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亳地葛生 > 青梅竹马

青梅竹马(1/2)

目录

第二十一章

葛吴氏刷洗完中午吃饭的碗筷,又趁手将厨房里上上下下擦洗了一遍,干完活,自己看看,哪哪的都干干净净,心里觉得很是满意。今天葛吴氏实在很高兴,葛生刚刚来到家,就亲亲热热地喊她“娘”,吃过饭以后,还知道来厨房里帮着干活,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而且自己的女儿桐儿,刚一见面,就很粘这个哥哥,看到两个孩子在一起快快乐乐地说话、玩耍,葛吴氏说不出有多高兴。

本来,她只有桐儿一个孩子,自己帮着老葛在铜铺里做活,特别是做倒模子的活时,都要把桐儿关到后面的卧室里。铜铺作坊里,浇铸小型的铜器,如香炉之类的,需要把铜化成铜水,然后倒进做好的模子里,等到冷却后,打开模子,一件铜器就成型了。把铜块化成铜水,需要一千六百度以上的高温,孩子在旁边太不安全了!

每次倒模子之前,为防止桐儿出来危险,葛吴氏都是把桐儿一个人反锁到卧室里面,桐儿年龄小,一个孩子,单独被锁在屋子里一整天,实在太孤单、太可怜了!

现在有了葛生,有了葛生作伴,起码桐儿就不会再孤零零地一个人被锁在屋里了。看到桐儿吃饭、玩都和葛生在一起,走路也跟在葛生的后面,一口一个“生哥哥”“生哥哥”地叫着,葛吴氏听着像吃了蜜糖一样,从嘴到心,都是甜蜜蜜地。

葛吴氏心里高兴,人也不闲着,收拾干净厨房以后,她就拿了针线,在铜铺里做针线活。葛吴氏现在手里做的是老葛今年过年的新衣裳,她想快快地把这件衣裳做好,然后腾出时间,给葛生和桐儿每人做一身新衣裳,到过年的时候,一家人穿着新衣裳,快快乐乐地逛大街,赶庙会,听折子戏……

想着要赶工,葛吴氏就一心一意地加快速度,密密实实地穿针走线,缝着老葛的新衣裳。这一天凑巧,整个下午也没有人进门来买东西,葛吴氏一直坐到腰有些酸疼,才放下手里的活计,回屋里看看老葛和两个孩子。

进屋以后,老葛还没醒,屋子不是很大,一目了然,孩子们并没有在家里。

“孩子们哪去了呢?”葛吴氏又到厨房找找,也没有,她快步出了铜铺的门,站到大街上。

打铜巷是一条东西方向的街道,葛吴氏站在自家门口,向西望了望,这时的街道,行人并不是很多,一眼望到了打铜巷最西头,路上也没有孩子走动;葛吴氏又转头向东仔细地张望,也没有葛生和桐儿的身影,葛吴氏知道桐儿平时出去玩,最多会到白布大街,于是,她倒腾着脚,小跑着到白布大街上,在转角的布店,她问那家的伙计:“今天下午,可看到我家桐儿过来了?”

那人回答道:“吃过晌午饭,过不多久,就看到桐儿过来了,是一个小男孩和她一起,两个孩子手拉手,有说有笑,高高兴兴地从这里往北边走,这都过去两个时辰了吧,还没见到桐儿回来,我约莫她和那男孩一起从西头回家了。”

葛吴氏一直找到水门关街,哪里有葛生和桐儿的影子?她站在八步六条街当中,前后左右,一条街一条街地望过去,也看不到她的桐儿和葛生,这下,葛吴氏着急了。

“两个孩子不会遇到坏人了吧?不会跑远了找不到家,被别人领走了吧?……”想到这些可怕的后果,葛吴氏颤颤巍巍走回家,一屁股坐到床边上,用手推老葛:“老葛,快醒醒,快醒醒,孩子不见了,桐儿不见了,葛生也找不到了,两个孩子不知道哪里去了”

老葛从睡梦中醒来,听到他的妻子说:“孩子不见了”,他立刻坐起来,一手掀开被子,脚从葛吴氏的身边抽出去,直下到地上,两只脚前后左右摆动,来找他的鞋子。不知道是睡了这么久的缘故,还是听到孩子不见了被惊吓了的缘故,老葛全然清醒,半点酒意也没有,如果曹百里在面前,或许会说他两个时辰前醉酒的样子,是装出来的。

“到底咋回事?孩子啥时候出去的?出去干啥了?”

