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年代文里随娘改嫁养娃 > 晋江独家

晋江独家(1/2)

目录

作者有话要说:

061胜利果实

夏春望走了,江采莲的心也跟着去了远方。

虽然家里有老有小,忙忙碌碌的,可她还是挂着春望。

“娇娇,你爹爹来信了!”

收到夏春望的来信,江采莲能高兴好半天。

赶在星期天,她就带着孩子们去公园逛逛,还爬到小山上向北方眺望着。就像无数的军属那样,只盼着战争早点结束,亲人们早日归来。

江晓月明白妈妈日子难熬,也掰着手指头算日子。

毛毛会走路了,豆豆上小学二年级了,她也升到了初中。

外公不放心,还是每天来接她。她上课时间跟豆豆错开了,就跟外公说:“外公,您不用来接我了,我是个大娃娃了!”

“娇娇,外公是顺道的,不麻烦……”

江瑞丰不放心是一方面,主要是想看看娇娇。

采文媳妇快生了,他和太太又搬回了东里弄。毛毛周岁就断了奶,跟着外婆住,这样采莲就能休息一下,可他跟娇娇见面就少了,想娇娇了,就跑到学校里看看。

江晓月也喜欢外公。

她跟外公学了太极拳之后,感到了气流的涌动。只要练下去,那手劲儿就有了,扎针号脉都没问题,还能运气发功,跟修仙差不多。

珠子送给夏爹爹之后,对她影响不大。

只是那个神秘空间再也没进去过。她养的那盆芦荟倒是发出了一簇簇新芽,她跟外公一起分了盆,摆在窗台下,还给外婆送给了两盆。

到了十月,余书遥生了一个女儿。

江家上下都很开心。

江瑞丰给孙女取了小名叫秋秋,秋天出生的意思。江采文掰着字典给女儿取了大名,叫江梦秋。

江晓月看着小老表,隐隐有了压力。

以前她是外公和舅舅的第一宝贝,现在有人来争宠了。看看小舅舅,大老远地从机械研究所跑回来,就为了瞅瞅这个小不点。

采晖舅舅一见到秋秋,就摸着小手说,“秋秋,快快长大,小叔带你去外滩玩,那里有卖棉花糖的,可好吃了……”

江晓月忍不住酸了一下。

采晖舅舅是个书呆子,这么柔软的话都说出来了?

说到采晖舅舅,运气也不错。

他大学毕业后打算考研,研究所那边正好缺人,就去了那里。这样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想再深造也容易一些。

不过,江晓月也有遗憾。

采晖舅舅没能去成兵工厂,运动来了可不怎么保险。好在,那个机械研究所非同一般,划到国防军工行列也有可能。

秋秋的出生,给一家人带来了欢乐。

可紧接着,问题就来了。

家里有两个小孩,江太太忙得不得了。

江瑞丰考虑着,是不是请个保姆?

江晓月听到后,就跟外公摆了摆小手,说:“外公,不要雇人了,从老家请个亲戚来帮忙好了……”

她知道一旦存在雇佣关系,就有了剥削压迫,以后就说不清楚了。与其是那样,不如自家辛苦一点,省得日后麻烦。

江瑞丰考虑了一下,就打算亲自照看毛毛。

大学里相对清闲,他没课的时候就呆在家里,哄毛毛玩。

江太太也乐得撒手。

她本来是里弄小组的宣传员,自打毛毛出生后就放羊了。现在有了秋秋,哪里还有时间干别的?

说起来,也挺遗憾的。

江太太喜欢当宣传员,有时间了,就扯着毛毛去里弄小组坐坐,说说话,回忆一下当年的情景。

</p>

日子就这么过去了。

到了来年夏天,《停战协议》签订了,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

“姆妈,夏爹爹就要回来了!”

