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封(2/2)
黎祯沉吟片刻:“阿弈,你想做皇帝吗?”
“不想。”贺元弈没有半分犹豫。
“那就麻烦了,皇帝想追封你母亲为皇后,另立太子。看那意思,是想推你出去。”黎祯想抬手,却不知道什么时候身体已经完全和贺元弈贴在了一起,腰被紧紧扣住,挣脱不开,“这是新学的擒拿招式吗?”
贺元弈不放手装没听见,语气无比正直:“追封是应当的,只是单凭他恐怕难。”
黎祯现在不想和他谈正事,搭在他肩上的手扣在了后脑,对着那双唇印上去。
到了齐王府门前,马车停下,贺元弈面色如常下了马车,只是不知为何衣摆上有个脚印。贺元弈朗声对车内的人说道:“多谢侯爷送本王回府,本王改日再亲自去侯府拜访。”
马车没有回应,车夫驾着车奔走。他原先知道侯爷与齐王不和,想不到竟然这么不和!表面上请人坐了马车,实际上在马车里打架呢!
上朝之时,黎祯不得不承认贺元弈说的对,凭皇帝一句话,追封的事恐怕难。
皇帝并不坚定,他需要私下得到一定认可,才敢在朝堂之上开诚布公。郑太师提前知晓,私下里安排,皇帝方提起此事,朝中大臣纷纷摆手说不可。
郑太师纹丝不动,黎祯也气定神闲。皇帝的目光投向黎祯,期望他站出来说一句,可惜黎祯要令他失望了。
皇帝看着堂下众说纷纭的朝臣,还有郑太师那不可一世的面容。眼中逐渐聚起火光,狠狠拍打着龙椅,大喝一声:“住口!淳妃贤良淑德,恭良勤俭,亦是出身名门。朕要追封朕的妃子为皇后,还需听你们赞同反对吗?”
郑太师面露惊诧,他从未见过皇帝在朝堂上发这么大火,眉宇间凝出一丝阴郁。
见时机到了,黎祯终于开了口:“圣上英明。”
只四个字,无数墙头草纷纷调转话头,跪地纳头便拜,口称圣明,再无异样的声音。
追封于礼制完全没有问题,唯一的问题是郑太师的私心,皇帝想到让贺元弈做名正言顺的嫡子,他难道就想不到吗?可就因为太合礼制,他没有出头去制止,想着按照以往的情形,众臣一同反对,皇帝便会退让罢休。
可这次,皇帝的反应令他没有想到。他看向站在不远处的敬安侯,心中想到:太子已经十岁了,若是皇帝出了什么意外,到时候不仅是少皇帝,还是亲外孙。
黎祯突然转头与他对视上,郑太师心中一惊,收回了目光。
追封皇后的事宜之后便顺理成章,皇后对此再多不满,也要面带笑容口中称是。
太后心疼贺元弈,又送了不少东西去齐王府上,转头就见齐王府的人送了大半去敬安侯府。太后不仅没有不高兴,见他们交好反而心中欢喜。
这一切还未尘埃落定,便到了郑太师六十大寿的日子。
太师六十大寿是京中大事,群臣献礼,百官来贺,其中场面堪比皇家宴席,连久未在朝堂之外露面的敬安侯也出现在了太师府里。
说好带二喜出来吃酒的,自不是戏言。二喜以贴身侍女的身份坐在黎祯身边,另一边坐着贺元弈。
席间有人来向黎祯敬酒,都被贺元弈挡了开来,黎祯反复辩说少喝点没事,贺元弈坚决摇头,就是不让,黎祯只能作罢。
“那边有人总瞧着你。”贺元弈贴近黎祯的耳边。
“哪儿呢?瞧了那也不是瞧我,是瞧曹靖旋,你吃你的。”黎祯顺着贺元弈说的放向看去。
那青年只是一个小小的翰林院修撰,叫蒋正钦,因为官职不大,只能远远坐在角落里。见黎祯抬头看他,有些手足无措地垂下了头。
夜里酒过三巡,宾客散去,黎祯出了太师府但不急着走,马车就停在太师府不远处的巷子里。
二喜坐在马车外,十分安静。贺元弈心中有所预感,望向黎祯,黎祯笑嘻嘻地说道:“等着看好戏就是了。”
一丛火光冲天而起,霎时将四周照得通亮。火势并不是慢慢起来的,来得迅猛而强烈。黎祯撩开帘子,围墙内传来呼喊声尖叫声,逃窜的人不断从太师府内涌出来。
好戏开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