,千金难买,一作难求。

所以说,七贤可不是一般的江湖人,也不是一般的文人,他们其实可以不动声色地影响着雷州官场和半岛的商人,这背后皆是官场人情和金钱利益啊。

来源长佩(https://)

这样的人,无论哪一方,都想拉拢。

来源长佩(https://)

再说回鸡丢岭,王猿在前边开道,龙、尚二人紧跟着,然后是于在游,最后是六剑。一行十人,进入山中。文人雅士都喜欢隐居,这一点亘古不变。

王猿经验丰富,总能绕过艰难坎坷的山路,在密林乱石中找到相对平坦好走的路,给大家节省了许多体力。并且告诉大家,哪些水可以喝,哪些水不能喝,哪些果子能吃,哪些不能吃。一路之上,还遇见了许多奇珍异兽,王猿给一一介绍,众人都觉得自然奇妙,孕育出如此美丽的山中精灵。当然,山中也有一些毒虫猛兽,不过在王猿面前统统白给。总之,在王猿的带领下,众人一路平安,终于来到山中的一片竹林前。

来源长佩(https://)

王猿道:“于掌派,七贤就住在这片竹林中,我有幸跟师父拜访过。”

来源长佩(https://)

于在游:“竹林七贤?”

王猿哪知道于在游所指,答道:“南海七贤。”

于在游:“啊,多谢王老剑客指引,咱们继续赶路吧。”

说完,大家进入竹林往里走。约有盏茶的功夫,走在最前的王猿突然停住脚步,道:“别动,有人声。”

来源长佩(https://)

龙云凤不解,问:“有人声才对呀,咱们就是来找人的啊?”

王猿摇摇头,“不对,听着不像是七贤,倒像是一般武人!”

众人提高警惕,小心翼翼往前走,只见前边有十个人,长得那叫一个难看,歪瓜裂枣,不像好人。

来源长佩(https://)

王猿看清之后,领着众人退后数十步,聚在一块,商议道:“这十个人正是南海十魔。分别叫开路魔巴广、水中魔巴林、人中魔武六、云中魔高申、夜游魔申害 、日游魔申厉、长虫魔佘骨、大虫魔薛起、卧海魔龙四、穿山魔鲍大。他们来此,肯定是拉拢七贤的,不过看样子没成功,被人家挡在门外了。”

来源长佩(https://)

杨三月道:“这好办啊,咱们直接杀了他们十个不就好了。”

“杀掉容易,但是也要防止他们有同伙,没准正在里面会谈呢。”王猿提醒道。

来源长佩(https://)

于在游:“王老剑客所言不差,咱们该想个两全的法子。”

来源长佩(https://)

龙云凤道:“那就分头行动,王猿领着六剑引开十魔,然后斩草除根。我跟尚云凤先去潜入七贤住处,探查一番。若是没人,弟弟你再去登门拜访,这样万无一失。”

众人都点头同意,于在游也说好,便按计划行事。王猿领着六剑先过去,跟十魔一言不合就打了起来。其实以十魔的能耐,连六剑都打不过,更别提还有王猿了。不过,他们要把十魔引走,所以且战且退,等出了竹林,六剑痛下杀手,十魔九个脑袋搬家,只剩一个人中魔武六。

王猿按着他的脑袋问道:“你们来这干什么?”

来源长佩(https://)

来源长佩(https://)

武六答道:“受三仙岛的三位岛主所托,来此拉拢七贤,只不过七贤看不上我们十魔,不让我们进门。我们也不敢动粗,只好守在门口,打算困住他们,到时候里面没粮了,自然就会出来投降。”

王猿问道:“好好的,那三个老道叫你们来拉拢七贤干什么,咱们海外派向来各为其政。”

武六道:“唉,这不是来了个莲花宗的罗霄嘛。这小子可厉害了,要统一海外派,所以要拉拢各方人。”

王猿听罢,果然是莲花宗的人在背后捣乱。问完话,此人就没有留着的价值了,交给六剑,就地处决。

来源长佩(https://)

另一头,龙、尚二人潜入竹林中的七贤的住处,隐秘地搜查一番,不见外人,便出来告知于在游,一切安全。

于在游点点头,道:“七贤刚被十魔打扰,肯定厌烦人多。为表诚意,你们不要跟我了,去找王老剑客他们吧,我一个人去拜访。”

来源长佩(https://)

龙、尚二人也表赞同,便去竹林外寻王猿和六剑。于在游一个人走进来,但见竹林中一条石径曲折,干净幽深,可见是常有人打扫。沿着石径向里走,尽头是一扇柴门,连着一圈篱笆,围成院子,中间搭建了七座木屋。

来源长佩(https://)

来源长佩(https://)

柴门半掩半开,但为了表尊敬,于在游还是在门前轻轻唤道:“请问,主人在家吗?”

