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1/2)
刘莫循印象里的姑姑是个清瘦的女子,白净的皮肤,姣好的面容,总是扎着两股麻花辫,一身学生装,一派新式女学生的模样。姑姑是个热情大方的女子,活泼有趣,总能变着法逗乐家中长辈。那时奶奶还未去世,最疼爱的便是这个小女。
刘莫循记得自己小时候很喜欢跟姑姑玩,姑姑走哪他跟哪,姑姑也喜欢带他到处游玩,总给他买好吃的好玩的。刘莫循很爱他的姑姑,小时候的刘莫循很怕家中长辈把姑姑嫁出去,他怕别的男人来夺走姑姑对他的爱。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上天不曾眷顾这个美丽善良的女子。那是一个阴沉沉的傍晚,刘莫循看到满身伤痕,衣服上血迹斑斑的姑姑被抬回了刘府。姑姑的脸煞白毫无生机,嘴唇泛着可怖的紫色。姑姑双目微闭,刘莫循跑上前去叫他的姑姑,可是姑姑却没睁开眼睛,没有像以前那般温柔地抚摸他的头,唤他“莫循”。刘莫循慌了,嚎啕大哭,不停地叫着姑姑。
姑姑死了,刘莫循后来知道,原来姑姑是死了。逐渐懂事的他还知道了,姑姑是为了一个女人而死,奶奶也死了,刘家闹得鸡犬不宁,都是因为那个女人,那个女人明明是二叔的未婚妻最后却嫁给了二叔的好朋友。方知君,刘莫循一直记着这个名字。
姑姑留洋东京,17岁的刘莫循也去了日本留学。回国后跟着父亲打理公司,本来他有自己的梦想,可如今他父母亲身体不好,二叔已皈依佛门,太爷爷年事已高,刘家家业庞大,更需要他留在公司。
在生意场上,刘莫循是个厉害人物,霸道强硬。生活中的他却秉承了二叔的一些性子,内敛、淡泊、不喜争夺,不说学富五车,但也是个饱读诗书的富家公子。但他不苟言笑,总是一副严肃脸待人,不似他二叔温柔洒脱。外貌俊朗的刘莫循,南京城里对他芳心暗许的姑娘怕是不必栖霞寺的桃花树少。
刘莫循听说方知君病逝英国,心中也不知是何感受,这么多年过去了,即使出家前二叔娶了亲,但他知道二叔定是没有忘记这个故人的,二婶去世后,二叔去了栖霞寺当和尚,外人皆道刘家二爷痴情种一个,为了亡妻皈依佛门。其实,二叔放下红尘中事,一心向佛,恐怕多时为了方知君。上一辈的恩恩怨怨他无法品评,但他确实怨恨这个女人,怨了多年,恨了多年 ,如今那人却病死异国他乡,刘莫循想到了那个阴沉沉的傍晚。
刘赵两家虽然因这年轻人生了许多事故,但老一辈却一直来往入故,小辈们也只能放下嫌隙,如旧交往。
刘莫循27岁依旧未婚,他父母很是着急,太爷爷也总是唠叨让他娶妻,但他自己却没有上心甚至每次长辈提到这个话题了他都躲闪搪塞。
他不知道为什么赵家那回国的小子为什么总是跟着他,天天莫循哥哥长莫循哥哥短的,他烦赵家,也烦这小子,奈何太爷爷很喜欢他,他还是林檎老先生的关门弟子,他也不便发作,只能冷着他。
可怜不知长辈们的陈年往事的单纯的赵靖鹤,不知道哪里得罪了刘莫循,竟惹得他如此讨厌自己。少年心性不定,数次下来也不敢再见刘莫循,每次见他都想上次在刘府一样逃之夭夭。
赵靖鹤常常双手支着脑袋,眉头紧锁,坐在师父的书桌前想着刘莫循的事。他想到了一句诗,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又是一年的人间四月,栖霞寺的桃花应该开了吧,赵靖鹤望着窗外春晖,他想他的母亲了。母亲喜欢桃花,他也觉得桃花好看,只是叹息花期短暂。他想去栖霞寺看桃花。
四月,天气逐渐回暖,秦淮河两岸一片繁荣街景,仿佛依旧是太平人间。
赵靖鹤背着他的画板独自出发去栖霞寺,他父亲让家丁跟着,他一口回绝了。他不想别人打扰他去栖霞寺为母亲画桃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