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独家(1/2)
从菜市场出来, 看到街上有卖报纸的。
江采莲买了一份,想看看上面的招聘信息, 好找个事做。
“姆妈,我帮你拿着……”
沈晓月接过报纸, 朝上面瞄了瞄。妈妈教她认过字,但认了多少字就不晓得了, 她也故意打马虎眼,时不时地找几个“生字”问问妈妈。
进了家门,江采莲系上围裙下厨烧饭。
沈晓月捧着报纸, 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招聘栏里有几则信息, 其中一条引起了她的注意。
“税务局招统计员?”
要求初中以上学历,能写会算,品行端正,思想进步,这些江妈妈都符合啊。
沈晓月高兴不得了。
这可是个好单位啊, 以后就是国家干部了。新政权刚刚建立, 那些机关单位和职能部门都是平行移交过来的, 原有人员良莠不齐, 需要新生力量加入。
这个机会很难得,一定要抓住啊。
她赶紧记下了地址, 恨不得立马跑过去给妈妈报个名。
“娇娇,吃饭了……”
江采莲熬了一锅米粥,煮了两个鸡蛋。
母女二人吃了早点。
沈晓月指着报纸说:“姆妈,快看, 这里有招人的……”
江采莲是高中毕业,符合上面的条件。
她想,学校那边要到秋季开学才有消息,一般都要有经验的,能不能聘上还是两说,不如去试试这个?
“姆妈,今天就去报名吧……”
沈晓月兴冲冲地催促着。
江采莲换了一身素色旗袍,就拎着手袋,牵着娇娇出了门。
母女二人坐上黄包车,赶到了税务局。
院里摆着一张桌子,两名工作人员正在登记。
来报名的人很多,排成了一条长龙。
江采莲站在队尾,有点紧张。
沈晓月就给妈妈鼓着劲儿,说:“姆妈,不用担心,您一定能通过的……”
等候期间,沈晓月好奇地打量着,想看看来报名的都是什么人?
从穿着打扮上看,青年学生居多,也有社会上的人员。不过,大多都是男子,像江采莲这样的女子只有几个,看着格外显眼。
被人盯着,江采莲觉得不自在。
她想打开扇子扇一扇,又觉得不好。好在报名的人多,不一会儿身后就排了好几个。
等了好一会儿,终于轮到了。
江采莲登了记,领了一张报名表。
她填写好了,就进楼里交表,准备参加面试。
江采莲要去局里参加培训了。
她不放心孩子,就跟娇娇商量着。
“娇娇,你跟豆豆去外婆家吧……”
“姆妈,我自己在家没关系的……”
沈晓月想陪着妈妈。
她知道妈妈很不容易,下班回来了,家里一个人都没有怎么办?
再说,外婆家是很拥挤的。
三个外公住在同一所宅子里,大外公和小外公都是一大家子,几个堂舅舅都成家了,小孩子有七八个,吵嘴打架是难免的。还有厨房是公用的,一到做饭就碰头,长年累月地挤在一起,各房之间也有点小矛盾。
她和豆豆偶尔过去住住倒没什么,时间长了就不太好。
江采莲也明白,可她中午回不来,娇娇和豆豆吃饭都成问题,那煤气炉子可不敢让小孩子摸,万一出了啥事就麻烦了。
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每天早晚接送。
夏天天黑得晚,时间上也来得及,就是辛苦
</p>
一点。
就这样,江采莲吃了早饭,就把两个孩子送到外婆家。
沈晓月挂着花袋子,扯着弟弟的小手呆在屋子里。她给豆豆上课,剩余的时间就看看报纸,翻翻外公的线装书。
江太太见了,就笑道:“娇娇以后要做学问哪……”
江瑞丰听说后,也暗暗称奇。
那些古籍,娇娇看得懂啊?
江采文见娇娇喜欢看报纸,每天都带回来一份。
沈晓月翻着报纸,就跟舅舅说:“舅舅啊,做编辑的要思想进步,不能刊登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什么封建迷信自由主义,报纸是要为人民服务的……”
江采文听了直笑,也没当回事。
沈晓月知道这么下去可不行。
解放初期,报刊杂志还沿用着旧习惯,什么惊悚就刊登什么,为了眼球不管不顾,各种思潮泛滥,甚至还夹杂着不少反动言论,很容易被特务组织利用的。
这种现象在文化界和教育界都普遍存在,文化战线的混乱可见一斑。后续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跟这个有很大关系,一定要把思想端正了。
在书中,两个舅舅都是背景板,不晓得命运如何?
她要帮着把把关,省得走了弯路。
远在香江的沈继昌发了一通脾气。
他对夫人打发姨太太的事,虽然不满意也能理解,只是把六少爷搞丢了,在老夫人那里不好交代。
他想回去接人,却被林淑娴拦住了。
“继昌,马上就要打仗了,那边乱得很,路上也不安全,还是不要过去了……”
她家兄弟虽然辞去了警察局的职务,还是认识几个人的,继昌给公馆拍电报的同时,她也让兄弟给警局打了电话,拜托寻找六少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