喊了三两声,出来一个小童子,头上梳着双髻,上身着蓝衣,**套粉裙,仔细辨别,原来是个女娃娃。于在游躬身施礼,道:“在下唐突来访,还望见谅。请姐姐向主人代传一声,允我进门。”

女娃娃仰头一看,面前人细娥眉,柳长目;桃花嫩唇,似含水欲滴;玉鼻冰牙,脆生生的可爱;耳如元宝,发似悬瀑;修长的体魄,细腰乍背,两袖清风飒飒,抱拳在一处的双手似捧宝珠。

她虽只有七八岁,但瞧见了于在游这般貌美俊雅的男子,也不禁面染红霞,意马心猿,心想着,这男子定为妖物,否则,我怎会只瞧他一眼,便喘不上气来。

女娃娃笃定想法后,为了不露怯,假装嗤笑,道:“你一个大男人,见到女子就叫姐姐,也不看看年龄相差多少,定是那风流无礼的浪荡人!哼,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于在游忙解释道:“啊,姐姐误会啦,请听在下解释。”

来源长佩(https://)

“不听不听,妖言妖语,谁要听你解释啊。”女娃娃别过肩膀,低头不去看他。

于在游吃了个瘪,心说我怎成妖了?就在他愣神的功夫,那女娃娃又噘着嘴道:“你怎还不说清楚讲明白,为何叫人家姐姐。”

“啊?啊,是这样的”,于在游思绪忽乱,即刻镇定下来后,才解释道:“前朝韩文公有言: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来源长佩(https://)

女娃娃认真倾听于在游吐露的每一个字,嘴角微微作笑。

于在游则继续说道:“南海七贤名传武林,德隆望尊,天下求学士子无不心神想往,欲从先达执经叩问。今姐姐长伴七贤左右,自然是比我这浅薄的酸腐儒生强上许多。有道是,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亦高,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于在游:“在姐姐的学识面前,我徒有岁长,却仍是个弟弟呀。望姐姐不要嫌弃弟弟鄙陋,看在我一颗向学之心,帮我传达一声。”

来源长佩(https://)

“你说的话倒是顺耳中听,比之前那十个丑八怪强多了。既然你求学之心如此急切,姐姐便做一回好人,替你传达一声罢了。”女娃娃叉着腰说道。

“啊,多谢姐姐垂恩,这是在下的拜帖。”于在游从怀里掏出空空罗汉给写的引荐信,交给女娃娃。

“你得先告诉我,你是什么人呀,我该如何禀报?”女娃娃问道。

“哦,在下祖籍河北涿州,后迁至云南滇池岛,现居华山,乃是崆峒副掌派,姓于名鸯字在游。”

“我记不得这许多。”

“你只说崆峒副掌派。”

女娃娃点头应允,拿着信转身欲回屋,却又折返回来,道:“忘了跟你说,我叫嗣音。”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姐姐的名字,在下记住了。”于在游再次拜首道。

来源长佩(https://)

再看嗣音,满心欢喜,像是个穿花蝴蝶似的,飞进了院中的小木屋。

于在游守在柴门前等着,眼盯着地,垂手而立。等了有一炷香的时间,天边厚云积聚,雷声轻吼,山雨欲来,凉风拂面。于在游不禁口中念叨:“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一道女声出现,替于在游吟出后面两句诗。

于在游忙抬眼去看,只见柴门里来了一人,领着嗣音。仔细看看,是位美貌的佳人,莲步轻移,倩影娉婷。

居然是女子!于在游一时发愣,想不到南海七贤不是男人!

嗣音叫道:“嗨!你这浪荡的登徒子,何故盯着我家主人,眼睛都不错珠,忒也无礼!先前还哄骗我说是来求学的,要脸不要!”

