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7 章 自知理亏(1/2)
第 237 章
霓裳羽衣与江南丝绸的合作很顺利。
鲁盼儿付了订金, 没多久就收到宁林专门为她生产的丝绸,质量颜色花式都合意,做出了她心目中的旗袍。
新店自然也开业了。
店门前搭起的高台上, 刘南与她的小姐妹们换上一件件美轮美奂的旗袍款款走过,行人纷纷驻足,一时之间人山人海,道路都被堵住了。
被吸引进店的顾客发现诺大的一间店铺里面全部是旗袍, 远远看去一片溢彩流光,走到近前, 件件美不胜收。传统的、优雅的、清秀的、比最艳丽的花园更五彩缤纷;用料讲究,镶边、盘扣、绣花、手绘……无一处不是精美绝伦。
韩冬带着同事前来采访,也被眼前的声势惊呆了。他们对着台上不停地按动快门,又向镜头转向顾客,还进了店里又挑了几件旗袍拍特写, 一件紫色手工绣花旗袍尤其得到他们的青睐。
后来,这件凤凰盘扣、三道镶边,衣襟绣满亭台楼阁、花鸟鱼虫, 山水树木的仿古旗袍在报纸上惊艳亮相,无数人被吸引着按照报道上的地址找过来。
虽然价格很让人肉痛, 但每一个中国女人都想拥有一件这样的旗袍。当然,许多外国女人也一样。
霓裳羽衣旗袍店一下子火了起来。
几天之后,宁林在霓裳羽衣新店旁的店铺也开业了。
“看来这一次我又选对了。”宁林站在鲁盼儿旁边感慨地地说。他用极低比例的订金争取到了鲁盼儿的订单, 却根本不必担心还款有任何问题,还多赚了几个点的利润;除此之外,他又及时装修了店面, 此时正好借着霓裳羽衣旗袍的热潮,进一步推动了自家的丝绸生意。
“谁知道鲁姐凭一人之力, 竟将原本人流不多的地方带了起来呢。”张宁一脸惊叹,“先前我还有点儿不信,现在才知道鲁姐果然厉害!”
其实达到如此的效果也让鲁盼儿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在家里很是疯狂庆祝了几天,但在外面,她看起来又冷静又自持,只淡淡一笑,“宁老板开业了,还能为这一带增加不少人气。”
“我可不敢,宁林一笑,“我是跟着鲁姐蹭人气的。”
“若是别人,我也就认了,但是江南丝绸,我倒不敢呢。”
“丝绸店和旗袍店,开在一起很合适。”张宁笑嘻嘻的,她与宁林就要结婚了,江南丝绸也有她的一半,当然乐见生意兴隆了。
这两样东西都流淌着说不尽道不完的中国风韵,两间店挨在一起,自然十分协调,很快促使这一带繁华起来,彼此的生意也更上一层楼。
“做生意嘛,争个你死我活很傻的,最好的就是这样互利互惠。”鲁盼儿似是随口道来,神情淡淡的。
宁林先前与鲁盼儿翻过脸,单方面提了价格,差一点断了两边的生意来往,现在回想来,自知理亏,倒不好意思起来。
张宁则一直把鲁盼儿当成对手,表面热情,心里提防,一向长袖善舞的她竟也一时无言,幸好宁林为江南丝绸新开业请来的乐队弹奏起欢快的曲子,她就笑着说:“这曲子还是我选的呢……”一语未了,拉着鲁盼儿大声说:“呀!霓裳羽衣的模特们来了,今天还有表演吗?”
果然是刘南带着她的朋友们远远地走过来,十几个舞蹈演员,容貌出色、身形灵动,衣着缤纷,十分引人注目。
开业之后,鲁盼儿见模特表演的效果特别好,便又与刘南约定,以后还要做几次服装展,但却不是今天,她也有些奇怪呢。
这时刘南已经到了面前,解开了她们的疑问,“我们都是来买旗袍的,每人两件。”
几十件旗袍,这么大的单子!
鲁盼儿是霓
裳羽衣的老板,按说顾客做的旗袍越多,她应该越高兴才是,但刘南是多年的朋友,她还是善意地提醒,“丝绸旗袍其实并不大适合日常穿着,你们原本已经各有一件了,再做两件,恐怕穿不过来吧?”何况霓裳羽衣的旗袍很贵的。
“我们并不是日常穿,而是用来演出,每人两三件不算什么,以后还会再添置更多。”刘南又笑着解释,“你还不知道呢,我们把在霓裳羽衣做过的服装表演挪到了舞台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