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1/2)
回京第七日,便是中秋。
八月十五,银月满圆。
蛮夷族公主扶雁被召进宫,用过中秋宴之后,玉前便给她指了婚。
在人人都以为玉前要自己娶扶雁公主时,他却下旨将扶雁指给了异姓王——锦平王景玄。
皇帝一顿操作猛如虎,还不带商量的,可吓煞了一众大臣。
中秋一过,第二天上朝,百官便联名劝谏,求玉前收回赐婚扶雁公主和锦平王的亲事。
但玉前本就只是给他们做个通知而已,这决定是早在华莲传信回来时便做好了的。
因此,即便百官劝谏,玉前的决心也未能动摇半分。而华莲站在朝堂上,则就看着玉前与百官周旋,也不出声。
其实他早就想到,玉前该是不会自己迎娶扶雁公主的。
至于原因……
约莫就是直觉吧。
就目前他所了解的玉前来看,玉前是偏爱江山不爱美人的帝王,且这个不爱美人,还包括了利益联姻的美人。
从某种角度上来看,玉前是个武力至上的人。就以这次蛮夷和亲来说,若蛮夷不投诚,玉前兴许会直接下令让他围剿整个蛮夷族部落,然后开疆扩土。
所以,从这个地方来看,蛮夷族首领倒是个拎得清的人。主动投诚,奉上自己的诚意,才可保得一族安定。
不过,看百官劝得辛苦,身为被赐婚的景玄却也是一句话都没说。
状态也和华莲差不多。
差不多的淡定。
——甚至冷漠。
华莲抬眼看了一眼景玄,平心而论,景玄长得亦是丰神俊朗,气质更是清贵卓越,那扶雁公主与景玄成婚的话,是一点也不吃亏。
群臣劝谏大半天,最终结果不仅没有改变,还顺带让玉前确定了具体的成婚时间。
玉前执意如此,无人能改。
下了朝之后,玉前将华莲留下了。
“那群老东西烦死了!懂又不懂就只知道乱劝!”
玉前很是烦躁地砸了一拳在桌案上,桌案上的水杯十分配合地抖了抖。
华莲看着桌案上的水杯,道:“他们那么劝都没劝动你,想来比你更气。”
玉前闻言,仍未消气,咬着牙道:“他们生气孤还气呢!孤养着这群大臣有什么用?大地临头只知劝降不说,难不成我大虞泱泱大国还怕得罪一个小小部落不成?与我朝王爷成婚难不成还委屈了那蛮夷公主?”
华莲道:“委屈倒不至于,只是你身为君王,而今后宫无人,老臣们也是希望你可纳妃早留子嗣。”
于一个国家,一个君主来说,最重要的便是传承。
传承君主之位,以保持续发展。而玉前眼下已经二十五岁,若是换做别人,恐怕早已有红袖绕案添香,膝下儿女一群了。
但玉前没有。
莫说儿女一群,他的后宫真是干净得连老鼠蟑螂都不愿光顾。
不过,玉前倒是一个风流的人,却也只是风流而已,从不会留下一朵花或半片叶在身边。
他能够在百花间流连,却从来不会忘返。
与他相识这么些年,华莲见玉前出宫的次数不少,但无一次例外,只要他出宫,便会往秦楼楚馆之间钻。
不管做不做那些事,却总是要进去喝两杯,才会心安一般。
“江山之大,能者得之。这天下是孤凭本事打下来的,凭什么要准备着给一个不知天赋,不知善恶,甚至不知何时才来的臭小子留着?”
玉前最是不认同
传承一说。
古往今来,有多少江山传承是能走得多久远的?
江山之主,自然是要交给爱江山之人才可长远。
江山是所有人的江山,又并非是哪一家的江山。就算而今他为王,也不过是暂时负责管理江山秩序罢了。
华莲向来就不是故步自封的人,思想自也开明。
他倒是不为谁说话,他以为,老臣的思想没有错,玉前的想法也没有错。
他们都没有错,只是想法不同而已。
这江山,终究也不能只是一个名姓,而玉前能有这个觉悟,却也不算是一件坏事。
他谁也不劝,谁也不支持,全当是天下戏台之大,所有人都在为他演一场戏便罢。
反正,不管这江山最后兴于谁手,败于谁手,都总归不会落在他手中。再者,他也不稀罕这个江山。
他不过来这江山滚一遍红尘,尝遍万千滋味之后,就得离开。
离开这里,在九天之上,俯瞰天下,庇佑天上人间。
华莲听了玉前叽叽喳喳对一众老臣是又说又骂,良久良久,等到玉前的情绪恢复正常了,才起身离开。
华莲平素都回得早,可今日,却是半天不回,这让平时总能准时看见他回家的境清着急得不行。
境清本想去找,却是被重霄给拦住了。
重霄说:“公子不要担心,将军与皇上私交甚好,想来今日是被皇上留下饮茶了,再等一会儿应该就会回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