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太后懿旨(2/2)
“高义,上茶!”岭南王沉声吩咐。
“是!”白须老者高义应声亲自为贵客上茶。
“中贵人,本王并未接到任何消息,不知太后此番有何旨意?”岭南王面上不显,心底却有些担忧。但是想想他拖家带口到这远离京都的蛮荒之地十余年,也不可能会惹上什么麻烦。
吴德胜看了一眼岭南王,翘着兰花指呷了一口茶水,不紧不慢地道:“王爷放心!此乃好事!说是上天之恩赐也不为过!”
吴德胜这话一出口,岭南王心口莫名地开始打突突,总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哦?是何恩赐?可否先与本王说说?”岭南王想着必须要提前知道是什么懿旨,也好有个应对之法。
“等人到齐了,王爷自会知晓!”吴德胜神秘一笑,就是不如岭南王所愿。
接下来无论岭南王如何试探,吴德胜总能四两拨千斤地绕开,这令岭南王身侧的楚朔宸侧目不已,当真不愧是太后身边的大红人,连他最崇敬的父王都毫无办法。
“母亲!阿姐!”楚朔宸到底年纪尚小,见父亲这边问不出话来就一直留意着殿门之外,第一时间发现了庭院里相携着而来的母女二人。
“哎呦!来了!”吴德胜面上一笑,放下茶盏起身相迎,点头弯腰致敬道,“奴婢吴德胜见过王妃殿下,清渝郡主!”
“中贵人有礼了!”岭南王妃和楚清渝也给吴德胜回礼。
“既然人到齐了,奴婢也不卖关子了,这便宣读太后懿旨。岭南王楚行墨一脉宗女楚清渝接旨!”吴德胜也不再废话,接过手底下的小内侍递过来的绣着凤图的布帛。
“太后千岁!”岭南王夫妇心底一惊,懿旨居然是给楚清渝的!然而他们表面上却镇定地领着王府一众跪地迎旨。
“奉天承运,太后懿旨:岭南有宗室女清渝,系先昭明帝之孙,钟灵蕴秀,温雅淑仪,孝敬性成,实乃宗室女子之典范,吾爱之,封号玉华,食邑千户。今玉华已至豆蔻,待字闺中。吾闻京内有谢氏子浩轩,德才兼备,仪表堂堂,吾甚喜之,特赐二人婚配。佳人才子,天造地设,待玉华及笄,即刻完婚!钦此!”
这道懿旨砸得岭南王府众人一懵,楚行墨到底是见过大风浪的男人,很快便回过神,冷静地叩头道:“谢太后恩典!”
就算早有不祥预感的岭南王妃也差点压不住怒火当着吴德胜的面发飙,喘息良久才带着一双儿女一起叩首道:“谢太后恩典!”
吴德胜瞥了眼众人的脸色,面上带着祝福的喜悦之情:“恭喜王爷王妃,贺喜郡主了!谢氏二公子丰神俊貌,实乃佳婿啊!”
岭南王夫妇互相扶着缓缓起身,闻此一眼面上一青,差点没一巴掌扇在吴德胜的脸上。
“中贵人,太后近来可好?”好到把手伸进岭南来了!岭南王有些咬牙切齿地问。
“多谢王爷关心,奴婢这还有太后口谕,命玉华郡主接旨后一人随奴婢等启程进京便可。太后她老人家已为郡主备好宫婢随侍郡主,三日后便出发。另,太后听闻近日来岭南匪患死灰复燃,特吩咐奴婢提醒王爷,这匪患不除,民不聊生,到时圣人那边怪罪下来……”听出了岭南王话中的不善,吴德胜一边收好懿旨递给岭南王一边传达着带有威胁的口谕。
“中贵人,小女病体未愈,如何能独自进京?且小女及
笄礼也需本王与王妃照看……”岭南王皱着浓眉,显然已是十分不悦了,只是还在努力压抑着。
“王爷也莫要难为奴婢,奴婢也是奉旨传诏。如今距郡主及笄尚有七月之久,介时王爷再去京都不迟。且玉华郡主乃太后之亲孙,自家孩子哪能不亲,太后自会代王妃好好照看郡主,王爷王妃尽管放心便是。”吴德胜毫不畏惧地直接打断了岭南王的话,岭南王领兵多年,本就不怒自威,如今夹带了怒气更是颜色骇人。不过吴德胜毕竟在太后身边侍候多年,见过不少大风大浪,自然不会被岭南王吓退。
“中贵人先与管家下去歇息吧!本王与王妃需好好交待小女。”岭南王伸手送客,一点儿也没有先前的好态度。
吴德胜也不恼,若是岭南王不生气他才慌呢!岭南王生气,说明太后这软肋捏得正准,因此他气定神闲地跟着高管家走了。
待高管家引领着德胜一行下去,殿内只余岭南王一家四口,岭南王妃再也压制不住怒火,一边哭一边毫不顾形象气愤地骂道:“简直狗仗人势!腌臜东西!裴氏此举何意?是要我儿命吗?要我奴儿独自进京不说,就那谢浩轩,顽劣之徒,早已名扬天下,裴氏怎么敢……她怎么敢?”
骂着骂着,岭南王妃抱着楚清渝大哭了起来。
楚清渝一时无言,此事干系到她自己的终生大事,便是再聪慧过人,此时也做不到镇定自若,不免有些慌乱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