江晓月挥舞着报纸,兴奋异常。

这场战争打败了十六国联军,也打出了几十年的和平,堪称立国之战。其间,有多艰苦有多惨烈,唯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晓得吧?夏爹爹就是其中的一员,即便驻守在后方,这段经历也是永生难忘的。

江采莲日思夜想,盼着春望早点回来。

这一等,就到了十月。

这天上午,局里通知江采莲去参加军属联欢会,这是市里组织的,就在大礼堂。江采莲一进会场,就被那股热烈气氛感染着。

台上红旗招展,台下坐满了军属。

随着军乐响起,一队军人列队走上了主席台。

台下掌声雷动。

江采莲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里。

她屏住呼吸,盯着台上。

军人们都穿着土黄色的志愿军军服,戴着军帽,雄姿英发。其中,有胳膊上吊着绷带的,有负伤拄拐的,还有坐着轮椅的。

就在最后一排,江采莲看了夏春望。

她激动得热泪盈眶。

盼了那么久,人终于回来了。

夏爹爹回来了,还放了一个月的长假。

江晓月和豆豆开心得不得了。

夏爹爹回来后,就扎进了厨房,天天变着花样改善生活。那红烧肉吃了好几顿了,却总是吃不够。

就连毛毛见了爹爹,都抱着大腿不停地喊着:“爹爹,肉肉!”

江采莲就更不用说了,走路都快飘起来了。

想想这一年有多辛苦?这会儿就有多喜悦。

一家五口,其乐融融。

江晓月也得意起来。

夏爹爹立了功,得了一枚勋章,还提升到了副师级,这可是连跳两级啊!这胜利果实大大的,是夏爹爹奔赴战场舍生忘死换来的。

想想后续那些大大小小的运动,江晓月踏实了不少。

她知道自己思想境界不高,甚至还不如妈妈。

可谁没一点私心呢?

想着未来的种种,江晓月就跟妈妈提了个醒。

“妈妈,阿花姐姐满十八了,给她瞅个对象呗?”

江采莲笑着点了点头。

和平了,给阿花找个转业军人吧?思想觉悟高,人品上不会有问题,性格脾气相投就行。

江采莲跟夏春望打了个招呼。

夏春望就笑着应下了。

别的没有,战友还是一大把的,从里面挑一个好的,给阿花介绍一下。

夏春望在家里呆了一个月,就返回了驻地。

结果,一家人都吃胖了。

江采莲又怀上了。

这个年代还没有计划生育,只要有了,就生下来。

江采莲还年轻,自然想要这个娃娃。

夏春望就更不用说了,他最喜欢小孩子了,巴不得多生几个呢。

他跟采莲说“采莲,和平了,条件也改善了,部队上打算办托儿所,到时候把娃娃都送过去……”

没了后顾之忧,江采莲是心宽体胖。

到了来年秋天,家里又添了一口人。

夏春望希望是个女儿,就像娇娇那样听话懂事,可生下来又是个儿子,取名叫夏奕和,小名苗苗。

兄弟三个,豆豆变成大哥了。

想想几年前,豆豆还是个小不点,现在也挺胸凹肚当起了小哥哥。他今年九岁了,是个大娃娃了,也蹦到了小学五年级。

</p>

毛毛对这个小兄弟不感冒。

他上面有哥哥,下面有弟弟,自己夹在中间就是屁箩箩。

小家伙很敏感,皱着小眉头不言不语。

江晓月发现了,就搂着毛毛,亲了亲。

说来也是,夏爹爹在驻地,妈妈忙着照顾苗苗,毛毛就丢在外婆家了,像个小可怜。三岁的毛毛让她想起了昔日的豆豆,也是这么大,这么顽皮,这么敏感。可不同的是,现在和平了,工农业生产恢复了,社会秩序也稳定下来了,生活条件也大大改善了。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着。

一场变革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掀起了波澜,社会分工和社会福利都朝着人民群众倾斜着,从制度上做出了重大改变。

一九五四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

民心鼓舞,斗志昂扬,“三大改造”进行得如火如荼。

沈家是第一批参加改造的厂子。

林淑娴早就谋划好了,她动员家里把股份卖了,小赚了一笔。她知道合营公司股息吃不了多久,不如早早卖了了事。拿到这笔钱,就投到贸易公司去,香江那边的纱厂也扩大了规模,专门跟内地做生意。

