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春去夏深时 > 第2章 绣花的蔓蔓

第2章 绣花的蔓蔓(1/2)

目录

这厢,众夫人离宫后,谢太后却和身边的女官说起赵盛来。

“一晃这么多年,这孩子都十六了,留意了这么多年,也没有合适的人家。哀家年纪大了,只怕她定不下个好夫婿,诶……”谢太后叹了口气。

书清文一边给谢太后揉肩,一边说:“驸马常年在外,怕是殿下也正为此事担忧……只不过郡主性子好,又有娘娘照看着,何愁找不到好夫婿?郡主还小呢,慢慢相看也来得及。”

并非是赵盛出身不好,身体不足,而是谢太后认为能配得上自家外孙女的不多,一直挑挑拣拣着。

也是有几个谢太后满意的。她背后的谢家,势力虽说不及从前,可子孙教育得很是不错。

谢家有几位小郎君都是她心中的合适人选。只可惜他们与盛儿从小玩到大,彼此没有想法,倒不适合做夫妻,只应做兄妹了。

而京中世家多纨绔子弟,不是整日游手好闲,便是相貌配不上。

是以赵盛年已十六,尚未定下人家。

不过大梁贵女按照习俗,可留得晚些再成婚。

何况赵盛这样的出身,也碍不着什么。

书清文口中的驸马,正是当朝大将军赵辅,赵盛之父。

“也对,盛儿方才十六。她这样的相貌,脾性,合该慢慢挑选夫婿。”谢太后说道,“不过阿文,你也帮我留意着,看看哪几家的子弟能与盛儿相衬。”

“是,娘娘。”书清文恭声应下。

“午后快风,暑花正好颜色,本月十二,遥请小姐赴府中水阁,赏花一叙,静候卿至。”

望着这封散发出怡人花香的邀帖,处理完公务、刚回到家中的何节既欣喜又担忧。喜的是女儿终于有机会在京城交到知己好友,忧的是全家人刚刚搬入京城,尚未熟悉京中环境,恐怕乖女会有不适应的地方。

何节之前在地方任职,知道自家女儿并不十分通晓文墨,只是略识得几个字,平日只爱做些帕子香包。

听说京中贵女个个都文采斐然,这可怎么好?

纠结了好一会儿,终究是担忧占了上风,何节急得在厅中团团转,汗都出了薄薄一层。

其夫人严氏却不甚慌张,稳稳坐在厅中。

严夫人本属大姓严氏,是经过大场面的。

严夫人正盘算着闺女赴宴时穿戴的首饰衣裳,抬眼便瞧见自家夫君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就知道何大人那老毛病又犯了。

她忍不住问道:“夫君为何事担忧?蔓儿刚得了宝庆郡主的帖子,不知又有何处惹得夫君烦恼?”

何节挠挠脑袋,将自己心中所思与娘子一一说了。只换得娘子大人的白眼一记。

自家夫君处理公务井井有条,因着沉稳勤恳,办事能力强被上峰提拔入京。

可这样在官场上办事进退有度的夫君一遇着女儿的事就犯心慌的毛病,严氏也是无话可说。

“夫君不必担忧,前几日我特意去国公府探望堂姊,已将京中闺秀的情况大致了解了。堂姊还与我说了城中近日流行的头面和衣裙的式样。”

严夫人的堂姊正是珣国公夫人,二人虽来往不多,但总归是同姓姊妹。

严夫人刚进京城就去拜访了这位堂姊,一是见见本地族中的亲戚,方便日后联系;二是打听清楚京中人际关系,也好准备以后的人情走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