于在游是真的惊呆发愣,没心思看人家姑娘占便宜。闻言却也觉得惭愧,但这种事越描越黑,没法解释,只得道歉:“啊,是在下无礼,还请恕罪。”

那佳人轻摇螓首,道:“是我这书童乱讲,不必挂在心上。我瞧得出,你眼中无欲,跟世上的寻常男子有所不同。”

于在游当然无欲了,他现在看龙云凤和尚云凤都无欲,那点欲望都撒六剑身上了。

只听佳人继续说道:“我已读过古佛的书信,知你来意。虽说也该顾忌古佛的面子,只是,我七贤向来避世隐居,不涉武林中事。所以,我也不叫你掌派了,只唤你为公子。于公子,若谈江湖事,恕我不能招待礼遇。若是想与我七姐妹谈经论道,就请进来吧。”

来源长佩(https://)

说完,那佳人又补充道:“忘了介绍,在下王紫谙。”

嗣音在一旁小声给于在游说道:“我们王姑娘可是诗贤哦。”

于在游心领神会,道:“王先生所言,学生已明了,绝不敢再言江湖打杀之事,恐污了这圣贤之地。至于谈经论道,学生虽曾读过一些经史子集,览过百家之学,却也不敢班门弄斧,还愿先生赐教罢了。”

王紫谙听罢,脸上微红,不言语,只轻移莲步,回了木屋。于在游赶紧跟随,嗣音则关了柴门,也随之进屋。

来源长佩(https://)

木屋内,简朴清素,一张案,上面摆着诗集;几把木椅,一套珠帘,后面便是木床一榻。

来源长佩(https://)

来源长佩(https://)

分宾主落座后,嗣音端上茶水,于在游未喝,不敢乱动。

来源长佩(https://)

王紫谙也不寒暄,直接出言道:“于公子可知前朝唐人之诗?”

于在游沉思片刻,开口答道:“览唐一世,初有陈拾遗之孤独,王子安之英才;盛有李太白之奔逸,杜少陵之顿挫,浩然摩诘之山水,七绝之圣手,王季凌之凉州,高适岑参之塞边;中有五言之长城,乐天之通俗,元稹之多情,禹锡之感慨,长吉之鬼才,苦吟之泪流;晚有义山之缱绻,樊川之吊古,温韦之深婉;末有冲天大将军之菊花。唐人诗篇,古今之盛。”

王紫谙:“不知公子最爱哪一位诗贤?”

于在游脱口而出道:“吾独爱王子安!”

一旁的嗣音叫道:“呸!你这浪荡人,竟敢污言秽语讨我家主人便宜!”

“啊?”于在游被她一骂,立刻明白过来,忙起身抱拳赔礼道:“哎呀,学生虑考不周,竟一时忘了先生名讳,恕罪恕罪。”

来源长佩(https://)

来源长佩(https://)

王紫谙摆摆手,道:“公子言重了,我能与诗杰名同音近,也是我的造化了。嗣音,你休要再多嘴,小心罚你抄书!”

嗣音忙用手堵住自己的嘴巴,不敢再多言。

于在游胆战心惊地落回座位,王紫谙问道:“你为何独爱王子安啊?”

于在游正襟危坐,答道:“子...啊...王勃集儒释道三教合一,其作气凌云汉,字挟风霜。只是可惜,天妒英才,春秋方才二十六度,便遗魂于南海,惊悸而亡。唉,若我此生也能写出如《滕王阁序》一样的文章流传后世,亦或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般的诗句,吾也宁死啊!”

话音刚落,只见那头王紫谙面色含悲,于在游瞧见了,心内惊慌,以为自己又说错什么话了。他正欲开口询问,王紫谙却先道:“终唐一世,我也独爱子安。什么叫有朋友自远方来呀,这就叫有朋自远方来。罢了,我不能霸着你太久,你也该去看看我那六位姐妹。嗣音,替于公子引路。”

于在游一听,起身告辞,虽然心有疑惑,但也未问出口。他跟着嗣音走出王紫谙的木屋,来到下一间屋门前。嗣音小声道:“这间屋里面住的是文贤。”说完,就一伸小手,把于在游推进屋里。

于在游进屋之后,低头拱手,道:“学生拜见文贤先生。”

有人开口道:“于公子无需多礼,在下柳荷鸫。”

于在游抬头看,眼前立着一位清秀女子,爽朗达观,此刻正笑盈盈地看着自己。

来源长佩(https://)

柳荷鸫问道:“公子可是位儒生?”

