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对你特别(1/2)
柔软,温暖,舒适,懒洋洋的惬意,几乎让宁若晴不想醒,但是……感觉渐渐不对。宁若晴睁开眼睛,确认自己睡着的地方,有点熟悉的……酒店房间。宁若晴使劲地想了想,从安墨身边到自己在这张床上睡着,就没再发生其他事?
宁若晴抬手遮在额头上,忍不住地叹气,“安墨这个不讲信用的,趁我睡着就走了,说好的说好的,结果什么都没说,大骗子。”
如果不借着酒意,这样厚脸皮追问安墨的场景,宁若晴自问很难再来一次。
昨晚目击者小文验证了宁若晴的猜想,把宁若晴送到酒店,交给小文,安墨就像完成任务一样,打车走了。生怕再被宁若晴赖着不放似的,这是小文的原话。
“所以若晴,你昨天喝醉之后,有没有”,小文尝试尽量委婉地表达,“有没有对安墨画家做什么?”
“小文,你还是我助理吗?” 宁若晴洗完脸敷着面膜出来,盯着小文发问,“你担心的不应该是我吗?”
小文讨好似地笑笑,“话是这么说,但莫名觉得安墨画家才会是吃亏的那个。”
“她哪里像是会吃亏的”,宁若晴坐在沙发上打开电视,想起自己亲安墨的那两次,“她又没什么损失。”
“啊,对了”,看到电视,小文想起来,“今天安墨画家有直播间的访谈节目,应该是十点半开始,到时间了。”
宁若晴看着小文一个一个换电视频道地找,“你连这都知道,不会是你安排的通告吧?”
“若晴,你别打趣我了,我纯粹是小粉丝的心情,看了安墨画家工作室的动态,而且直播访谈之后就会公开我们一起做的视频资料,所以不能错过。”
宁若晴觉得惊讶,“昨天都没听安墨提过。”
找对了节目,小文放下遥控器,“工作室昨晚才发通知,估计是临时定的,开始了。”
英式风格的序幕,黑白色调的画面从安墨进入化妆间开始,任由身边的化妆师发型师忙碌,安墨神态自若地坐着。旁白是对安墨的简短介绍,用到了年轻、才华、神秘、不爱露面等形容词,然后再把画面切到现场,还是酷酷的安墨,但与主持人有眼神交流,冷漠的气息就去了几分。不得不说,安墨是受摄像机喜欢的颜,提到自己的母亲,安墨又有一种天生自然的温柔,这样隔着屏幕看了几眼,宁若晴就能确定,看过节目的人会喜欢安墨,原本就喜欢的则会更喜欢。
小文想和宁若晴说什么,转头就看到宁若晴眼神专注,目光都在屏幕那头的安墨身上,静默的,长久的。小文一直都知道宁若晴是自带光彩的,举手投足间常能熠熠生辉,但此刻宁若晴眼里的光采,是看到了安墨才有的。向来是焦点的宁若晴,在这片刻,把安墨看作了焦点。
这神奇的现象,大概有什么从讨厌变成了欣赏,从不顺眼变成了一丝丝留恋。
困扰了安墨和宁若晴一段时间的新闻事件得到解决,追着守着向安墨犀利提问的记者少了又少,邀请安墨做人物专访,人物对话的节目倒是多了起来,但邓杰鑫一一婉拒,所以媒体说,安墨又重回幕后画家的身份,用创作发声,用才华正名。
实际呢,宁若晴从小文那里知道,安墨给自己放了假,还是一个人跑去了德国,尽管那个画展已经结束,安墨依旧念念不忘地要去。宁若晴记得安墨说没有特别喜欢的城市,但在北京和德国之间,安墨明显是有偏颇了,不然怎么不来北京?
已经回归北京大地的宁若晴,在化妆的间隙这么恨恨地想了一下。手机在安墨手里就是一块有科技感的砖,电话是不会打的,短信是不可能发的。通讯和社交APP全都没动静,除了见面,其他时候都让宁若晴觉得已经
离安墨这个人很远了。
买了两杯咖啡走出咖啡店,站在台阶上的安墨看到了对面商场外的大幅海报。阳光照耀在安墨的墨镜上,也没能阻止安墨看见海报上的代言人-有段时间没有见到的宁若晴。
安墨弯了弯嘴角,低头走向广场,“现在算认识你了,的确是个国际有名的人。”
俯身把咖啡放在广场画者的工具箱旁,安墨站在一边看着,画者问了什么,安墨就回答一两句。画者会在游客的请求下作画,安墨看着游客们憧憬描绘的画面被一一落在画纸上,看到画者和游客都满意的神情,安墨能多次体会到,画画是一件有生活气息的,幸福的事。
没人过来的时候,画者便从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观察去刻画眼前的风景,这又能看出画者自我的风格,是细节主义,又带有随性幽默的色彩去表达。
画者把刚画好的画从画板上取下来,递给安墨,“作为我们有缘认识的纪念。”
安墨略微吃惊,才发现画上广场右侧,一个像是迎面走近的人影是自己。从直视前方的目光来看,安墨是这幅画上的主角,却不在画面最中心的位置,广场上欢笑热闹的三三两两的人群,都在安墨的身后或者旁边。甚至,只有安墨是独自一个人的,但又因为是行走在大片阳光倾洒的背景里,所以哪怕影子是一个人的,也没有孤单的感觉,更像是前方有人在等待安墨的走近。
虽然画面主角只有安墨一个人,但其实留下了一些可期可待的空间。
安墨的视线久久地停留在画上,画者的观察力是敏锐的,初次见面,就画出了一些安墨身上的特征,又以旁观者的解读,在安墨身上加了阳光色彩和有爱的感觉。
微微地弯了嘴角,安墨笑着直言,“您的这幅画,太不简单了。”
画者同样是笑,并不多说什么地喝着咖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