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便要合房?(1/2)
孙子乖觉听话,薛正文也就给了颗甜枣。第二天一大早,薛正文就把薛蔺父亲和陈氏叫过去夸奖了一番,说他们教子有方。还说陈氏具德贤惠,要薛蔺父亲好好待她,少在妾室那边流连。
陈氏回来的时候,脸上都发着光,对薛蔺道:“好儿子,你可给阿娘争了口气。”
薛蔺要进宫的消息,陈氏也从薛正文那里知道了。一边喜孜孜夸他把庶弟给比下去了,一边跟丫鬟婆子们一起细细捯饬他,生怕儿子今天不够帅。
弄完之后,往镜子面前一站,就连他自己都不由得赞了一声“好人才”。他上戴玄色浑脱帽,身着深青色窄袖紧身翻领长袍,脚上蹬了一双高腰靴。若是拱手而立,便似敦煌壁画上的人物一般,端的是清隽秀逸,人才风流。
他穿的这身胡服,是唐代最流行的男子服饰。自数天前穿进书里,他就发现这本小说虽然架空了历史,但作者却参考了不少盛唐的文化风俗。
因为心气不顺,下人给他牵了马来,他却非要坐轿。
轿子抬出薛府,走了一阵,便有微弱的天光从轿帘缝隙处挤入轿内。片刻后,报晓鼓咚咚敲响,薛蔺一阵怔忡,突然激动地喊停了轿子,迫不及待地从里面跑了出来。
极目远眺,太极宫正门承天门的城楼上,甲士正挥舞鼓槌报晓。甲士挥完,各条大街上的鼓楼依次跟进。鼓声带起的音波,如潮水一般自内而外一波波涌出。鼓声所达之处,不论是皇宫大门、各处衙府,还是里坊坊门依次开启,有条不紊至极,简直就像是一场另类的军事演习!
这是生活在盛唐的人们才能见证到的壮观景象——全城钟鼓报晓。薛蔺生生被震憾得眼眶湿润,他本身是历史系教授的儿子,父子俩日常最多的交流,就是他爸兴致勃勃地跟他侃历史。
最初,小薛蔺感觉就跟听评书一样,还贼有兴趣。听久了,他爸只要来个开场白“咱们今天来说说……”,他马上就能吓得落跑!别的父母喜欢用“话当年”折磨子女,他爸尽拿历史来折磨他……
可他穿进书前才不过17岁,正是容易激动兴奋的年纪。如今亲眼目睹盛世繁华,想到咱大中华也曾是世界级强国,心里难言的激动就阵阵翻涌!
于是……
半个时辰后。皇宫某处偏殿中。
公主萧玦略蹙了眉,拇指在茶盏边沿上来回捻动:“继续说。”
暗卫打扮的人单膝跪地,拱手把昨日从薛府打探来的消息全部禀奏了一番。
萧玦唇角微弯:“这个薛蔺倒是比他庶弟有意思多了。”
发现主子更留意薛二郎,暗卫忧心劝道:“公主,此人行事特异,几近疯癫,实在不是可交之辈。就说今天早上,他进个宫遇到钟鼓报晓,就能犯疯病冲出轿子流眼泪,还左顾右盼,高呼‘这就是150米宽的朱雀大街啊’、“这排水沟能有3米深吧’。然后……”
萧玦诧异问道:“然后?”
“然后他开始唱‘爱我中华,健儿奋起的步伐。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爱我中华,中华雄姿英发。爱我中华,五十六族兄弟姐妹,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暗卫唱得特别羞耻。
萧玦:“……你在逗我?”
暗卫一腔苦水无处倒,他为公主出生入死多年,现在却要因为一个脑子有问题的人做出的古怪行为,而失却公主的信任!
他怎么知道薛二郎为什么会对天天都能听到的报晓钟鼓流眼泪?
他又怎么知道有人会喜欢蹲在臭乎乎的排水沟边上唱歌?
暗卫咬牙,磕了个大头,抽出腰间匕首就要去切自己的幺指:“愚愿以此力证忠诚!”
萧玦摆摆手:“罢了。”
铁汉两眼发红,正要回刀入鞘,萧玦却道:“你该好好练练耳力了,这世上哪有什么‘中华’?他唱的必是‘爱我中原’。”
匕首落地,好男儿终究落泪,却只能忍辱负重:“是。”
此时,薛蔺已经抵达皇宫。宦者将他引入太极宫的一处偏殿等候。
他来的时间偏晚,殿内已到了十数人,都在三三两两地聚着聊天。很快,一位据说在皇帝面前很是得脸的赵给使领着他们去了两仪殿。
“两仪殿已属内朝,只有天子近臣才能入内觐见。大家(1)特意吩咐老奴引郎君们来这里,实是看重诸位。”赵给使慈眉善目地道。
众人等上片刻,义宁帝萧衍就到了。薛蔺原本以为他蠢笨如猪,没料到竟还做了点事前功课,笑着把十多位少年的名字全都叫了出来,一一慰问。
轮到薛蔺时,义宁帝笑问:“薛公如今身体如何?”
薛蔺就是再讨厌薛正文,也知道薛家是自己的后盾。于是抱拳:“阿翁昨日还精神抖擞地罚我跪祠堂,抽我背小诗。特别是一声‘孽障’,骂得中气十足。老人家活个一百岁,应该没有问题。多谢陛下垂询。”
“噗!”几名权贵子弟同时噗笑出声。
不过笑归笑,家中长辈早把朝中局势给他们分析清楚了。人人都知道此番进宫的险恶之处,不由暗赞他行事大胆,懂得藏锋露拙。
义宁帝却似乎并不在意,甚至还跟薛蔺多说了几句话。
末了,夸众人都是少年英雄,竟把所有候选者都留下来当了伴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