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1/2)
二皇子对李承霄毫无端由的自信, 冷笑一声,目光微侧,看着站在车边的李承霄将手上的奏折甩了出去。
“太子太看得起在下了, 可惜在下不过是个一事无成又无家世支撑还不受宠之人, 太子另请高明吧!”李承霄是一只老狐狸,他还不想成为他的挡箭牌。
说罢, 二皇子催促驾车的小厮快些离开,李承霄看他这个举动并为生气。
李承霄看着脚边的奏折,全然无畏, 他幽幽开口:“二皇兄若是真这般打算,臣弟也不多说, 不过您可想过以大皇子对您昨日所作所为会作何反响?”
李承霄余光看到二皇子冷然不变的脸上出现了一似裂缝,他断然没有自己所表现的那般云淡风轻。
“大皇子为人不仅你我朝野之中人人尽知, 而现在与他一同长大,受他压迫多年的皇弟竟然背着他将令安县难民招致京中, 不仅如此还带入皇宫, 向圣上揭发他治水不利,谎报灾情之事, 您说若是大皇子回来, 您该如何是好?”
“太子可是太小看在下了?”二皇子对他所言,似乎毫不在意, “我是为天下百姓出头,为天下苍生谋福,怎将个人恩怨情仇放在此中, 大皇兄即使恨我,憎我,怨我又何妨?”
二皇子说的正义凛然,可从他不断提高的声量中也能感觉到他隐隐的惧意。
“是,二皇兄所言甚是。”李承霄说完将地上奏折捡起,往后一撤,“二皇兄为天下社稷苍生着想,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份奏折我准备今日早朝呈上,在我车中还有不少奏折也与此事相关,二皇子既然已经有了这种打算,今日朝堂之上,还请二皇兄多多提携几句,好让我们兄弟同心,为百姓谋福。”
二皇子一闻得此言,也不敢妄下判断,他狠下心,从车上下来,走到李承霄的身边,“太子今日打算如何?”
“还能有何打算,自然是和二皇兄一样,为天下百姓出声!”李承霄的话拐弯抹角的损他,即使二皇子已经听出问题,还是只能硬生生将这口怨气咽下去。
二皇子嘴角的笑容已经凝固,他看着李承霄无懈可击的脸上,眼神中隐隐透出几分怀疑。
当初,是他让大皇子主动接下治理水患之事,妄图用难民,引出太子,而现在,他成了出头鸟,若是今日太子朝堂之上说了什么不该说的,那大皇子定然会将怨念转嫁在自己身上。
到时,偷鸡不成蚀把米是小事,左右难为是小事,得罪了大皇子又没有将太子拉拢,自己成了二人中间的靶子,才是麻烦事。
见二皇子迟疑,李承霄便知还有戏,故意说道:“臣弟不过是想要效仿二皇兄的仁义之举,不知二皇兄还有什么需要提点?”
二皇子听了此话也觉得甚是不舒服,李承霄好似拐着弯骂他,还要装出一副客气的样子。
“只是……只是想和太子说几句兄弟之间的体己话。”他说话有些迟疑,“大皇子为人你也清楚,你我皆是为百姓考虑,自然有些事不能只顾及兄弟之情。”
二皇子也猜得出,李承霄在这里兜圈圈想说什么,有些话从别人口中说出总好过从自己口中说。
“太子究竟如何打算?”
李承霄也知道,自从昨日被自己摆了一道,二皇子对自己只会越发谨慎,他不打算一直当缩头乌龟躲起来,该出手的时候还是要出手。
“打算谈不上,只是希望此事公之于众,不能让百姓再蒙受伤害。”
“太子心怀天下,在下真是佩服!”
二皇子拱手一拜,寒暄恭维说的太多,着实显得过于虚假,酸溜溜的话一言一语,李承霄说着都觉得牙酸。
“不知,二皇兄可否助我一臂之力,助天下苍生一臂之力?”
“若是太子之命,在下岂敢不从。”
二皇子说的好似自己被逼一般,如此急于和这件事摆脱关系,看来他是一不打算得罪太子,还不想得罪大皇子。
想得太美,就有点不切实际了。
“是二皇子昨日之事让孤万分感动,才下定决心,相信你我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定会让天下百姓安康!”
二皇子还想再说什么,就被李承霄打断。
“今日早朝,我会向圣上提起,到时候,二皇子别忘了多帮衬几句,时辰不早了,不可误了早朝,二皇兄请。”
李承霄说完,迅速折回头登上了马车,尹平也听了二人的对话,看他回来,小声询问:“爷,行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