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2/2)
听此,李瑾嘿嘿笑下,捋着胡子道:“齐国与我们同样面临第戎侵扰,就是我们不出兵,齐国都会出兵收拾第戎。既然如此,我们大可等齐国解决掉第戎的主力军/队,等开春再一举翻过大行山,收服第戎。”
彭顺皱着眉,“若是如此,相国有没有想过,这个冬天,边境的百姓又该怎么办?”
这话一出,李瑾的面色顿了下。
二人都不说话,转而看向慕榷。
慕榷听完他们说的,已经有了想法,“百姓安稳是国之根本,马上派使臣去齐国,商定一起联防的事。”
如今,燕国、齐国皆受第戎侵犯的困扰,最好的办法便是两国联合起来对付第戎,这样既省了两国的兵力,又能保护边境的百姓,对两国都好。
李瑾和彭顺都点下头,表示这就派人去齐国,便退出仁政殿。
这时,天已微微暗。
西边的一抹红阳艳得惊人。
慕榷也放下政事,走出仁政殿,却看到去而复返的李瑾。
“相国还有何事?”慕榷问。
“回王上。”李瑾犹豫了一会,还是决定豁出老脸道,“臣有一话,不知该不该讲。”
慕榷眉头微微皱下,没有说话,他了解李瑾,忠心却圆滑,是典型的世家大族领头人。
李瑾见慕榷没说话,便抖着胆子道:“如今燕国要与齐国合作,萧美人毕竟是齐国送来的和亲公主,若是陛下因为太后一直冷着萧美人,齐国那怕是会多想,还请王上三思。”
后宫虽说是慕榷的家事,可后宫里的每个主子,哪个不和前朝沾点关系。
王上专宠王后的事,不仅后宫人尽皆知,就是燕国的官员们都知晓王后深受王上宠爱。
可这样的消息,对燕国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且日子久了,必定会引来齐国君主的不满,对燕国并没有好处。
对李瑾和燕国的百姓来说,并不需要一位专情的君主,而是要一位智慧与魄力同在的君主。
故而李瑾才会忍不住说了方才的话。
而此时,慕榷沉着脸,一言不发。
四周的空气仿佛渐渐凝结起来,李瑾低着头,虽是冬日的室外,额间却出了细丝般的细汗。
良久,慕榷才幽幽地,听不出喜怒地道,“李相国,你僭越了。”
很平淡的语气,话却很重。
李瑾瞬间跪下说“恕罪”,可他却没能等到年轻帝王的回答,而是几声沉而稳的脚步声,最后还是福禄搀扶着李瑾起来,再抬头时,李瑾的视线里已经没有主子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