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琴剑英雄传 > 第1章 第01集:揭序曲裘甫起义,青龙寺盟主大会

第1章 第01集:揭序曲裘甫起义,青龙寺盟主大会(1/2)

目录

(《琴剑英雄传》50集武侠言情小说连载,【彭世通著】)

第01集:揭序曲裘甫起义,青龙寺盟主大会

卷壹◎孔太公卸甲前夜

☆☆唐懿宗李漼咸通元年,裘甫自称天下都知兵马使,招募新卒,起义军众至三万,分为三十二队。建元罗平,铸印曰“天平”,大聚资粮,治器械,声震中原。三月,裘甫又陷余姚、慈溪,据奉化、宁海,大有称帝野心。奏章传至长安朝堂,李漼见之胆寒。丹犀阶下,皇太子李佾(yì)禀道:“父皇,儿臣愿往浙东剿匪灭贼。”

唐懿宗李漼捋须道:“皇儿勇气可嘉,不过你年纪尚幼,不可担此大任。”

李佾道:“我都快十五了,理应为父皇分忧。我朝刚刚经历“大中之治”,元气已复,兵容正健,对付江南几个屈屈蟊贼,无足道哉。”

话刚说完,其身后有一孩童,年约七岁,模样可人,正是睦王李倚,太子李佾之八弟也。他上前半步,躬身一礼,奶声奶气道:“父皇、皇兄以及各位文武首辅,依我看,裘贼炽盛,应避其锋锐;起义军皆是草寇流盗,思维落后,常有腐化堕落之心。不如敕旨殊荣,遂贼之意,就封裘甫为“都知兵马使”,有何不可?届时,裘甫定感父皇隆恩,暂时不会和朝廷作对。待三、四年后,趁浙军军心涣散,大唐王师秘密出兵剡县,一鼓作气必将反贼拿下。”

群臣骤听,皆夸睦王李倚贤明。有人高声道:“睦王八殿下,汝首先麻痹稳住敌人,再趁其不备,取敌将首级,不愧是省心省力的绝妙之计。”

睦王李倚十分谦卑道:“痴儿之见,弄于金銮。对错与否,不敢自抬。还请各位叔叔、伯伯拿捏才是。”

然,太子李佾自认年长,见识犹广,依旧我行我素道:“八弟此言虽是,但你忘记“安史之乱”了么?当年,太皇爷爷每每对安禄山金帛牛羊相赠,高官厚禄相许,结果怎样?反而助长了乱臣贼子的嚣张气焰。”说着对唐懿宗李漼道:“父皇,对付裘甫这等反贼绝不能姑息养奸,坐看其大,理应快刀斩乱麻,迅速将其剿灭才是上上之策。”

【注◎裘甫起义:唐大中十三年(唐宣宗李忱已去世)(859年)十二月至次年六月(即咸通元年六月),在江南东道的浙东一带,发生了以裘甫为首领的农民起义,揭开了推翻唐王朝农民战争的序幕。裘甫率义军反唐,是唐末农民大起义的前奏。】

唐懿宗李漼笑道:“甚好,吾儿能以史为鉴,深得朕望。”李佾立即道:“儿臣愿领“浙东观察使”郑祶德急忙调集浙东所有唐军,派正将沈君纵、副将张公暑、望海镇将李珪等三人,领兵包围起义军。如若不胜,提头来见。”李漼闻言大悦,微微道:“君无戏言,皇儿可要想仔细咯。”

李佾急于表功,义正言辞道:“我朝以十万正义之师讨伐三万流寇腐木,定当摧枯拉朽,捷报频传。”

唐懿宗李漼终于拍板道:“好极了!来人,赏赐太子殿下貅猊战甲一副,玛瑙玉带一条,佩皇室豹斑石一枚,代朕前往浙东讨逆。”

李佾道:“父皇,豹斑石儿臣已有一枚,何以再赠?”

