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1/2)
“母亲,您找我?”
顾晋孝这几天既要忙顾晋言失踪的事情还要忙顾晋之结婚的事情,已经忙到夙兴夜寐,结果忘了跟母亲请安问好,这不就被母亲派人叫了过来,估计是要训话了。
“孝儿啊,坐。”
武敬容倚着厚厚的枕头歪在长沙发上,小丫鬟跪在蒲团上隔着她的镶滚三重马面裙用美人拳给她捶着腿,她把吸着的纯银镀金錾花仙鹤腿水烟壶放在面前的茶几上,伸手指了指靠近她头的这一侧单人沙发示意儿子坐,另一侧的沙发离她太远,说话不方便。
“好的。母亲,这新进的外国烟丝如何?据说比咱们的劲大,您老爱乏,还喜欢打麻将,抽这种烟丝提精神。”
顾晋孝按照母亲指点坐下,他不知道母亲打算跟他谈什么,不过既然没赶走小丫鬟,那也就不是什么要紧事,所以他先叙了叙家常。
“孝儿啊,为娘知道你孝顺,但也不用什么事都一个人扛。如今老爷已经基本不管外面的事务,大事小事都交给你一个人打理。晋之才回来三年,他在国外待惯了,国内的事情不太明白,很多事情还要靠你提点。虽然若诚何能干,终究也没有三头六臂,你一个人担起整个顾家,真是辛苦了。家里有惠君打理,她可是个好媳妇,孝敬公婆生儿育女善待兄弟姊妹,确实是实打实的大少奶奶。所以这些烟丝之类的小事以后你就不用操心,我缺了什么自然会让丫鬟去跟惠君讲,她要是没有再去找你也不迟。”
武敬容从衣襟下口袋中抽出掖着的丝帕轻轻拭了拭嘴讲道,宽大的镶滚袖口下露出较窄的中衣,手腕上的翠绿手镯滑落到盖着手背,白皙的皮肤居然还不算太过皱褶。
虽然顾家的宅子都换成了西洋式的大别墅,可是她早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都快要耳顺了,所以赶不上新潮流,这衣裳还是从小穿惯的袄裙最舒服。
二太太跟她一样,都是习惯这些十八镶的绸缎,每天都要用篦子仔仔细细地篦头,然后用刨花水小心挽出带燕尾的桂花头,再插上珠花、点翠和翡翠等等各种首饰,也不用现在时兴的唇膏扑粉,还是以前的水粉胭脂,这些年唯一进步的就是用了洋胰子和雪花膏,也就是刚刚习惯而已。
她跟二太太都瞧不惯现在满大街露腿的旗袍,以前三太太刚在家里穿的时候她就看不惯,现在闺女儿媳妇都穿,她不习惯也得习惯,真是时代不同了。
更可怕的是现在男女都开始剪发,有的还烫发,如今没了科举考试也没人读四书五经,连“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话也没人记得了。
三儿子顾晋之订婚的那个媳妇薛学珍虽然家里是翰林出身,但也跟晋之晋言一样都是留洋的,那一头波浪小卷发看得她头晕,比起她来,二太太那两个闺女的学生头都顺眼多了。
“好的,母亲,我知道了。”
顾晋孝觉得母亲真是年纪大了,越来越爱唠叨,这么半天也没提正事,大概是忘记了,忘记了正好,他也不想跟母亲谈什么正经事。
“孝儿啊,我昨天问过晋之,这婚期马上就近了,怎么晋言还没回来啊?我之前就老是做梦,最近外面那些瞎吵吵的学生闹得我头疼,我真担心晋言带回个金发碧眼的洋女人回来。我跟老爷都是一个意思,这洋人的玩意可以学,但洋人的媳妇不能娶,这血统可不能乱啊。”
提起三儿媳妇的一头卷发,武敬容就想起了之前的担心,晋之出去的时候好歹年长,这晋言十岁就跟着出去了,儒家的文化就学多少,老祖宗的东西可别都忘光了。
“不会,晋言今年才十八,还小呢。”
顾晋孝装作云淡风轻的样子悄悄忽略了顾晋言为何还没回来的问题,这个问题能糊弄就糊弄,不能糊弄再说谎,直接说谎并不是上策。
“不小了,我十六嫁给老爷了,十八都生你了,惠君十八都嫁你了。要是搁在以前,这个年纪的男孩子也该娶妻了。哪像现在啊,晋之这留洋留的,都快二十八了才结婚。晋言可不能耽误到这个时候,我跟惠君已经商量过来,这次回来就让他多待些日子,给他相亲。最好趁他回去之前定下亲事,这样我跟老爷都放心,可不能被那些有伤风化的外国女人给勾去了魂魄。”
武敬容最担心的就是顾晋言的婚事,顾晋之结婚之后,她的三个孩子就算都安排好了,二太太的两个女儿也都嫁人了,只剩下这个一岁就没了亲娘的小儿子没着落。
这个孩子是她从一岁多就亲自带大的,基本等同于她的亲儿子,人都说母亲偏疼小儿子,她多疼惜这个苦命的孩子也是理所应当。
“好的,既然母亲发了话,惠君一定会办得妥妥当当的,母亲就不用操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