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第二百一十一章(1/2)
消息一出,大家伙都惊了。礼部首先表示:“不行啊,这样不合规矩,也不合礼法,更不合风俗!而且,太皇太后周氏自打嫁入皇室以来就是正妻,一路从王妃坐到皇后、太后、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又没被休、没被废,怎么能不入皇陵、葬到娘家的祖坟里去?”这是官方理由,还有一个私人理由,礼部尚书李怀瑾没有说出来:老子自打接了这个位置,就开始着手准备了,这会要全盘推翻重来?那老子之前付出那么多的努力不是白费了?
可是周氏用死前最后一道懿旨这个做法实在是太狠了,根本让人人驳无可驳。你说你找谁去驳?人家老太太已经死了,总不能跑到奉先殿、遗体前头去讲道理吧?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让谁去讲这个道理?永昌帝?那是他祖母,你让他一个刚登基没多久,屁股还没坐热乎的新手皇帝去驳历经四朝的太皇太后的遗愿,这个难度真是有点大,一弄不好还有可能传出个不孝的名声!
可是你要让永昌帝依照太皇太后的意思办,那也确实是有点为难:“太皇太后死后不入皇陵,会不会引起什么不好的猜测啊?”
问题就这么僵到了这里,最后还是阮君浩想出了办法:“若由周国公周坤给个说法呢?毕竟是太皇太后的娘家,无论怎么办,都比较有发言权!”
当传旨的内侍跑到周国公府传达这一消息的时候,周坤正带着全家换孝服呢。太皇太后论辈分来算那是他的亲姑奶奶,虽然没太见过,但对周家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这样一位长辈仙去了,周坤的心里也不好受。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太皇太后在世时,虽说为了不显得外戚专权,并没有给自己娘家太多优待,可很多好处、方便那都是明摆着的,根本不需要谁去专门打招呼,稍微有点眼色的人都会给周家几分面子,如今这个大靠山倒了,你让周坤如何能不发愁?
就在这样悲伤的时刻,先是听见内侍说姑奶奶她老人家要葬在自己祖坟,又听说阮君浩让他们家给个说法。周坤先是呆愣,觉得自己的脑容量不太够用,然后是尴尬和惊恐,觉得姑奶奶这样的决定真是让人为难,而且恐怕会惹得皇室不快,最后就是愤怒:你奶奶个腿的阮君浩,我儿子的婚事我都按你说的办了,你还来给我使绊子,没完了是吧?
心里爆粗口,面上还得挂着客气的表情跟着内侍进宫回话。要说周坤也是狠人,拽着永昌帝的袖子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的,然后抽抽嗒嗒的表示:“一切听凭陛下决断!”
众人:“……”
永昌帝咬咬牙发了狠,最后下令,在周家祖坟的那个山头上单另给太皇太后盖一座陵寝,这样既满足了太皇太后的遗愿,也不太丢皇室的脸,至于修建陵寝这期间,太皇太后的梓棺就先安放在城外祈年殿。
老大发话了,其他人自然没有不同意的,各自领了差事去安排了。王媛再一次跟着祖母和母亲进宫哭灵。跪在人群里悄悄的左顾右看,发现大家伙可能是先帝那一场哭的太狠了,还没缓过劲来,这一回都没什么表演欲望,省去了嚎啕的部分,都只是默默垂泪。
当天晚上还是歇在了宫里专门辟出的院子里,小小的一间房,放了张床就没什么活动空间了。王媛躺在床上,盯着雕花窗棂发呆,呆着呆着就听外头有人在轻轻的唤她。
一个猛子坐起来,随手批了件外衫,走到窗前轻轻打开窗户,就看到江远站在窗外,手里还提着个包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