到了一九五五秋天,申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完成了大半。

原沈氏纱厂跟几家纱厂合并后,改为申城第一棉纺织厂,光职工就有一万多人。沈氏印染厂也跟其他厂家合并了,扩大了生产规模。

江家裁缝铺也走上了合作化道路,加入了街道制衣厂,糕点铺子也入食品加工厂,这都属于集体所有制,归街道管理。晓月的大外公江瑞启当上了车间主任,小外公江瑞良也当了技师,跟小外婆一起拿着工资。

这时候,户籍制度也全面实施了。

按照居民辖区,分为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像申城这样的大城市把控得很严,外来人员除了正式调动之外,很难入籍了。

江老爷子和江老太太都是吃商品粮的,国家定了口粮标准,由粮店里供应着平价粮,到了月初就拿着粮本去买粮食,再也不用担心价格波动了。

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各行各业都分了工种,定了岗位级别。

部队上的干部,也从实物供给制变成了货币工资制。夏春望是副师级干部,一个月领二百块(新币),在五十年代这是一笔巨款,一家人吃喝都不用发愁了。

江采莲也定了级别。

她是个科员,一个月领五十七块,也不少了。

每个月,夏春望都把工资交给江采莲,厚厚的一沓子,半天都数不过来。江晓月最喜欢看妈妈数钱了,每次清点了数目,妈妈就给她和豆豆、毛毛发零花钱。

还说:“大河涨水了,小河也淌一淌……”

幸福的感觉洋溢开来,如沐春风。

这时候,江晓月念高一了,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了。

她个子蹿了不少,也没那么奶气了。不过,她还留着齐耳短发,衬得眼睛大大的,眸子黑亮亮的,就像两颗黑葡萄。

---

(晋-江-独-家,谢-绝-转-载)

062拔苗助长,改了命运

一九五五年,社会各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部队上也有了变革。

这年秋天,军区举行了隆重的授衔仪式,对革命战争以来的功臣、烈士进行表彰。夏春望被授予了大校军衔,换上了崭新的制服,别着勋章,戴着大盖帽,整个人焕然一新。

趁着回市区开会,夏春望搭乘吉普车回到家里。

一家人都乐开了花,还专门去照相馆里拍照留念。

</p>

尤其是江晓月,摸着夏爹爹的制服,啧啧连声。这是毛料的哎,板板整整的,跟以往的土布褂子可不一样,衬得夏爹爹英武非凡,很有气势。

豆豆也很得意,就想拿着夏爹爹的勋章去班里显摆一下。

结果,被江晓月发现了,就揪着他批评了一通。

“夏奕宁同学,做人要低调一点,哪能到处炫耀?这是骄傲的表现,作为军人子弟要谦虚谨慎,不能给爹爹脸上抹黑……”

一番话,说得豆豆耷拉着脑袋。

他跳级后,班里的同学看他年纪小,就欺负他,也不跟他玩。他自尊心很强,也没跟家里说,不管是妈妈还是姐姐都不晓得。

夏春望倒是察觉到了。

他搂着豆豆,温声问道:“豆豆,你在班里交了几个朋友啊?”

“爹爹……”

豆豆感到委屈,眼圈红红的。

“豆豆,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

“爹爹……”

豆豆把头埋在夏春望的怀里。

夏春望就明白了,豆豆受委屈了。

是他考虑不周,忘了豆豆还是个九岁大的孩子,本来上学就早,又跳了一级,那些年龄大的娃娃欺负他是难免的。

看到豆豆这个样子,江晓月也有些懊悔。

是她一再坚持让豆豆跳级的。她读高中之后就跟豆豆分校了,除了上学一路之外,放学就各走各的。

按说,五年级的娃娃不用接送了,可豆豆比人家小一截子,外公不放心,就溜达过来接他,同学见了就笑话夏奕宁,说他是个奶娃娃,还抢他的铅笔和本子,在他书包上乱画。

“豆豆,姐姐太粗心了!”

江晓月只想着跳级避开运动,却忽略了豆豆的感受。她骨子里是个成年人,抗摔打能力强,却忘了豆豆是个小孩子,即便再聪明也是个小孩子心性。

江采莲听到后,眼圈就红了。

她这是拔苗助长啊!

