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1/2)
这场大礼堂的对决最终选出了校内前去参赛的六位人员,除开我们宿舍三人,另外的三位分别是军事指挥系的殷远秋,后勤系的阮栗以及和我同样是机甲系的宋初阳。
在星际机甲学院联赛(SIC)正式揭幕前的三个月,我们这支队伍的当务之急就是磨炼出能够配合的默契。
但依我所见,默契这种东西,在队中某两位之间,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和你呼吸同一片空气,让我觉得这个世界实在是非常糟糕。”江凉轻嗤了一声,凉凉地道:“你的智商让我明白为什么alpha需要花数百年的时间来进化,可能就是因为你愚蠢的基因阻碍了进化的步伐。”
我们小队的成员现在正全部坐在室内,进行赛前的初次讨论交流,这次讨论涉及到今后训练的安排,比如团队赛中每个成员位置的分配。
SIC中的团队赛,通常采取5v5的模式,这意味着我们六人中会有一人在替补席等待替补,而这个候补的角色,后勤系的阮栗主动提出要担当。
“其实我实战比较容易紧张,还是让我待在候补席上给你们保养机甲吧。”他不好意思地笑笑,露出两个小小的虎牙,颇为可爱。
老实说,阮栗是第一个能让我联想到类似于可爱这种形容词的alpha,他的名字就先不提,而且他本身还长着副稚气未脱的少年模样,身高在平均180+的alpha中更是不占优势,我目测他可能也就一米七多点,可能还比我和beta室友矮上个两三厘米。
不过他虽然长着副让人爱心泛滥的未成年模样,但是修理技术确实非常可靠,所以他的提议我们全票通过,毕竟修理机甲的后勤机师要是在赛场上受伤,就没有人能够护理机甲,这对机甲以及整个团队的影响可就无法估量了。
5v5的团队对战模式中,可供队员选择的位置共有四种:负责抵挡敌方攻击的肉坦型机甲,高位爆炸输出的狙击型机甲,需要时刻变换走位指挥团队的流动型机甲,以及保护我方输出的辅助型机甲。
这种模式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其实听起来就有点类似于我以前经常玩的5v5的moba游戏,只不过是缺少了打野的角色。
但是在机甲的世界,这种模式要更加简单粗暴,它不需要补兵发育,也不需要打野升级,因为双方从最开始就已经是满级的玩家,所需要比拼的就只有机甲性能以及自身最极致的技术。
而既然没有打野的角色,就意味着五个人之中,必定有两个人的身份会重叠,比如双C位阵容、双坦克阵容、双流阵容以及最为少见的双辅阵容。
毕竟双辅阵容面对双C位和双流阵容的话,输出不够。而若是面对双坦克阵容又显得过于脆皮。
现在我们讨论的重点就是,究竟要选择哪个阵容来进行练习?
嗯…这也正是某两位之所以开吵的原因。
应云城率先提出了双c位阵容,他显然是对自己的操作很有自信,顺带着也对我的技术很有信心,自告奋勇地就说要和我担任c位的位置。
“不如选双c阵容吧,我可以和沈牧玩c位。我们经常在训练场里对战,也算是有默契。”
然后就像前面那样,被江凉毫不留情地骂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