于在游答道:“外儒内道。”

“哦,在下外佛内儒。”柳荷鸫模仿着于在游抱拳拱手的模样答道。

来源长佩(https://)

于在游一时不该说什么好,柳荷鸫却自开话题,道:“公子,你我皆和儒家有关,我想听听你对儒家有何看法。”

来源长佩(https://)

“儒家,好”,于在游简单明了地答道。

来源长佩(https://)

柳荷鸫没想到他回答得如此痛快简明,又问道:“好是自然好,不过,可有不好之处?”

来源长佩(https://)

来源长佩(https://)

“儒家,伪”,于在游直言道。

来源长佩(https://)

柳荷鸫来了兴趣,“如何伪?”

于在游:“君子远庖厨,大伪!”

柳荷鸫:“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此乃恻隐之心,也就是仁,如何就伪了?”

于在游:“要我说,君子当亲庖厨。见生见死,而后贵生贵死;闻其声,食其肉,而后尊其用。”

柳荷鸫似懂非懂,只摆摆手,道:“让我想想,让我想想。”

来源长佩(https://)

嗣音这时候走到跟前,拉着于在游走出屋,来到下一间房门前,道:“这里面是画贤和棋贤。”

于在游走进去,只见屋里两个女子,一个站在一幅画前注视不动,另一个女子坐在棋盘前自弈自乐。

那画前女子道:“在下王沫节,请自便。”

那自弈女子道:“在下王迹欣,请自便。”

来源长佩(https://)

于在游心说七贤当中,姓王的还挺多。只是,叫我自便,我能干什么呢,总不能就站在这不动吧?

于在游还真就站在那一动不动,等过了一炷香的时间,他有点呆不住了。轻轻迈步,来到那下棋的女子身旁,只见她一手执白,一手执黑,自己跟自己对弈。于在游虽说也会下围棋,但是水平不高,所以不敢妄言,也不敢乱动。

来源长佩(https://)

看了半天,王迹欣终于下完了,长抒一气,黑子赢了白子。王迹欣转头看向于在游,道:“公子可知黑子代表什么?”

于在游被问得一头雾水,只得摇头答不知。王迹欣拿起一颗黑子,塞进于在游手里,道:“将来就会知晓答案了。”说完,王迹欣起身离开,于在游握着这颗黑棋子,不明所以,低头看看棋盘,上面的黑白两子像是两条神龙,厮杀纠缠,只不过黑龙更胜一筹,压过了白龙。

于在游实在想不出其中含义,就不再细想,把黑子掖进怀里,然后走到王沫节身旁,低头去看她一直盯着的画。画中山水相叠,花鸟相庆,一幅自然之景。

来源长佩(https://)

再看王沫节,一身白衣,手握一支笔,蘸了几次墨水,却迟迟不肯落笔。于在游看明白了,这位画贤是想为自己的画提上一首诗,但一直没有想好写什么。于在游沉思良久,回想起自己尚在云南滇池岛圣人谷碧霞宫的时候,宫中书阁收藏了许多画作,自己闲来无事翻阅的时候,对期中一幅画印象颇深,因为上面也题了一首诗。

于在游想起那诗后,就在一旁轻轻说道:“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来源长佩(https://)

王沫节手下如有神助,挥毫两笔,就将诗句填上,随后扭头看向于在游,示意他说下面两句。于在游想了想,道:“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王沫节将剩下两句填在画上,堪堪读罢,只觉美妙。

来源长佩(https://)

“公子,这诗唤作何名?”王沫节问道。

来源长佩(https://)

“名?本是无名之作,若真要有个名,就叫画吧。”于在游提议道。

“画...画!”王沫节喜展笑颜,连连称好,然后冲于在游抱拳,躬身施礼,“多谢公子赠诗,此画我想了半月有余,也不知该题些何句。今日公子来了,倒成全我了。”

来源长佩(https://)

于在游只是脸上挂笑,没有回应。这时嗣音走来,道:“跟我来吧,我带你去见联贤和书贤。”

于在游辞别王沫节,跟着嗣音来到另一屋子。这间屋内仍有两个女子,一个挥毫作书,写的正是楹联词对,另一个女子背负双手,正口吟对子。

于在游拱手施礼,“两位先生,学生叨扰,还望见谅。”

经嗣音介绍,那写字的女子正是书贤颜倾尘,她见于在游来了,十分好客,道:“公子快来,瞧瞧我沅妹的楹联对得如何?”

于在游轻轻颔首,走过去瞧,案上有已经写好三副对子,读来看。

头一联,

上联书:水上挥毫成竹石

下联写:壁间走笔动龙蛇

来源长佩(http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