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卷二 六(2/2)
柳依约道:“想必是九宜阁中设了有数的席位,大家蒙眼竞价,价高者得。”骆行宜含着一颗糖,含糊不清地插嘴:“蒙眼?为什么要把眼睛遮起来啊?”长安道:“蒙眼竞价这个词我也是头一回听说,想必是王公贵族们为了显示身份,一定要去那九宜阁,但又摸不透竞争对手们会出什么价,所以就会尽量把数字抬高,一来二去,掌柜的钱袋就鼓起来了。”说完看向柳依约,柳依约示意他说对了。
长安得意笑了笑,在骆行宜小脑袋上弹了一下,继续道:“这九宜阁大门右首还放了一张桌子,桌前一个戴着方巾的公子和一个白纱遮脸的姑娘,一群读书人也是排着长队,每人递上一张纸,公子和姑娘一起看纸上的内容,有时还低声讨论,最后有的读书人拿到一个香囊,欢天喜地;有的读书人则两手空空,无功而返了。”
柳依约听闻此言,愣了一下,仿佛终于有了点兴趣,沉吟片刻,要长安准备笔墨。长安一头雾水,依言去办,只见柳依约蘸饱墨水,挥毫写下一篇词作,什么“读书人一声长叹”的。长安虽然近来跟着柳依约读书写字,但毕竟不喜此道,看一眼便不再阅读,问道:“公子,你这是干嘛啊?”骆行宜拍手笑道:“笨蛋长安,我们也要去九宜阁玩玩啦,对不对啊柳哥哥?”柳依约点头肯定,长安在原地张大了嘴巴不知其意。
九宜阁开张三十年,要说最红火的日子,那便是今天了。这九宜阁一向是高门士子聚集之地,不乏有人在此凭栏望远,作出惊艳一时的诗赋,更有饱学之士经天纬地,交流治国之策。九宜阁的董老板抓住了这里面的机遇,想着哪个读书人不想展露风采、名声大噪、出人头地呢?既然如此,自己索性把势头造起来,开一名士宴会,考较通过的三十人免费入席,在席上与人辩论,展现学识;另开五十席给豪门公子,让他们蒙眼竞价——请得一位满腹经纶的才子回家装点门面,这些一掷千金的公子哥儿总愿意做。果不其然,一场名士宴会,赚得他盆满钵满,如若此次顺利,九宜阁在京城中地位更高,这样的宴会可以时时举办,将来财源滚滚而至,真是不亦乐乎啊。
董老板看时,见张公子还是一如既往的舌灿金莲;赵公子呢,不愧他在京中的名气,说话一针见血;董公子,这可是本家,不过他的观点闻所未闻,支持者寥寥无几,让人捏了把汗。
一切顺利,可是一瞥见那个一身白衣的小白脸,董老板心里就发毛。几乎每人发表完见解,这小白脸都必抱之一哂,已经惹来好几人的怒视,再这么下去,这场子非乱起来不可。董老板走到那个给自己做参谋的远方亲戚旁边,见他也在关注那小白脸,便低声问道:“怎么,这人有什么特别之处么?”对方不答,递来一张纸,上面书法笔势劲健,却非瘦骨嶙峋,满篇大气却丝毫没有咄咄逼人之感,董老板赞道:“好字!”再看内容,念了几遍,为难道:“此词妙,可我竟说不出妙在何处。”对方仍是不答。董老板顺着他视线看去,只见那一袭白衣的小白脸已然站起身来,对舌灿金莲的张公子正视其锋。
那一袭白衣的小白脸正是柳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