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童年记事 > 怀旧一日游(9)看电影, 我的游泳生涯

怀旧一日游(9)看电影, 我的游泳生涯(1/2)

目录

车子一调头,往北奔驰而去,几个转弯便到了上海艺术剧场。在小学我们看过不少电影,有(小兵张嘎)、(红孩子),(小玲铛)和(草原英雄小姐妹)等,那都是在学校附近的长城、嵩山、淮海电影院和大众剧场(现已全部拆除)。这里我们只来过一次,是看王心刚和王晓棠主演的(海鹰)。实不巧,那天周老师病了,无法带我们去,想叫其它的老师来替她。林媛就主动提出由她来带队,不用麻烦别人。林媛在那个时候就显示了过人的管理能力。她先将德明和班里几个爱捣蛋的家伙搞定,给他们点事情做,让他们各施其责。

我们一班人在林媛的哨声下列队整齐地走在淮海路上,引来了不少路人惊喜和称赞的目光:这帮小孩子怎么没有老师带,那小女孩是谁啊,那么能干。特别是回家的时候,天色已黑,淮海路华灯初放,霓虹闪烁,十分耀眼,而路上却没有几个行人。我们四十几个人排着队快速地往回走,低声地谈论着电影的情节,显得很文明。其它的班级虽然有班主任押着,但队伍却十分松散。

第二天,这件事就在学校里传开了。老师们都很佩服林媛,周老师更是感到自傲,十分庆幸教到了如此优秀的学生。

车子再往北,便到了成都北路、南京路。新成游泳池早已拆了。那年(六五年)是我们八个人上世纪最后一次一起在这里游泳。在这里,晓萍学会了游泳,我碰到了一个游泳教练,要不是文割,也许我会成为一个专业运动员。□□初期,我和德明在这里参加冬泳锻炼,五角钱一张卡(一个冬天),新成游泳池有时还提供免费姜茶。每次游泳后,我俩总是到楼上更衣室打上一个钟头免费乒乓(冬天更衣室改作乒乓房,文割初期打乒乓的人少,管理混乱)。那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新成游泳池还组织我们这些冬泳爱好者进行游泳表演,用冬泳形式来庆祝*主席生日。

一九六六年七月十六日,七十三岁高龄的*主席再次畅游长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使游泳运动,特别是横渡大江大河的活动迅速在全国普及。我们响应*主席的号召,到大江大海中去锻炼。我们四人加上林媛、李明、亚洲和福明等报名横渡黄浦江(约一公里),从划船俱乐部游到垃圾山(钢铁厂丢弃的炼钢废渣堆成的)。第二年德明、李明和我还参加了中游黄浦江(约六公里)、长游黄浦江(约十二公里)和长游长江(约五公里,在黄浦江和长江的交汇处、惊涛骇浪)。我们还参加了武装泅渡黄浦江(约六公里),穿上军装、身背木制□□,由于我和德明身材高大、水性好,被老师选为在水中推横幅。我记得很清楚横幅上写的是:跟随□□到大风大浪中去锻炼。我们三人还报名参加上海市组织的长长游黄浦江(约二十五公里,学二万五长征,历时五小时四十五分钟),饿了,船上有人往水里扔白馒头;渴了,就只能渴几口黄浦江水(那时还没有瓶装水)。可惜的是德明在体能测试时小腿抽筋,被刷了下来。他想第二年再报名,但市里再也没有组织过这项活动。

我的游泳才能再次被发现,经测试,我和李明代表嵩山街道学区参加了六八年卢湾区小学组的游泳比赛(自由泳)。接着我被选入区少年游泳集训队,并参加了上海市中小学游泳比赛(自由泳接力)。

附人物表

德明—阿巍邻居,结拜兄弟,幼儿园至中学同班同学,上海东台路古董事场个体户,收藏家

小黄--阿巍领居,结拜兄弟,幼儿园至中学同班同学,崇明农场职工顶替进工厂,开贸易公司

大铭--阿巍邻居,结拜兄弟,幼儿园至中学同班同学,中学毕业进大工厂,私营企业老板

阿巍—由阿婆带大,与德明他们结拜兄弟,幼儿园至中学同班同学,上海第十二中学毕业读技校,大型百货公司上班。考入大学读英语,毕业后大学任教

晓萍--阿巍邻居,幼儿园小学同班同学,小黄同桌,电脑专业,某工业局白领

海伦—由阿婆带大,阿巍邻居,幼儿园小学同班同学,早年参军当文艺兵

丽华--阿巍邻居,小学同班同学,中学毕业去崇明农场,后顶替回沪,德明二嫂

林媛--阿巍邻居,幼儿园至中学同班同学,大铭同桌,中学毕业去黑龙江,七七年大学生,国家机关工作,后下海成大企业总裁

福民--阿巍邻居,小学中学同班同学,中学毕业参军,回沪后提干

勇强--阿巍邻居,小学中学同班同学,中学毕业进工厂

李明--阿巍邻居,小学中学同班同学,中学毕业进工厂,后去日本留学谋生

亚洲--阿巍邻居,小学中学同班同学,中学毕业去崇明农场,后顶替回沪

阿明--阿巍邻居,小学中学同班同学,中学毕业去崇明农场,后顶替回沪

徐敏—阿巍小学同桌,留级生,小学同学,脑子有毛病,照顾进生产组

小凤—德明小学同桌,小学中学同班同学,中学毕业去崇明农场,与亚洲结婚

王海珍—小学中学同班同学,冷美人,有小缺陷,照顾进环卫所工作

振宇—后弄堂小学中学同学

月亮疤--后弄堂小学中学同学

小阿三--后弄堂小学中学同学

周老师—上海市卢湾区八联民办小学语文老师,班主任

王校长—捣蛋鬼的克星,学校撤消后成卢湾区嵩山街道干部

陆老师—算术老师

陆老师—英语老师

王老头—传达室工作

阿婆—前楼阿婆,带大阿哥,阿巍和海伦

阿娘—宁波到上海,家庭妇女

外公—退休在家,原住上海西区乌鲁木齐路

阿巍阿爸—果品公司经理,著有为 (学术月刊)撰写的 (谈谈大城市卖西瓜的哲学问题),(一九六五年)。一九六六年五月十五日人民日报刊载,第二天(五月十六日)全国各大报纸转载。任一九六六年上海赴北京观礼工农代表团副团长。

阿巍妈—中学人事干部

阿哥—中学期间当兵

阿妹—华师大毕业,大学教师

大伯—家住重庆路淮海路

二伯—南市区工人,家住南市区金家坊

四叔—工作不详

小叔—交通大学学生

张妈—德明妈,苏州嫁到上海,里弄生产组工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