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1/2)
大概是顺利的度过了磨合期,接下来备战比赛的日子过得很快。起初樊青一周需要根据他们训练赛的状况调整好几次战术上的细节,到后来打法基本上稳定了。
蒋恒总是只听指挥不报信息的坏习惯在樊青强行让蒋恒指挥了一下午之后纠正了过来,虽然那一下午打得惨不忍睹,但好歹蒋恒逐渐在失败中领悟了作为指挥会需要的信息以及如果不提供有效信息指挥的难度将增加多少。
徐秋在近战能力逐渐增强的过程中成为了更加全能的选手,最直观的数据就是当徐秋成为队伍里最后一个生存的人后,没有人帮他冲在前面他也依旧能扛得住对手的压近点,多半在被对方击杀前还能换对方一个淘汰。
杨杨和团队的配合也越来越好。即使樊青不断的强调每一个安全区刷新的转移时间点,QAQ总的来说也依旧算是个慢打的队伍。杨杨被要求在保持和其他人的距离不能过远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扩大对身后范围的控制,清掉背后的残编队或者是在后面和侧面有其他队伍转移经过的时候及时为队伍提供信息。
江云弋的变化也不少,其中最为明显的改变就是话变多了。这一切也需要归功于樊青近乎无赖的要求。
“你们就正常的报信息,重要的信息说一遍不够就说两遍,说三遍也行,也别声音压得小心翼翼的。你们在打电竞,不是在做贼。如果你们听不到江云弋的指挥不是你们的问题是他自己的问题。我就没见过他这么话少的指挥!”在听着大家打完一场几乎寂静无声的训练赛后,樊青忍不住发了火。
然后江云弋发现了自己对队伍成员的了解大概是有一些奇怪的偏差。
江云弋承认自己平时指挥话不多,也从来不把一句话说两遍,安静的队内频道,没有人会错过江云弋说的任何一句话,他想不到把一句话重复说两遍除了影响听游戏声之外别的作用。
自从樊青下了这个命令,江云弋觉得自己玩游戏玩得脑子疼。太吵了,江云弋皱着眉把语音声音从往常习惯的音量调低了快一半。不仅他找不到自己说话重复几遍的意义,他也找不到队友们说话重复几遍的意义。江云弋感知觉处理信息的速度足够快,任何信息说一遍他就记住了。他以为自己的队友也都是这样的,一定不是只有他一个人觉得樊青的要求实属过分,明显有弊无利。结果江云弋发现好像除了他本人,其他人都十分愉快的执行了樊青的要求。
蒋恒本身就不是话少的类型,他日常直播能和弹幕絮絮叨叨聊一天,再加上后来又逐渐了解了哪些信息可能是指挥需要的,于是更加有针对性的去观察收集。原先担心着干扰江云弋指挥,报信息报得谨小慎微的,现在有了樊青的新要求,经过他的一权衡,决定相信江云弋的眼光。相信江云弋的眼光就是相信樊青的水平,蒋恒决定放飞自我。
江云弋本以为杨杨这么个话少乖巧的小朋友一定适应起来很困难,结果没想到小朋友打游戏的时候宛如第二人格,报信息声音比蒋恒的声音听起来还要兴奋,要是碰上他对枪把对手击倒,报点的声音简直振聋发聩。就连徐秋,这个真正沉默寡言的人都适应良好,他本身作为狙击手需要提供的信息就不算多,更多的是别人给他报点让他帮忙盯住什么位置,即使有需要队友注意的信息,他的声音低沉又带一点沙哑,只要提高一点音量在队内语音频道内就能穿透力极佳。
良心队长江云弋眼看队友们都觉得这样的转变非常合理,皱着眉强行加入了大喊大叫的行列。
这还只是第一个让他窒息的改变。第二个是,樊青让他去探点位。这件事远不如听起来的那么令人愉悦,他替换蒋恒成为冲在队伍最前面的那个人。而且比较起曾经他们将杨杨距离拉开来控制更大的面积,现在樊青让江云弋把和队伍之间的距离拉开,去探前点的位置,而留后面的队伍在安全区边缘。
“你反正正面作战能力强,万一扎到一整队面前也不一定会被淘汰对吧,说不定还能一串三一串四什么的挣点高光表现。况且你动态视力好,让你去前面盲扎探点收集信息效率更高。这是物尽其用。”樊青这样解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