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制糖(1/2)
秦仲挑了几个肥美硕大的茄子,运刀切成片,然后调了面糊裹茄饼。看裹得差不多了,一边添上调料和盐巴,一边开始热油起锅。赵生早早从院子里搬过来几束枯柴树枝,熟练地扯了一把枯草引火,然后乖乖地坐在灶前生火添柴。
村里的厨房都是一大一小两口铁锅,大的用来熬粥蒸馍,小的则用来煎炸烹煮。铁锅并非糊死在灶台上,而是可以拆卸下来,比如昨晚的传菜宴,就是自家拆了炒菜用的铁锅做出一道道珍馐美味。
油热得差不多了,秦仲拿筷子将茄饼一个个挑进油锅,发白的茄饼在油锅里翻滚,不一会儿就呈现出金黄色。秦仲拿捏着火候,将炸好的茄饼夹出来摆到盘子里,赵生烧着火双手沾灰,他便掰了小半个茄饼,略吹凉些,然后递到赵生嘴边。
赵生吃得满嘴流油,含糊不清道:“唔……好吃,好吃……”
这茄饼虽然好吃,但毕竟过油,吃太多有些发腻。秦仲把昨晚传菜宴剩下的几个蒸熟的土豆热了热,然后洗净双手用刀面拍成土豆泥。他切了不辣的青椒作丝,又拌上少许盐巴和葱末,做了一道喷香的土豆泥用来解腻。
两人吃饱喝足后,赵生捧着一大碗茄饼和土豆泥回了家,月华嫂子过意不去,又让赵生送来几个鸡蛋。折腾了半天,已经到了下午四五点的时候,下地干活的庄稼汉都结队回了家,有路过秦仲门口的都纷纷笑着向他打了招呼。
秦仲在侍弄院里的花草,时不时笑着与这些淳朴的邻居回个话。
他这院子都是篱笆墙,约莫一人来高,但篱笆间缝较大,人在院子里做什么都一览无余。秦仲还有些不太习惯在别人眼皮子底下做活,便走到篱笆墙外,蹲下去侍弄那几株刻意留下的喇叭花。
他背对着人,手掌拂过藤蔓,便有淡淡的绿色光芒沁入其中。很快喇叭花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攀爬起来,循着他的指挥在篱笆墙上安营扎寨,大片大片的碧绿叶子成了最好的遮挡物。远远看去,篱笆墙上一片青碧,中间夹杂着紫色与红色的花朵,甚是明媚。
除了喇叭花以外,秦仲还从前几天村民们送来的东西中翻出向日葵的种子,以及两株葡萄藤。向日葵好种,顺着篱笆墙里外撒了种,底下的土壤也早被他施加了盎然的生机,很快便扎了根,甚至没一会儿就冒出了小小的嫩芽。至于葡萄藤,秦仲围着院子走来走去,最后决定将它引向院子的南边篱笆墙附近。
可惜这时天已经快黑了,远处群山环绕,挡住了天边的晚霞,只有一团紫红如火挂在山顶。秦仲定了明天去山脚那片竹林里砍竹子搭葡萄架,然后随便热了一点饭菜便回房准备休息。
村里习惯早睡早起,不到七点,整个村子几乎没有亮灯的地方。只隐约传来寥寥几声鸡鸣狗叫,伴着虫鸣声,交织成夜间的静谧旋律。
秦仲也没有电灯,只躺在床上怔怔出神。
在这里已经待了半个月了,所见所闻都是村中百姓的朴实生活,但如果让他一辈子都窝在这巴掌大的小小村庄,他肯定是做不来的。虽然没有了智脑、没了星际生活的各种便捷服务,但骨子里仍然是一个喜欢去大城市的年轻人,所以在当时才会问村长为什么他们没想过要搬到别的地方……
秦仲翻了个身,环绕一圈周围,目光落在村长媳妇做的新被子、魏家娘子做的新衣、木匠打造的座椅、赵田大哥换的房梁……等一切器具之上,忍不住叹了口气。
现在几乎养活自己全靠村民接济,他还是先考虑考虑怎么能够让自己摆脱现在的尴尬局面,再说走出去或者联络星际的话吧。
第二天一早,他沿着山路去山脚竹林砍了几棵竹子,然后扛回家开始搭葡萄架。一开始自然是忙得不可开交,手上被竹
篾削了好几个口子,后来学聪明后拿青帝之力包住双手,顺着竹子的纹理走向开始下刀,很快便削出了不少成品。
秦仲同时还发现,这青帝血脉的功效还能用来自我恢复,几乎没一会儿功夫伤口处就连疤痕都消失不见了。
他按着理想中的构图开始准备,本想找纸笔画个简单的三视图,这时才发现似乎来到之后就很少见到谁家有笔墨纸砚之物。估计是少有读书,或是买不起笔墨等物品的缘故吧。
秦仲忙上忙下搭葡萄架,然后又将葡萄藤蔓略作催生,只浅浅在架脚绕了一圈便让其自行生长。倒不是不能再度催令生长,只是怕邻居往来看出异常,哪有昨天枝叶还匍匐在地,今天藤蔓就爬一人高的道理。
弄好葡萄架之后,秦仲又去山脚挑了几个形状较好、体型轻巧的石头,搬回家放在葡萄藤下,正好可以充当闲来无事的座椅。秦仲出了院子,又去菜地里看了看乡里乡亲送的这些蔬菜,青帝之力探查之后,帮几株辣椒苗浇了浇水,又给黄瓜秧除了虫。
菜地后面则是开垦出来的荒地,一小片地方已经种上了切成块的土豆,最底下还用上了前几天收拾院中杂草时留下的草木灰。探查土豆生长情况并无异常后,秦仲溜达着来到荒地后面的小溪,令人欣奇的是,溪水不过没膝左右,竟然还有些小鱼小虾四处游动。
秦仲直接用血脉之力召出无数细长的藤蔓,心随意转,织成一片渔网。这藤蔓耐水性极佳,也不像麻绳变成的渔网那般需要三天打两天晒,只撒了两网就捉了不少的鱼虾,甚至还有两个王八也被网了上来。
回家后找了几个空木盆,倒上水养着鱼虾和王八。之前听月华嫂子提起过,镇上有酒楼专收王八做菜,一个可得好些银两。秦仲挑了几个小鱼,切了姜丝拌上盐巴,直接上锅清蒸。小虾洗净,直接热油爆炒,做完之后端着鱼虾饭菜,一份送到赵田家,一份送到村长家。
正巧赶上村长吃饭,便招呼秦仲留下,村长媳妇儿月香给他添了碗筷,然后又去盛了一碗满满当当的热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