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2/2)
三太太的离世给父亲造成了极大的打击,本来定好亲事要在那年出嫁的二姐竟然因为三太太的去世被迫将婚期推迟了三年,也就是那一年父亲把大部分公务都交给了大哥处理,自己一心一意守着三太太的灵堂伤心。
那年六弟才一岁出头,母亲宅心仁厚不放心交给奶娘,就亲自担负起教养六弟的责任,这一教就教到六弟出国为止,所以六弟的印象中母亲就是他亲娘,他根本没有自己亲生母亲的记忆。
因为是母亲亲自教养出来的儿子,亲生母亲又是父亲的最爱,其实六弟自小就备受疼爱,比起身为嫡长出生便要肩负责任的大哥,排行中间很容易被忽略的他,六弟除了幼年丧母之外别无缺憾。
不光是他把六弟当自己的亲弟弟,就连大哥也把六弟放在心上,才十岁就把六弟托给他带出国,不受宠爱怎么可能下如此心血去培养。
这次六弟回国参加他的婚礼,中途绕道两湘去见他的恩师是他的嘱咐,如今却出了纰漏,他难辞其咎,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跟大哥汇报才好。
“确定是晋言的字迹吗?”
顾晋孝看完了书信抬头问道,声音波澜不惊,然而顾晋之明白,顾晋孝越是毫不动容这水下越是波澜万丈。
“确定,晋言十岁出国,之后的国学都是我手把手教的,他钢笔书法基本承袭我的特点,但是比起我的更加娟秀,还带点英文花体字的艺术感,这点国内人模仿不来。”
顾晋之八岁那年六弟出生,他九岁那年六弟归他母亲抚养,一直到他十六岁出国都是跟六弟一起生活长大,结果他出国两年后六弟也被送出国归他带,一带就带了整整五年,整个顾家没有人比他跟六弟关系更亲密的了。
“这件事你怎么看?”
顾晋孝抬头看着顾晋之问道,顾晋之回国也三年了,二十六岁的大男人马上就要结婚,这点事情总会有个妥当的处理办法。
“我不太相信六弟会做出这种事情,但是连校长说女方家长也收到了女方的书信,跟这封信的内容意思相同,女方家长已经找到了连校长的家里,还追问了女方周围的同学好友,确实有人见到游行之时六弟跟女方有过接触,之后的事情大家都忙没有留意。可是六弟并没有带过任何女性进连校长家,也没有过夜不归宿的情况,连校长也没发现六弟有恋爱的迹象。如今女方家长已经去各处旅馆驿站追寻两人踪迹,连校长觉得事态严重,只好带着六弟的书信来咱们顾家请罪。”
顾晋之觉得这件事情并不简单,顾晋言虽然确实是青春萌动的年纪,但并不是没见过世面男校毕业的青涩少年,就算真的有了意中人,也不会在这个时间做出如此不顾后果的事情。
“那个女孩子是什么人?”
顾晋孝对于三弟的看法不知可否,他需要更多的情报才能进一步了解事情真相。
“是连校长的学生,叫做裴如烟,父亲是两湘的纺织商人,跟洋人多有接触,所以才把唯一的女儿送进了女子学堂。裴小姐的母亲四年前已经过世,他家只剩父女相依为命,裴如烟有个自小定过娃娃亲的未婚夫在棣州,裴父本来打算今年女儿毕业就送女儿出嫁棣州,今后也会把工厂迁去棣州,跟着女儿女婿一家过活。”
顾晋之把从连校长那里得知的情况都详详细细告知了顾晋孝,这个女学生的情况也不寻常,明明都要嫁人却在此时私奔,这婚姻还是自小定下的娃娃亲,若是悔婚自该早些悔婚,现在悔婚真是让人难以理解。
“连校长还没有走吧?”
顾晋孝听到“棣州”两个字皱了皱眉头,这个地名他太熟悉了,他父亲早年经手了一件科考舞弊大案,但是正巧三太太过世,他父亲无心处理,中间大部分事情都是他跟父亲的下属一起处理的,希望仅仅是巧合而已。
“没走,连校长本来就打算参加我的婚礼,如今出了这样的事情他觉得难辞其咎,不找到六弟本人他是不肯回去的。我安排了他在别院居住,那里如今没什么人在,如果大哥想要询问六弟的情况可以到傍晚悄悄前往,六弟的事情我还没有让任何人知道,我担心背后有其他事情,所以现在只能低调处理。”
顾晋之已经跟着大哥历练了三年,这些简单的事情自然不用顾晋孝操心,顾晋孝满意地点了点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