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1/2)
讨论进行到一半,靳路跑出来透透风。
记者院里种的红橡树的阴影正好盖在了他的肩头,风吹过的时候带来了一片清爽的凉意。他轻轻地转动脖子,关节处发出了轻微的咯吱声,国内当记者吃的是青春饭,尤其是驻外记者,靠的就是脚力和口舌,他今年26岁,看着虽然年轻,不过这样一番昼夜颠倒的赶稿下来早就不如二十出头的新人了。
疲惫像潮水般涌来,靳路无力抵抗,他半眯着眼,看着伊斯坦布尔六月的光从树叶的缝隙中缓慢地流动,就像是融化的琥珀,是夺目的金色。
额头被冰凉的玻璃杯轻轻贴了一下,他打了个寒噤。
“小路同志,革命尚未成功,你可别先睡下了。”
沈乐端了杯冰水给他,端着自己的水一屁股坐在了他旁边。
“老彭呢?”
“他?”沈乐喝了口水“你又不是不知道老彭的性格,今天线人他不联系明白了,他都不会合眼的。”
华社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分社是个小型记者站一共只有三个记者,分社长是彭鹏,几个人朝夕相处,感情处得倒是不错。
靳路问道:
“线人还是拒绝采访吗?”
他们这次采访的是个土耳其知名的经济学教授,多年来一直与中国记者站有着良好的联络关系,不过前段时间中土两国之间的小摩擦让教授有些忌惮两国舆论压力,从而拒绝了采访的邀约。新闻讲究的是时效性,采访一拖再拖,很快稿件就会失去价值,也难怪彭鹏如此焦虑了。
“是啊,还是不松口,不过也可以理解,敏感时期谁都不想在这种时候发表言论。”
沈乐看了眼靳路,状似不在意的问道:
“你已经来四年了对吧?”
靳路点点头。
“我听老彭说,你还是不打算回国?这边卸任之后还要走?”
“嗯,我已经递交申请了。”
驻外记者驻外时间是有铁规定的,三至四年的驻外期,时间一到就必须离开。彭鹏和靳路都是将近四年,下月末就要卸任,一般来说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回国任职,比如彭鹏就选择了回国,反倒是靳路,卸任通知一到就马上递交了申请,好像国内有什么洪水猛兽他避之不及一样。
沈乐感叹道:“非洲卡兰,你挑这地方也是够奇葩的了。”
靳路笑笑,起身道:
“我还没去过,长长见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