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2)
风景如画的海边小型都市Z,是一座非常适宜定居的城市。
它有着迷人的海滨风景,也有着南方适宜的海洋气候,还有着海滨城市不太常有的农产品。
人口不过几万,有工业也有金融,还有最能支撑当地经济的旅游,碧海蓝天,花园洋房,是让人来了便流连不已的地方。
唯一的不足,可能就是太过宁静,过了晚上八点,路上的行人便不多,店铺也没有经营到很晚。
这里的人没有那么忙碌,也没有那么上进,因此喜欢这里的人不少,但真正定居的人不多。
Z市的历史很长,Z市的各国建筑很多,因此Z市的老街也特别多。
这里没有东南西北那样清晰的方位,各种蜿蜒曲折只能单行的老街栉次鳞比,让初来乍到的人如入潘神的迷宫。
在这些神秘众多的老街里,光明街算是独具一格的。
光明街位于光明寺前面,光明寺独享几百年香火,虽不是鼎盛,但也不曾衰败。
光明街不算宽阔,但作为步行倒也大小合适,因为地理位置所致,环境幽静却不冷清,街道两旁都是传统店铺,也都是有些年头,来得都是寻常熟客,少有生人往来。
光明街的最里面,是一座法式庭院,这原来是租界洋房,后来经过历史变迁,原来的人家的后人都迁居海外,只留下这座房子而已。
头几年,这家的后人忽然从海外归来,对这座庭院进行了精心的修整,将最外面的底层装修成一座纯西式咖啡馆,而上层和后院则是主人住所。
这座咖啡馆十分古色古香,环境十分舒适,主人的装修极尽精致,似乎并不打算盈利的样子。
而咖啡馆开业之后,并不是像普通咖啡馆那样,来往的都是图新鲜的好奇路人,而是很多都与主人有着旧识关系的朋友,他们的到来也并非都是为了喝上一杯纯正的咖啡,吃上一块主人亲手烘烤的蛋糕,似乎另有所图。
这座咖啡馆的名字也很有趣——Totem(就是图腾的意思)。
这座庭院在光明街被老人们称为“卫家小楼”,因为主人姓卫。
而继承的新主人也是卫家的后人,名字叫做卫昶。
这个故事就是围绕着这座小楼改建的咖啡馆和它的主人卫昶展开的。
阳春三月,和熙的阳光照着卫家小楼明亮的落地窗上。
早上九点,咖啡馆还没有开始营业,穿着笔挺西式制服的店员们忙碌着。
卫家小主人为了好看,用的家具全部都是红木仿制的明式家具。
虽然确实十分有品位,但那些精雕细刻的花纹,曲线优美的桌腿犄角,都是需要细细擦拭的。
好在店员够多,薪水丰厚,不然真是不想承担。
至于为什么一家西式咖啡馆要用明式家具陈设,这真是一个十分美妙的问题。
“因为我喜欢。”
这是老板的回答。
旧式西洋建筑,新式装修,明式家具,英式餐具,法式制服,配上各式料足味美的甜点和手工咖啡,真是一道奇特的风景。
早上十点,图腾咖啡馆正式开始营业。
老板卫昶坐在里面的雅间翻着手中的书页,手边放着刚刚冲好的英式红茶,还有一块吉涅司(PainGênes)。
Gênes是意大利热那亚的法文名称。
在拿破仑执政时代,法国与奥地利、英国是对立的。1800年,法国军队在北意大利都市热那亚被奥地利军队包围,当时形势严峻,法国死守热那亚超过3个月,终于战胜了奥地利。
这个糕点,据说就是为了向当时的法国统帅——马塞纳(Massena)将军表达敬意而制作的。
PainGênes其实就是杏仁海绵蛋糕,而且算是杏仁海绵蛋糕中最古典的一种。
制作也并不难。
取一个蛋糕圆模,涂上一层奶油,倒入杏仁片,转动模型使杏仁片贴满圆模。
打散蛋,碾碎杏仁膏,将蛋液均匀拌入杏仁膏中,混拌均匀,等杏仁膏完全吸收了蛋液,变得柔软顺滑之时,揉成团。
40度的热水隔水加热盆中奶油,使其自然融化,放置备用。
揉好的杏仁膏团放到盆中,180度温度预热烤箱。
用搅拌器搅拌盆中的杏仁膏团,加入玉米粉,搅拌至完全混合。分次少量加入奶油充分拌匀,加入杏仁酒,搅拌至完全混合。
蛋白和砂糖制成蛋白霜。将蛋白霜分次拌入前面的材料,搅拌均匀,完成后的面糊倒入贴满杏仁的模型中。
将模型在布巾上轻轻敲动,使表面平整并排出多余的空气。放在烤盘上,以180度烘烤30分钟。
蛋糕烘烤完全后,倒扣在蛋糕冷却架上,脱模、静置,给蛋糕覆盖上布巾。
在锅中加热杏桃果酱,至果酱完全溶化成平滑状。
用刷子将杏桃果酱涂在蛋糕表面,使果酱晾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