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山风掠过 > 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1/2)

目录

作为大甫亡国后第一个称帝的人,李扶泉面对四起的讨伐开始惶惶不可终日,猜疑日盛;而李轩冉的不成器更是火上浇油。

“朕几次三番与你说过,那些旧朝官一个都不可信,你倒好,日日与其为伍,生怕将来无人可用吗?”在书房里,新皇帝高声呵斥着那个储君。

“父皇,您误会儿子了!”李轩冉辩解道,“儿子与济光之流交往密切,意在获取他们的信任,将来有风吹草动,儿臣即可第一时间了解并上报给您!”

“上报给我?”李扶泉气得发笑,“就你这道行,不要反被他们套了算好的!”

李轩冉被凶得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看了看父亲,又把头撇开了。

其实也不怪李扶泉着急,在面对西边安家大军,南边杨家大军,西南高芮的三面包夹态势下,任何一个人都会乱了阵脚。

虽然安云松强调胞弟短时间内是不会对川国构成威胁,可是谁会信呢?安云松是只贼鹰,只会找弱鸡下手,安云槐安云柏的野心早就暴露无遗了。李扶泉除了严防死守别无他法,其他人在维持整个国家政权机构运行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李扶泉不敢贸然换人,只能慢慢架空那些老东西,可是现在时间要来不及了。

很快,南境的镇守大将军杨满韫就宣布归顺高芮,共伐国贼李扶泉。不过得亏杨河皓并不理会父亲的决定,自己带着五万精兵去了西南,打算与王迢正面交锋。

而另一边,安云柏苦于王迢始终不配合,又悄悄的联系了高芮。

密信送达时,奚风扬正好在和高芮商量着如何处理王迢一事,这种疑似投诚的行为被奚风扬当场猜到了。

他甚至在临走前问了一嘴,高芮想了想,直接把信给了他看;奚风扬猜的没错,那封密信就是投诚的谈判信。

于是在前往遂城任参军的路上,奚风扬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万全之法。早在去年沦为阶下囚的那阵子,他已经知晓了王迢并无称帝之意——为此二人还争吵过几次——现在的情况是王迢被一直推着走,就像是黑夜里探路那个人,随时可能丧命;现在只有把那些暗藏的危机一个一个解决,才能救下王迢。

他首先选择的是徐凉。

杨河皓收到信的时候既鄙视又可悲,他把那封信点燃,火焰迅速吞噬了纸张,带着里面的秘密一同化为青烟。

没有任何预兆,驻守在宜县的徐凉分部被夜袭,兵营里火光一片,将士们一部分灭火,一部分追击反攻。

杨河皓亲自带兵,边打边退,诱敌深入。奚风扬的信没骗他:宜县驻军点,徐凉绝对会深追。

那是一片小丘陵,徐凉看见地势的时候立刻就反应过来了,当即命令撤兵。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山风呼啸而过,被箭矢破空撕裂,一股化作四缕,山火顿时暴起,窜出一人高的火苗。火攻与地形将军队阵型撕裂,杨河皓站在一个小山头上,高声嘲笑起来:“徐将军,你立志弑君,为王家报仇,为什么要留下奚崇山那个狗杂种呢?”

徐凉映着火光,循声望去,剑把手被握得死死的。

“我本意也不想杀你,奈何你与王家渊源颇深,王迢弑我君主,阁下推波助澜,今日一死,也算是偿清了血债,你且放心,勿需几日,王近山也会下去与你们相聚,你要是喜欢,奚崇山我也可以帮你送下去!”杨河皓驻着剑,声如洪钟的喊着,“愿阁下来生能侍天子,而非反贼,枉费空洒一腔热血!”

听完这一番话,徐凉大笑不止,将头盔摘下扔在脚旁,执剑走向山头,边笑边说:“你空有大川之名,胸无河海,守着一条臭水沟拼死拼活,还不准别人说句实话!王家忠心耿耿,一心为民,你看高峡什么东西?也配称帝?”

他侮辱高峡的话语顺利的把杨河皓激怒了,对方冲下山头,狠狠地砍了一剑。

于是一声漫过一声的喊杀响彻黑夜,两军终于交锋,借着火光厮杀起来。

而奚风扬守信的帮助他们截住了援军,但具体怎么调来的军队,杨河皓就不感兴趣了,战斗一结束,带着人就撤退了。

徐凉被杀的消息立刻传到了所有人耳朵里。

几乎是一瞬间,高芮就猜到了是谁干的。他立刻差人把远在遂城的奚风扬叫了回来!

回到渝城的时候,王迢和杨河皓已经开始两军对垒,箭在弦上。这无疑是坏了高芮招降王迢的基础,安云柏迟迟不表态,这让自己非常被动。

“私自做主,伪造军令,罪当该死!”

房间只有高芮和奚风扬,君主气得浑身发抖,恨不得一脚踹死面前这个人。

“徐凉在一日,王迢就离悬崖近一分,安云柏若真心归降,王迢迟早要被他杀了做投名状!”奚风扬跪在地上,对于自己犯下的大错无动于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