“我也不知道他俩啥时候出去的,我刷好厨房,就在铺子里做针线了,我没看到他俩,没从我身边过去。”葛吴氏慌慌张张地说她知道的事,忽然声音大了一些:“对,对,东头布店里的伙计说,他看见了桐儿和葛生沿着白布大街往北去了,不知道他俩玩到哪里去了”,葛吴氏说着,心里着急,今天整个下午的好心情,此刻都成了乌有,努力地憋住,不让自己哭出来,但两滴眼泪还是流了下来。

“你先不要着急,咱这大街上人来人往的,那坏人也不敢青天白日地出来做坏事,两个孩子又不是三岁两岁,八成是葛生第一次来城里,桐儿带他逛街,摸迷了,咱们家又不是家财万贯,也不会有那瞎眼绑票的,来找上咱这小家破业的”。

葛吴氏从床上站起来,轻轻地朝地上吐了一口吐沫,小声咕叽着:“肯定是摸迷了。”

老葛穿好了鞋子,站起来:“孩子们一定是摸迷了,找不到回家的路,你说,咱这里的街道,密的跟个蜘蛛网一样,你刚来的时候,下河洗个衣裳,回来还迷了路,最后看到城北门才摸回来,你是个大人,还摸迷了,别说孩子们了。你莫急,把家门锁了,你从西头找找,找两条街没有,就回来,在家里等着我,我从东头北头去找。”

两个人锁了门,分头出去找孩子,葛吴氏往西找了五条街,老葛往东往北找了二十条街,都没找到两个孩子。

葛生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往哪里走可以回到葛家铜铺,但他认为只要一直走,总会找到他来时的街巷,他能记得那些招牌名字,顺着招牌,就能回到家里了。

葛生顾不了脚趾的疼,拉着桐儿见到弯就拐,见到一个街道就走进去,左拐,右拐,也找不到他来时看到的那些招牌,一直拐到了一个栅栏门,这时,天已经黑下来了,桐儿也越来越害怕了,葛生自己心里也开始着急起来了。

栅栏门旁边有一个小屋,屋门口亮着一盏灯笼,朦胧的灯光下,有一张小桌,一个老年人在门口坐着。葛生决定找这个人问问路,他拉着桐儿,走到老人跟前。

“谁家的小孩?可要吃娃娃鱼?”这老人守着一个小小摊子,靠卖一种叫“娃娃鱼”的小吃来维持生计。娃娃鱼是亳州城特有的一种小吃,其实并不是鱼,而是一种用粉子做出来的小吃,因为形状像娃娃鱼而这样称呼。

“我们没有钱,不吃了。”听到老人先问话,葛生回答道。

“天都黑了,你俩咋还不回家?”

“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葛生把这句话说完,桐儿嘤嘤地哭了起来,她走了这么久,现在又饿又累,走不动了。

“乖乖来,两个小孩八成都饿了,我不要你们的钱,一人吃半碗,吃过我送你们回家。”老人说着,就往碗里加调料。娃娃鱼这种小吃,就是先把粉子和成稀稀的糊,在锅里煮熟,然后用漏勺下出类似鱼的形状来,放到白开水里养着,到吃的时候捞到碗里,砸一些蒜泥,兑上盐水,再放一点陈醋,滴几滴香油,这样香喷喷的一碗,喝到嘴里,爽滑细嫩,酸里带香,不知道馋倒多少人。

桐儿本来就感觉到饿了,加上原来非常喜欢吃娃娃鱼,看到老人把盛着娃娃鱼的碗递过来,忍不住伸手接了:“等我回家了,叫我爹给你送钱来。”

“说过不要你们的钱了,就不要了,来,给你的”,老人又调了半碗,递过来给葛生。

葛生一次也没吃过这种小吃,本来想拒绝,但看到桐儿用勺子喝得“吱吱”地响,也忍不住,接过来吃了。

“你俩个家住在哪里?”老人看着两个孩子吃得香甜,笑着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