唐懿宗李漼道:“这是父皇的拳拳之心,可保你平安归来。”

李佾志得意满道:“待我得胜还朝,再来取之不迟,父皇先且将豹斑石封存则个。”

唐懿宗李漼满心欢喜道:“嗯,不愧为大唐嫡系子孙,朕依你便是。”

却说咸通元年三月,太子李佾率领大军亲征裘甫。裘甫采取诱敌深入,就地歼灭的方针,把起义军撤出剡城,开赴三溪,起义军一部分列阵于溪北,主力埋伏在溪南。在上游堵水,使下游仅可涉渡。双方接仗后,起义军佯装退败

,诱敌涉水追击,唐军中计。

半渡时,起义军在上游掘开堤坝,致使溪水猛涨,起义军乘机掩杀,十万唐军几乎全军覆灭,三个将领沈君纵、张公暑、李珪皆被击毙。三溪大捷,大大鼓舞了起义军和百姓的斗志,山间海上小股起义军和各地流亡农民争来投奔,起义军迅速发展到七万人。更糟糕的是太子李佾被起义军活捉,裘甫借以要挟懿宗。李漼得讯,紧急升殿,命令满朝文武务必出谋划策救出太子。结果,众人皆是懦弱无能之辈,未有半计,君臣不欢而散。

是夜寝宫,宦官田令孜进言道:“皇上,奴才有一人引荐,定可救回太子殿下。”

唐懿宗李漼哀叹不已道:“嘚了罢,十万王师散尽颜面,更何况一人乎?朕有些累了,你还是请回罢。”

田令孜意犹未尽道:“皇上莫恼,您记得四十年前“平定河朔三镇”之事乎?”

唐懿宗李漼道:“当时朕都未出生,如何能记得?不过我却也听说过,十年之内,三镇节度使接二连三的暴毙身亡,间接导致范阳、成德、魏博藩镇归附中央,从而开创了大中之治,重振我大唐王朝。”

田令孜道:“正是如此,不过三镇节度使不是暴毙,而是分别被刺身亡,而这个刺客很有可能是如今的孔老太公。”

李漼不以为意道:“江湖有谚,“文不过孔太公,武不及无悔僧”。孔阁老乃太子太傅,一介儒生,怎有能耐毙敌于千军万马之中?田公公,你是不是老糊涂了?”

田令孜道:“事情真相我不得而知,但阁老当年正值青春年少,欲与神刀门的女侠卜蝶相爱成婚。就在大婚之日,孔太公毫无预兆的弃新婚妻子而去,直到十年之后才返回朝堂,皇上你不觉的奇怪么?”

唐懿宗李漼道:“呃,果真?”

田令孜道:“奴才岂敢欺瞒皇上?朝廷平定河朔三镇花废十年光阴,而孔老太公恰好也消失了十年,期间还无缘无故逃婚。前后映证,让人不得不疑。皇上你可下旨征召孔太公于含元殿,让他帮忙救回太子殿下。”

唐懿宗李漼叹息一声道:“哎,太公已年过花甲,垂暮西山。前些日子,朕已答应让他老人家衣锦还乡,并着洛阳太守刘允章在柳叶湖修筑豪宅,好让太公颐养天年。这次紧急召他前来,朕岂不出尔反尔,失信于人么?”

田令孜道:“此一时,彼一时。太子殿下身悬贼手,危在旦夕,不可不救。”

唐懿宗李漼忿忿不已道:“李佾刚愎自用,骄傲自满,不仅丢了皇家颜面,还折损了十万将士。死了也活该,皆是他咎由自取,与人无尤。”

田令孜道:“话虽如此,但太子毕竟是皇上的亲儿,倘若有甚么闪失就...”言未绝,李漼怒道:“难道朕就不能另立太子么?田公公无需多言,你先退下罢。”田令孜道:“奴才遵旨。”

翌日清早,田令孜车驾往长安太傅府,将实言告之孔太公。孔太公当时正在准备细软、家什,欲出长安,往东乔迁洛阳新居。稍定,孔太公捋须道:“田公公,太子被擒,街头巷尾早已传遍,老夫已有耳闻,但你来找我不合时宜呀。”

田令孜阿谀道:“太公乃三朝元老,手握先皇御赐的打龙鞭,上打昏君,下诛谗臣;神侯美名扬,胸有乾坤,腹能千算...”言未绝,孔太公嚷道:“停停停,老夫的打龙鞭首先就打你这个奉承之辈。”孔太公顿了一顿,接着又道:“我身为太子帝师,徒弟有难,焉有不救之理?等下老夫自去兵部一趟,你就少来烦我。”

田令孜觍着脸道:“晚辈谨遵教诲,不敢再谄谀献媚,还请太公恕罪。”说着紧张兮兮上了车轿,一刻不敢停留,速速返回皇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