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踏上列车(2/2)
上午收了有千把斤蒜,被我们全部“精加工”完毕,在屋里码的整整齐齐。
一袋子装40斤,我们数了一遍,屋里有200多袋子大蒜,表面看全是优质的一级蒜。
在网状的红色蛇皮编织袋的衬托下,大蒜头个大,鲜亮,看不到一点瑕疵。
两位叔叔很满意,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在计算着自己投了多少钱,能挣多少?并给自己制订整个蒜季的终极目标。
他们高兴,我也开心。
下午,又涌过来不少卖蒜的,我俨然成了得力干将。过称,算账,待人接物,都仿佛充满了生意人特有的那丝狡诈了。
我并观颜察色,把磁铁又吸附在称砣上,也使两位叔叔减轻了不少的工作量。
他们承诺要带我买衣服的,可能搞忘了,我也就没有放在心上。
总之,和他们在一起很开心,无拘无束的,他们不把我当外人看。
有时,装钱的包他们都让我背,那沉甸甸的一兜钱,把我激动的不得了,仿佛我有支配权似的。
我和他们其乐融融地相处,一共呆了五天。
他们往火车站货场区发了最后一车蒜,收蒜的大老板给他们打来电话:“车皮满了,已经确定了发货的日期,让他们歇歇,等这批蒜处理完后,再电话通知”。
原来,这些大蒜的目的地是广州,到了那边的价格是多少,两位叔叔也不知道。
反正收他们蒜的老板给他们的价格是八毛。
我粗略预算下一下,最好的5毛钱,卖八毛,挣三毛。最差的2毛钱斤,卖八毛,挣6毛。
还有称上倒鬼再弄个IO%,看样子,只要肯吃苦,动动脑子,随便干点生意都强过种地。
真是:辛辛苦苦干一季子,不如人家脑子转一阵子。
勤劳只能持家。想致富还是有难度的。
两位叔叔也对总斤数做了汇总,整体经济效益应该蛮不错的。
他们俩其实不是一个乡镇的,他们的家应该还相隔有5、60里路,他们是经常合伙做生意的老搭挡,不会斤斤计较,都爽快的很。
他们合作的项目已经完成,马上分道扬镳了,我的心里七上八下的。
他们生意人说的话会算数吗?如再一次抛弃我怎么办?我也没有利用价值了,他们真的愿意接受我?
我显得焦虑不安,心事重重。
他们闸了帐,才把话题重新转移我身上。
黄叔叔轻轻摸我的头,对我说:“你跟你刘叔叔走吧!到他家一定听话,要是上学的话,一定好好学习,我有时间去他们家去看你”。
听了他的话,我忐忑的心情有了很大的慰藉,原来是我多虑了,他们没有抛弃我。
刘叔叔对他说:“黄哥,你放心吧!我会向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他,一定让他重新拾起书本,走进学堂!”
我对黄叔叔的关心也很是感动,虽是萍水相逢,几天的相处,这无疑是我命运的转折点。
我信心满满地向他保证:“我一定听话,做一个懂事的少年!”
随后,我们收拾完房间里的东西,刘叔叔把称,还有没用完的编织袋交由他一位朋友照看。
他这位朋友好面熟,原来,下雨我落难时,吹笛子的时候,他还夸过我。
我也跟他打招呼道别。
我和刘叔,黄叔在车站买了火车票进站上车。
车站派出所的所长同刘叔寒喧了一会,言外之意,让刘叔干啥事情长个心眼,看好自己的财物,人不是时时都幸运的。
我们三人登上火车,虽同一列车厢,目的地不同。
火车驶出几十公里时,黄叔下车了,我目送他消失在人群中。
我随着刘叔踏上他的故土,展开全新的生活方式,我人生背景DNA将重新改写。
刘叔对我说:“别紧张,我们一家都很和睦,会给你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