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跨越历史的会师(九)(2/2)
“枪毙了两个,罚款了八个,剩下的几个都是小地主,自己都要下田劳作,基本还算是好人”
对于这个“过于宽松”的审判结果,昌化本地的地下党组织感到十分失望,纷纷要求扩大打击面,把剩下几个地主老财也打倒抄家,顿时听得王秋直翻白眼——最为恶贯满盈、民愤极大的一批恶霸劣绅已经逃到了乡下,你们不敢去抓,反倒拿镇上那些谨小慎微的老实人撒气这难道是想要给红军砸招牌么?
幸好,还没等王秋这些“未来同-志”站出来数落他们的龌蹉心思,胡德兴总政委就先跳了起来,大骂他们欺软怕硬,满心只想着斗地主抄浮财,却完全没有为革命流血牺牲的奉献精神,把革命搞成了打劫并且亲自督促他们拿出了几个革命方案,一方面抄没那些逃亡地主在县城里的产业,另一方面组织游击队下乡攻伐几个恶霸庄园,给新生的红色政权立威,顺便也好让新组建的菜鸟游击队见见血。
就在这个时候,精神十足、容光焕发的寻淮洲将军,终于穿着一身银灰色高级呢绒中山装穿越时空回来了。而跟着他一起回来的,还有廋了一圈的萧瑟女士,以及满脸憔悴、好像老了十岁的杨文理教授
事实上,对于寻淮洲“执委”跟后世中央领导之间的当面会谈情况,王秋同学原本是很担心的。
要知道,在这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党和国家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1934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与21世纪的中央政治.局常委——这是何等的火星撞地球啊!
根据王秋最悲观的设想,都已经出现了在国务院里,双方相互拍桌子指责对方路线问题的场景了!
幸好,最糟糕的情况似乎并没有发生——从二十一世纪归来的寻淮洲将军,看上去显得神采奕奕,一回到这边,就抓着粟裕问起了部队的整编和补充情况,而粟裕自然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经过了从瑞金到昌化的三千里漫长征途,红十九师的兵力已经缩减到了三千多人的可怜规模。而按照德国或日本的标准,一个师(或师团)的基本兵力应该在一万八千人左右;即使是按照北洋军阀的缩水版编制,一个师的兵力也不应该低于一万两千人之前,这支红军是一直在敌占区流动作战,弹药粮秣和资金都很匮乏,自然很少能够找到补充兵员的机会。如今既然有大金主买单,自然要赶快扩军了。
当然,原本以昌化这么一个山区小县城的人力资源储备,在不能强行抓壮丁的情况下,红军在这里能够募集到几百名战士就很不容易了。然而,国民党当局不愧为贴心的运输大队长,眼看着红军缺乏兵员,立即就屁颠屁颠地送来了一个补充旅和四个保安团,随即统统成了俘虏这都是受过训练的好苗子啊!
而如何教育和转化战俘,正是我党的天赋特长——其实,未来解放军堪称奇迹的“即俘即补”政策,正是粟裕的拿手好戏,也正是他创造性地不断地利用俘虏来补充兵力,才能在战略环境非常恶劣、战场消耗非常巨大的情况下。让华东野-战军在逆境之中越打越强,最后打出了战力惊人的五十多万雄壮大军。
虽然如今的年月提前了十几年,但穿越者提供的物质条件,也绝非日后一切靠缴获的解放战争可比——于是,如今还是小年轻的粟裕,就拿着自己未来总结的俘虏整编手册,开始按图索骥:先是派出得力的政工人员,对国民党俘虏开展谈心活动,同时通过诉苦大会,将被俘人员对旧社会和对国民党的憎恨给挖掘出来。再将诉苦运动和查阶级,查工作和查斗志的“三查”运动相结合,确保部队的纯洁性。最后举办公审大会,把那些罪大恶极的反-
动军官就地枪决——不得不说,旧社会的军队里真是充满了黑暗当红军处决了那些十恶不赦的军痞、军霸和恶官坏官后,许多投诚战士都激动地留下了眼泪。
而出于好奇才参加进来的蔡蓉小姐,则是看着在战士诉苦大会上记录的各种罪状,惊讶得囧囧有神——吃空饷、喝兵血、克扣菜金和强制抓壮丁什么的都已经不算新鲜了。比较离奇的是,居然有很多年纪幼小、相貌俊美的少年兵,公开哭诉自己沦为了长官发泄和消火的玩物,甚至被长官插得染上了梅毒
“嘶——我原本还以为,只有在常年没法下船的海军里面,才会有很多人喜欢龙阳之好,乐衷于搞基的。没想到在国民党陆军里面,也有那么多军官喜欢这个调调啊!老天爷啊!至少有八十多个士兵哭诉自己被长官强-暴难道国民党的军队是在向古希腊底比斯的“圣军”(基佬军)学习吗?”<!--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