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跨时空笔友 > 第一封信

第一封信(1/2)

目录

崔安收到了一封奇怪的来信。

就如他母亲于冰女士嚷嚷的那样,这是一封非常传统的信件。信封干净,没有格外的标志,封面所有填写也都按照信件标准格式在执行。

崔安没看见信时觉得奇怪。

他家不是第一次收到信件,有些广告商讨巧,爱用信件包裹广告,或是体质特殊,他家每年都会收到几次。当他听见有来信时,先入为主,下意识地将其当成广告,谁知于冰女士却说不是。

崔安当时还没到家,听见于冰女士这么说,忍不住地好奇:“你拆开看了?”

“没有。”于冰正在打牌,话没说清楚,囫囵说了几句,便让崔安回家自个儿看。

崔安被她吊足了胃口,一进家门就拎着行李走进了卧室。信件就放在他桌上,他远远地瞟了眼,看见信封立马明白了于冰女士为何会这么说——因为这信封?上的字写得实在是漂亮。

虽说字好看和不是广告没有逻辑关系,但人是视觉动物,看见漂亮事物总爱将其往好的方向想。就跟看见漂亮的脸蛋就会下意识地认为脸蛋的主人一定是位好人一样,崔安是个俗人,他看见信的第一眼便坚信,信里肯定写了正经事。

他没急着将信打开,先核对了地址和姓名,确定信件没寄错才将目光落到了寄信人的姓名上。

寄信人叫梁哲言。

崔安觉得这名字有些眼熟,可他想来想去,想不起是谁,只能按捺住疑惑,先找了把美工刀,将信封拆开。

信封中没有他物,只有一张信纸,纸上写道:“您好,我是梁哲言,也是莫道寻常……”

崔安看见“莫道寻常”四字,恍然想起了梁哲言是谁。

2008年夏天,动漫《不朽王者》风靡全国,故事的主角莫道寻常以少年天才的身份,带领他的战队尖峰一路凯歌,最终捧起了全国电竞比赛的冠军奖杯。

放现在看,这个故事无疑是俗套的,可当时是端游还停留于回合制模式的08年,无论是畅快的游戏打斗,还是带劲的升级流剧情,都引人沸腾。

其火爆程度堪比来自岛国的某部侦探动漫,哪怕没有看过,也都听说过。

而《不朽王者》的主角,莫道寻常,真名便叫梁哲言。

一旦有了线索,相关记忆随之涌上。崔安屏住呼吸,将注意力拉回到信上。

信中,梁哲言表明自己身份后,继续写道:

“不知您是否已经搬家,也不知您是否能收到这封迟到的回信。最近重读您的来信,深受触动,您的文字让我又燃起了竞技的热情。

因为您的鼓励,我才有勇气参加十三届联赛。

想到这里,我似乎欠您一声谢谢。

希望这个迟到的谢谢能够被您收到,如若有幸被您收到,希望能得到您的回信。

……

崔安将信看完,没看懂似的,抓住信纸又看了一遍。信中每个字他都认识,连在一起后却看不懂了。他反复看了几遍后,似有明悟,抓过手机,搜索起《不朽王者》来。

果不其然……

《动漫资讯:十年之约,<不朽王者>续集来袭!》

《男主之争,莫道寻常是否能保住他的男主之位?》

……

浏览器搜索出的结果全是博人眼球的标题党,崔安看了几眼便转战微博,与浏览器相比,微博更富有感情,在一片嘤嘤嘤的骂声中,崔安明白了事情始末。

《不朽王者》的作者,机械盔甲,与动漫公司达成一致,计划于今年夏天推出《不朽王者》的续集。续集中,官方另选主角,却说《不朽王者》的前任主角——莫道寻常,同样占据重要戏份。

不是主角却占据重要戏份,根据官方说法来看,续集中的莫道寻常不是男二便是反派,对于主角流的动漫来说,两者都代表了一个词——炮灰。莫道寻常的粉丝无法接受,《不朽王者》的老粉也无法接受。

此事一度引起骂战。

粉丝骂官方消费情怀,官方也不辩解,在骂声中笑眯眯地推出了《不朽王者》续集的播出时间,文字下的配图甚至还用的是莫道寻常的图。

图中,十年前的莫道寻常与十年后的莫道寻常站在一起。两人皆身着白衣,十年前的莫道寻常端视前方,眼神锐利,眉目间满是少年意气。

与年少时的自己相比,十年后的莫道寻常个子拔高了,五官也褪去了稚气,展露出属于成年人的棱角。他没有看前方,而是微微垂眸,看着身旁年少时的自己。

画手画功了得,她既从身形上区分了两人,又通过两者眼神道出了不同。十年前的莫道寻常有着少年人的肆意,十年后的他却是内敛的,他将野心与期盼藏于心中,只在眼神中流露出些许痕迹。

他以为自己将情绪藏得深,却不知这点情绪已被画手捕捉,并放大给看图的观客。

不管别人怎么样,反正崔安看见这幅图后,情绪好似在被大火翻炒,煎熬得不是滋味。他一面如官方所想那般唏嘘十年过去了,一面又控制不住地生气。

若是莫道寻常依旧是续集的主角就好了,他这般想,可偏偏不是,官方已明说了会换主角。

那莫道寻常算什么?

那以高龄复出,期盼着再拿冠军的莫道寻常算什么?!

崔安越想越气,他愤怒地点开微博下的评论,确定评论全是骂声才稍稍解气。他把骂得最狠的几条微博一一点赞,点完赞,他依旧气不过,将目光落回到之前的信上。

此时再看这封信,一切都明了——官方好手段,为了点击量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崔安想将这封动机不纯的信直接丢了,心里却隐约有个声音在说:“信是莫道寻常写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