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1/2)
做饭这事,施诗穿书前不会,穿书后便更不会。
她原以为慕榷只是一个借口,把她从无涯殿救出来。但到了銮霄殿后,慕榷定定地看着她,说自己饿了,让施诗去做饭时,施诗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道,“您是在和奴才开玩笑吗?”
施诗好歹是明面上的王后,下厨这事,何时轮得到她?
可慕榷板着脸,看着施诗道,“你若是不做,那方才孤在无涯殿说的话,岂不成诓人的了?”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何况慕榷还是帝王。
本来慕榷在无涯殿的话只是顺口一说,可回銮霄殿的路上,他想到萧玥的温柔体贴,再想想施诗的粗心大意,胸口就堵得慌。
眼下,慕榷本着一颗看热闹的心,就想看施诗忙活。
无奈之下,施诗只好领命。
銮霄殿里有自己的小厨房,当施诗到了小厨房后,厨娘和掌勺的太监都被福禄叫到外头,因为慕榷还吩咐了,施诗不能找帮手。
古代做饭用的是柴火灶,好在里头燃着火,不用施诗重新起火,她往里头添了几根柴,站起来时扫了眼小厨房里的食材,鸡鸭鱼肉都有,可施诗都不会做。
她看到一口砂锅里炖着鸡汤,香味扑鼻,心想拿来煮面条正好合适。
小厨房里,施诗忙得热火朝天,銮霄殿里的慕榷,肚皮已经快饿扁了。
慕榷招来福禄,皱着眉问:“这都过去两刻钟了,你去看看,她是不是在偷懒。若是,看孤不扒了她的皮。”
话毕,慕榷的肚子响应地“咕噜”叫了一声。
福禄听了,想劝王上先用些点心,可刚抬头,就对上主子黑黢黢的眼睛,忙急步退了出去。
从銮霄殿出来,往右走一段,再拐弯迈进一个小院中,就是小厨房。
此时,宫女太监们都站在院中,见到福禄来了,一同唤了句大总管。
福禄和他们点下头,挺起的胸膛在走进小厨房后,又稍稍弯下,眼神往锅里瞟着,“娘娘,王上派奴才来催了。”
施诗锅里的面条刚煮沸,她擦擦手,勺了一口面汤,尝了下,有点咸了。
“还请福公公稍等一会,本宫盐加多了,等本宫调调味道啊。”
说话时,施诗倒了一碗鸡汤进锅里,又加了点水。等面汤再次煮沸,施诗再次尝了尝味道,淡了,她又忙放些盐。
来来回回,施诗反复加了三次盐,才调好味道。
可面条经她这么一耗,已经煮烂了。
施诗看着锅里颜色尚可,味道她刚试了,很一般的面糊糊,有些不好意思地回头看着福禄说道:“要不,本宫再煮过一碗?”
煮饭这事,对施诗来说,实在太难。在现代,方便面都有配好的调料包,施诗按着配比煮就好。可眼下她在古代,连灶都是头一回用,想煮出啥美味,基本是不可能的。
福禄一听主子这话,便露出为难地表情,他方才瞧了王后的厨艺,若是由王后再煮一碗,怕是还得半个时辰,而王上那已经在催了。但就端着锅里那坨东西去给王上吃,福禄便觉得脖颈嗖嗖地冷。
施诗见福禄纠结地看着锅里被煮烂的面条,她不好意思地热了脸,“要不,还是让御膳房的人准备吧,王上金尊玉口的,吃不得我做的饭。”
“孤看你就是想偷懒!”
不等施诗话说完,厨房外就传来一声怒呵。
施诗一听是慕榷的声音,心立刻悬了起来,手脚慌乱地拿锅盖把面条盖住,再回头就看到慕榷的黑脸。
慕榷在銮霄殿等得不耐烦,见福禄去了那么久都没回来,心下怒火燃烧,刚好方才又听到施诗说他的最后一句话,便阴着一张脸走进来。
施诗见真是慕榷,行了礼,低头小声说了道,“奴才不敢,只是奴才厨艺确实不精,上不得台面。”
慕榷冷哼一声,往常施诗想耍心眼,便是现在这副小可怜的模样。
她说的话,慕榷一句都不信。
慕榷看了眼施诗手压住的锅盖,“孤不管你这锅里煮的是什么,给你一刻钟时间,要是没端到銮霄殿,你就给孤饿上三天三夜。”
说完,慕榷转身便走。
福禄本想提醒王上那锅里的东西怕是真难吃,可慕榷没给他机会,他又不好追出去说,见王后捞起锅里的面条,便只好主动上前帮忙端起面条,放入食盒中。
施诗说了句“有劳福公公”了,便心情忐忑地往銮霄殿走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