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1/2)
连轴转拍戏加基本不吃,唐册就算是铁人也不能不受影响,他能控制食欲,却不能控制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变化,他维持着这幅样子两个月直到进组,一天比一天低沉,周围人却只当他是为了进入角色。
王导拍的是一个死亡、更是一个社会的故事。程序员王双猝死之后,其所有朋友、亲人、家属和公司不同群体表现出不同行为,在他们的调查、怀缅中揭开王双的一生,看似是探究主人公因何而死,其实是在拍主人公的传记。
而这个主人公太具有大众性,如果真的上映,势必不会缺少话题性。
为了演好这样一个人,唐册几乎是献祭一般折腾自个儿,靠维生素过活,没开拍时,大段大段时间用来发呆。
进组三个月后,王岩一边觉得他完成度超乎预期,一边又担心他的身心健康,可他最看重的毕竟还是作品,除了偶尔叮嘱唐册注意身体,也没法再做更多。
剧组前期拍的都是比较压抑的部分,比如主人公王双生病之后的失眠戏份,经常是唐册脱了上半身衣服,露出排骨精般毫无美感的肉体,腥红着眼,幽灵一般在出租屋里游荡,更别提需要爆**绪的家庭戏和职场戏。
电影和电视剧不一样,电视剧讲究速度,每天都得按照表格拍完,电影第一要务是质量,为了一个好的镜头,可以磨上好几天。电视剧三四个月就拍完,电影拍摄一年半载是基本。特别是遇上王岩这种能为了一个镜头折腾很久的导演。
沈楠陪着拍了半个月实在看不下去他自虐式演戏,向导演申请请假。那段时间全是集中的重头戏,而唐册状态特别入戏,导演断然坚持不放人,唐册被压在剧组精神恍惚的拍了半年,越拍越憔悴。
等到所有需要唐册瘦弱的戏份拍完,导演才终于给他放了假,叮嘱他吃胖一点,回来拍王双生病前正面积极的戏份。
最难的过去了,却没想到在这时出了岔子。
休息第一天,新助理刚把人送回家,转眼人就晕倒在浴室。送去医院被诊断为营养不良,吊了三天葡萄糖。
出院的时候沈楠去接人,却只看到空空的病床,怎么都联系不上他——
唐册失踪了。
失踪的毛病唐册不是第一次犯,沈楠在接手唐册前对他制作专辑途中跑路后被雪藏的传闻略有耳闻,沈楠本来并不相信这个传闻,毕竟圈内的这种料十有**是假的,而且唐册出道走的就是演员路,突然说要发专辑,这事儿本身就存疑。
但是,现下事实摆在眼前。
沈楠上一秒暴跳如雷,下一刻脑子里闪回唐册在剧组的状态,心里顿时开始发怵,可怕的念头挥之不去,唐册不会入戏太深,做出什么伤害自个的事儿吧……理智上,他不相信唐册会这么傻,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个人精神紧张的时候,糟糕的念头就会往外冒,沈楠越想越怕,他强迫自个冷静下来,眼前的状况不宜声张,他必须尽快找到人。
这时,他想起了唐册有个当警|察的好朋友,费尽周折通过好久没见面的媒体朋友才取得联系。
令他没想到的是,他刚自我介绍,还没说明意图时,那边先给他吃了定心丸:“放心,阿册和我在一起。”低沉的嗓音令沈楠没理由地相信对方,沈楠从来不觉得自己声控,但男人的声音实在太戳中他快|感神经,简直要当场发生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
确认唐册没事后,沈楠本想再和这位神警多聊两句,却听男人谨慎地开口:“我给你发个地址,你尽快来接他,我想和你谈谈他的病。”
见面后,无心欣赏男人清冷又独特的声音,沈楠便被告知唐册的抑郁症复发了。
唐册在楼上休息,他坐在酒店底下的餐厅,听张小新郑重地嘱托:“他现在的状态很糟糕,我有公务在身,没办法时时在他身边,而且他需要的不是我。”
沈楠与张小新对视间明白了他的意思。
“我懂了。”
看沈楠纠起来的眉头,张小新忍不住叫他放宽心:“以前他有过一段很痛苦的时候,后来他挺过来了,这一次我相信他也可以,把他交给那个他需要的人,他会好的。”
沈楠勉强笑笑,都回答都欠奉。他是真的没法高兴,无论是情感上还是工作上。
“相信我,那个人对他来说不一样。”
唐册一直以为他和张小新认识是因为一封情书,其实不然。高三刚分班,张小新在办公室无意中看见班主任桌上的心理健康测试结果表格,唐册的名字后被标上“抑郁倾向严重”字样,自那时开始,他就会不自觉地注意唐册。
唐册爷爷奶奶去世那年,他将饿晕的唐册送医院,除了全身检查以外,还给唐册看了心理医生,当时出的检验单是中度抑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