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饭的,大才小用(2/2)
“你讲出来,我们也听听。”
“啊呀,德明,先让他吃嘛。”
“没关系,我说说吧。我老家在安徽,家里只有老母亲和一个弟弟。我原本在上海的复旦念书。”
“你是复旦毕业的?” 林媛问。
“是的,只怪我当年在学校里多讲了几句话。毕业时,分配到了离家很远的外地,在一所中学里教书(要死啊,我和德明都要乱话三千,就像阿婆经常说的“祸从口出”,今后可要小心了)。三年前,我弟弟的一条腿被拖拉机压断了,老母亲照顾不过来。我就想办法调回了自己的老家,在一所中学做代课老师。由于这几年发大水,好多学生都不来上学了,我们这些代课老师首先遭了殃,丢了饭碗。”
“他们为什么不去上学啊?”
“饭都吃不饱,哪里还顾得上读书啊。灾民受的苦,你们城里人是体会不到的。”
“那你为什么到上海来?”
“这里有我的老同学,他们帮我联系了南汇的一所中学。我也去谈过了,可他们要我两星期后去上班。我舍不得花钱回家,就暂且住在老同学家里。白天去图书馆看看书,就晚上去睡一觉,不能太麻烦人家。上海的东西那么贵,我的钱不多了,每天出来讨口饭吃也是不得而已啊。”
“这世上穷人怎么那么苦啊。” 晓萍说着,眼睛又红了起来。
“这用不着你瞎起劲,政府会管的。” 丽华在劝她。
“国家管不了那么多。” 林媛说。
“她说得对,受灾的人太多,国家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只有我们自己想办法。”
“哎,这位先生,你帮我把这看一看。” 德明把自己的作业簿拿了出来,想让他改一下。不知德明是考考他,还是真的要他帮忙。
“小朋友,这句子应该这样改。看,现在上下就通顺多了。”
“嗨,你真行。改过的句子漂亮多了。”
这时晓萍大伯走了过来,要那穷书生进去坐一坐,刚才的话他全听到了。见她大伯来了,我们打过招呼后就各自回家找东西填肚子去了。
后来听晓萍说,她大伯和那人谈了很长时间,留他吃了晚饭,大有相见恨晚之意。离别时,大伯硬是塞给了他一些钱,嘴里直说,这么有学识的人竟去教初中生,真是糟塌人才,糟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