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四章(1/2)
满打满算,齐毓臻在北京城已经过了四年了。
这几年,齐毓臻“不经意”间表现出对京剧的莫大兴趣,齐老太太惊喜之余当即拍板送齐毓臻去学习京剧。
即将八岁的齐毓臻已经忘了一年前偶遇的陌生大叔,也还不知道她这辈子和他的缘分。
1999年冬天,即将迎来千禧年新春,原应是一个阖家欢乐的日子,齐家上上下下却愁云满布。
齐家老宅大厅,齐老爷子和齐老太太端坐在主位,齐老太太闭着眼拨弄手中的佛珠,齐老爷子面色阴沉地足能滴出水来。
左手边是齐大伯和齐家二叔,面色凝重。右手边是齐父,一身颓然之气,垂手窝在花雕黄花木椅里。
齐家两代难得聚齐,齐老爷子用手中的拐棍一下下敲着地板,“都说说吧,什么看法?”
齐家大伯平日就严肃的脸色,今日格外沉重,沉吟:“事到如今,只能把阿臻送离老宅。”
齐父面色为难,张张嘴又想起什么,垂下头,轻轻叹气。
齐老爷子看出齐父的欲言又止,冷哼一声。齐三叔面露焦急,刚想说些什么,却直接被老爷子打断。
“就这么定了,过完年,就把齐毓臻送走。”
话音未落,就转身踱步离开。
齐老太太仿佛一夜苍老,用手绢擦擦眼泪,眼眶仍然通红,“好,好,你们一个个都是好样儿的。”
怒气冲冲地站起身,抓起桌上的青瓷茶杯,摔在地上,瞬间粉碎,瓷片散落一地。
茶水晕在木地板上。
齐毓臻总觉得这几天家里人看她的眼神不太对,连以前对她向来慈爱的奶奶,这几天总是用带着怜惜不舍的目光凝视她,三叔三婶也是,看得齐毓臻浑身不自在,心里发毛。
她总觉得会有什么事发生。
终于,齐毓臻这种预感在这天下午得到应验。
午后,齐毓贞待在书房看书,她端坐在书房的雕花木椅上,在门口只能看到她认真专注的侧脸,还有几分婴儿肥的脸颊白里透红,现在的五官依稀能预见到以后少女的精致与风华。
齐老太太在书房门口驻足,凝望阿臻许久,才抬步进了书房。
“阿臻啊,别总看书,多出去走走。”
齐毓臻这才发现奶奶来看她了,她连忙起身,去扶老太太。
齐老太太摆摆手,佯装生气“奶奶还没老呢,不需要你扶着。”
齐毓臻闻言一笑,露出小姑娘的娇俏和狡黠,“对对对,奶奶永远最年轻。”
齐老太太宠溺地敲敲齐毓臻的小脑袋,拉着她坐在软塌上。
略显苍老疲态的手有一下没一下地轻抚齐毓臻的头发,语气中充满犹豫、愧疚。
“阿臻啊,你愿不愿意出去学艺啊?”
齐毓臻疑惑地望向奶奶,她意识到,奶奶说的是,出去。
老太太是明眼人,活得通透,一眼看出齐毓臻的想法,连忙拉住齐毓臻的小手,接着说:“虽然你这两年一直有跟着师父学习京剧,但是多学一门总是好的,奶奶送你去学太平歌词好不好?我瞧着天桥那边有个班主就不错,我已经和他商量好了,阿臻去那儿拜师学艺好不好?”
阿臻明白过来,已经商量好了,直接通知她。
她是非走不可。
齐毓臻低垂着眉眼,蝶翼般的睫毛遮住眸中的暗流涌动,不动声色地把手从老太太手里抽出来,拨弄坐垫上的流苏穗子。
老太太是想着,与其让老头子把人随便送走,不如她找个可靠人家,还能经常去看看
孩子。
那个郭班主,她经常去听相声听曲儿,人靠得住。
但是看着阿臻现在的模样,老太太还是后悔了。
心疼得狠,简直想一把搂过孩子,去告诉老头子,他不待见阿臻,她就和阿臻一起搬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