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1/2)
“他很在乎这张脸。”马孟起嘲道,“当初跌下马摔了脸,闭门不出好几天,我找他外出狩猎时都不肯。”
赵云跪拜在灵前,静静地听着马孟起说孙策的过往。
“他说他长得比我好看,只不过毁了容,而被我压了下去,与公瑾齐名的应该是他才是。”马孟起拜了一拜,忍着眼中的酸涩道,“你说他要脸吗?明明长得就这份德性,鼻子上一道疤压根影响不到他什么。”
赵云扶起马孟起,拉着他往外走去。
马孟起紧握着他的手,低声哽咽道:“可他们告诉我,孙伯符他面门中箭,容颜尽毁。你说,那混蛋该有多难受。”
赵云说不出什么安慰的话语,只能沉默不语。
还记得当年江东小霸王的名号传出来时,师傅听了却是惋惜一叹。
霸王不肯过江东,小霸王,注定此生过不了江东。
“两位,大都督有请。”来人拜道。
马孟起抬头,沉默的与赵云跟了过去。
这是赵云第二次见周瑜,一如当初一样俊美,却不如当初一样鲜活。
随从关上房门,他们两坐了下来。周瑜缓缓拿起茶壶,稳稳地倒了两杯茶放在他们面前。
马孟起死死盯着周瑜,想从他的眼里看出一丝悲伤的情绪。
充满血丝的眼睛昭示着大都督未曾好好休息,周瑜见马孟起这么盯着他,不免失笑:“世子,怎么不认识我了?”
“周公瑾,他……为什么会遇刺。”马孟起盯着他问道,眼神中的怀疑不加掩饰。
周瑜笑容收了起来,淡淡道:“世子在怀疑我?怀疑我谋这江东?”
虽是镇定自若的语气,却多了几分颤抖。赵云看向周瑜,这不是害怕的恐慌,而是痛苦与忍耐。
“那你告诉我为什么孙策他狩猎的地方会混进去刺客!为什么他会对付不了三个蟊贼!”马孟起站了起来,拳头砸向桌子。
周瑜抬头,一抹自嘲出现在他的眼中:“为什么?我也想知道为什么。”他颤抖着拿起茶杯,抿了一口水回复镇定,“马孟起,你是极少数知道我们关系的,你就这么看我?我会害他?”
赵云拉着马孟起坐下,他不相信周瑜会害孙策,就像他永远不会背叛他的兄长样。
结义兄弟,生死相托,在孙策这里周瑜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何必要冒天下大不韪行这夺权之举?
江东双璧,已碎其一,而余者却要承担两个人的责任艰辛的活下去。何况,怕是他们二人的关系并不简单。
周瑜扫了眼赵云,恢复了冷静,没有理会马孟起,而是平心气和的看向赵云:“我听……他说过你,他说你们师兄弟即便道不同,品性却是信得过。”他,自然指的孙策。
赵云听了,站了起来:“云先告退。”
极少数那三个字,就暴露了太多。赵云知道,有些话他不能说也不能听。
周瑜却是拦了下来,轻笑:“不用,人都没了,还遮遮掩掩干嘛。”
马孟起放松了些,可盯着周瑜的眼睛还是没有温度:“那是孙权?”
孙策死的太不可思议,在马孟起的眼里,只有亲近的人可以谋害得了他。
周瑜叹了口气摇了摇头,目光幽深:“拜也拜了,世子可以请回了。”他扫过二人,目光放在马孟起身上,“情之一字,世子,你是不会懂了。”纵使疑点指向背叛,孙策在临死的一刻还是将江东托付给了孙权,将大权给了周瑜。
这是绝对的信任,而马孟起不懂。
马孟起眼里,利益的纠葛却终究胜不过感情。
赵云开口:“我信大都督,世子你要是信孙将军,就该信大都督。”质疑周瑜,同样的是在质疑孙策的眼光与头脑。
周瑜笑了,却莫名有种落寞:“你信我?”
赵云道:“军师说,你和他是同类人。他不会,你也不会。”在赵云眼里,这世间能称得上是顶尖谋士的也不过寥寥几人。所谓顶尖,不仅是谋略的比拼,更有品性。鸩杀少帝,火烧洛阳的李儒何曾不是一流谋士,可无论是周瑜,诸葛亮,还是赵云,都看不起他。
周瑜旋转着手中的茶杯:“军师……诸葛亮……卧龙?我期待,能与他……联手的一天。”纵使诸葛亮如今只是流传着一个自吹自擂的卧龙名号,可周瑜没有看轻他。南北势必有一战,他倒要看看,和诸葛亮联手是个怎样的情形。
马孟起沉默,若是周瑜真的谋划了这场刺杀,孙策不可能到死都没有看出。
周瑜轻笑:“世子请回避下,我有几句话想让赵公子带给李前辈。”
赵云一怔,孙策能有什么话让他带给师叔?
马孟起冷道:“我不能听?”
“听可以,世子那日寄给我的信,我看了……”
马孟起猛地站了起来,面无表情的走了出去。
赵云皱眉,不明白两人在打什么哑迷。
周瑜在马孟起关门的那一刻却是卸了全身的力气,一口饮了杯中茶,不复从容。
他缓了片刻道:“伯符临终没有要交代给师傅的。”他看着赵云,“此刻,你只是童渊的弟子。”
赵云点头:“所以,大都督要和我说什么?”
周瑜叹道,缓缓说道:“离马孟起远点,这条路,不好走。”
赵云愣住:“我和他?”
周瑜轻笑:“马孟起看上你了,写信给我,你不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