暑期里,晓月让豆豆跳级,她就点了头。结果呢,豆豆跟以前的同学分开了,去一个陌生班级怎么会不孤单呢?

要说,豆豆在学习上没问题,可毕竟是个小娃娃啊!

作为父亲,夏春望自然要给豆豆撑腰。

第二天中午,夏春望抽了个空档,去学校接豆豆。他换了一身普通军装,站在学校门口,把以前的那一招又用了一遍。

豆豆果然很开心。

回到家里,就跟夏爹爹说:“爹爹,以后到星期六,您就来接我哦!”

夏春望答应下来。

这是男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父亲是依靠,也是力量。不光是豆豆,包括毛毛和苗苗也会遇到这个问题。

想到这个,夏春望就给江采莲打了电话。

“采莲,下班后,我跟你一起去接毛毛!”

“嗯,那我在托儿所门口等着你……”

江采莲点了点头。

毛毛和苗苗都上托儿所了,这是夏春望托了战友把孩子送到了市幼儿园。按理说,夏春望和江采莲都有资格,可幼儿园接收能力有限,只能先紧着机关人员。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

社会主义改造正在进行中,各项福利都会有的。听娇娇外婆说,区里和街道都要办幼儿园和托儿所,解决职工们的后顾之忧,以后,无论是上学还是幼托都很方便。

转眼到了年底。

第三次裁军顺利完成了。

全军精简员额八十多万,各大军区、兵种都做了调整,重点加强了海军、空军和陆军炮兵、装甲兵、工程兵等技术兵种,极大地推进了部队合成化水平。(注解1)

夏春望调

</p>

到了防空作战部,负责战术演练。相比起以外,作息时间规律多了,也能按点回家探望了。

这时候,后勤方面也跟上来了。

托儿所有了,跟地方上合办的中小学也有了。营区周围变化很大,那些荒地都盖起了房子,跟济大校区也连了起来,交通方便多了。

这天,夏春望回到公寓,就跟江采莲商量着,是不是搬到部队上去?

“采莲,这些年辛苦了,以后三个小将就交给我了,你好好休息休息!”

“春望……”

江采莲一脸甜蜜。

跟春望在一起,是她盼望已久的,那种聚少离多的日子,是再也不想过了。可搬过去之后,娇娇怎么办?那边的小学中学都很近,可高中有点远啊,总不能住校吧?

夏春望也想到了这一点。

他舍不得娇娇住校,这么小的年龄哪行啊?这个事情还得再考虑一下。

江晓月听说后,举双手赞成。

她拍着胸脯跟妈妈说:“姆妈,你放心去办调动吧!我自己住公寓没关系的,要不,我跟外婆住一起?”

江晓月希望妈妈搬到部队上,那里是个避风港,再大的风浪都躲过去了,对三个弟弟的成长也有帮助。

江采莲跟夏春望商量了一下,就打算办理调动。

静江分局这边,陈所长调到了局里,新来的领导也是转业干部,很严肃也很认真,对思想和工作都抓得很紧,经常加班开会,学习讨论国家大事,有好几次把接孩子都给耽误了。

江采莲不大适应,也想换个地方。

她查了一下,驻地附近有一个分局,她过去的话算是平级调动。她估算一下,一圈手续走下来,要到明年了。

时间进入了一九五六年。

江晓月满十三岁了。

这些年,她去驻地探亲常常遇到钟建军。碰面了,就相互瞅一眼,偶尔也会点点头,算是点头之交吧?

有关钟健军、刘咏华等人的消息,都是从秦小苗那里听说的。

读高中之后,她跟秦小苗接触得少了,那边的情况也不大了解。这一阵子,去驻地探望夏爹爹,没碰到钟建军和他娘,不晓得去了哪里?

这天上午,江采莲一家又搭乘卡车来到了驻地。

到了吃饭点,江晓月跟着通信员去伙房打饭,无意间撞见了钟建军。

他穿着土黄布褂子,手里端着饭菜,眼睛黑亮亮的。

钟建军也看到了江晓月,就大步走了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