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1/2)
“既然皇上不想派高大人应战,微臣到有一个绝佳的人选可以一用。”尚善道。
还没等锦帝开口,急性子的高悬恭见尚善想派别人去应战,心中十分不愿,因他不想失去一个立功的机会。武将升擢都因战功,然而战争不是什么时候都会发生,为立功勋只有抓住战机积攒下资本。
高悬恭愤愤的朝尚善瞪了一眼,他还想争取这个机会。
“皇上,尚大人所谓的绝佳人选不正是微臣吗,微臣征战沙场多年,有着丰富的经验,况且从前也和西夏交过手,对西夏军队多少有些了解。请皇上降旨让微臣去应战,微臣身为国之将才,理应参战。”
锦帝犹豫了一下,却把视线转向尚善:
“尚大人说的应战的绝佳人选是何人?”
尚善道:
“三皇子文珏。”
文珏笑看了看尚善,没做声响,尚善见他神色怪异,怕他会拒战,便又对锦帝道:
“三皇子身为大将军王,值此国家危难之际,理应出兵应战。至于高大人我看就免了,难道高大人忘了是怎么被西夏的吃多蒙大将军打败的吗?”
“你——”
高悬恭气得瞪圆了眼睛,尚善镇定自若的朝他笑了笑,那傲慢的神情更激起了高悬恭的怒火,他本就冲动易怒,见尚善当着皇上和众大臣的面揭他的短,面子上实在过不去,高悬恭瞪视着尚善,怒道:
“你一介书生,岂会知道领兵打仗的事。”
尚善挑了挑眉,道:
“我是不懂如何打仗,这本就是武官的职责,正所谓文武有别,高大人难道连这也不知道吗?”
高悬恭知道自己辩不过尚善,气得一甩宽大的衣袖,道:
“书生之见。”
尚善知道高悬恭说这话是瞧不起他的意思,他也不与之争论,就当没听见。
锦帝看向文珏,道:
“三郎,你去应战好吗?”
文珏上前一步,道:
“父皇既然让儿臣应战,儿臣当仁不让,只是儿臣手上的二十万军队不足以抵抗西夏彪悍的骑兵,儿臣想统领禁军,禁军里面的撼山军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骑兵,而且多次跟西夏交战,有了撼山军想破西夏骑兵不是难事,若无,单靠步兵与之应战,无异于以卵击石。”
尚善神色一变,没想到文珏有这一手,他立即上前对锦帝道:
“皇上,禁军除了兵部尚书谁都不能统领,除非皇上降旨同意,三皇子的军队征战无数,对付西夏骑兵又有何难?从前陆星的军队骑兵人数还不到三分之一,如此还屡胜西夏,若三皇子要骑兵,大不了从西域给他买几匹优良的战马,有了战马还不怕打不赢西夏骑兵。”
文珏冷然一笑,道:
“尚大人从未领过兵打过仗,对战场到底了解多少?干脆把禁军交给尚大人,尚大人亲自指挥上阵吧。”
尚善被文珏讥讽,又气又急,没好气的说:
“说的什么混账话。”
文珏拿眼睛瞥了瞥他,笑道:
“原来尚大人也知道这是混账话。”
尚善又被文珏呛了一口,羞恼不已,然而他想让文珏应战的决心却丝毫不减。
“三皇子乃国之柱石,而今正是国家用人之际,难道你想临阵退缩?”尚善开始用激将法。
文珏对此置之不理,他对锦帝道:
“父皇,儿臣若能统领禁军便出征应战,若不能,就只好请父皇另择他人了。”文珏的意思很明确,态度也很坚决,他想统领禁军,因禁军中的撼山军是一支骁勇的骑兵。
锦帝看向文珏,文珏迎上父皇咄咄逼人的目光,父子两个四目相对,虽然没有说话,可此时无声胜有声,彼此都在心里下死力揣摩对方的用意。
锦帝想:“他要统领禁军,无非是想要朕手上的另半块虎符,八十万禁军乃国之利器,一旦假人于手,是利是弊便很难预料。他原本就会领兵打仗,若再让他手握兵权,岂不像断了线的风筝那般,朕再想控制可就难了。”锦帝顾虑重重,既想文珏应战,又怕他到时候谋反。
文珏心里也有自己的想法,尚善的用意很明确,他想利用这次机会除掉自己。战场的环境变幻莫测,有多少英勇善战的将领死在乱军之中,禁军是况大年的,手下人等我皆不熟悉,若有人在背后使坏,我的命运会不会像大皇兄一样。父皇一直防我,怕我谋反,又岂会让我统领禁军呢。这便是文珏的计策,你尚善想置我于死地,我干脆要父皇手上的统兵权,锦帝不会把统兵权交与文珏,文珏也就不用应战,尚善的诡计就无处施展了。
文珏想的不错,但关键还得看锦帝,正值此时,锦帝开口了。
“三郎若肯出征应战,朕就让你统领八十万禁军。”
文珏一脸错愕,此时别说文珏觉得惊讶,包方明泰等几位老臣也都觉诧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