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红楼]天上掉下个林哥哥 > 第一百零四章

第一百零四章(1/2)

目录

黛玉坐在凉亭里, 有一搭没一搭地同钟朔说着话。接连几日的剧变, 让她的心神到现在不能从那些难以言喻的情绪之中抽离出来。

她的心绪纷乱如麻, 说话时也心不在焉,钟朔体谅她心情, 绞尽脑汁想了一些坊间听来的奇闻笑话,说给黛玉听。

黛玉时常要过一段时间才反应过来,然后十分给面子地笑了起来。

钟朔也不恼, 他的心里头甜蜜得紧,这独处的时候就是偷来的,即便是什么都不做, 他也高兴。

一道修长的身影停在了凉亭外头。

“玉儿, 回家了。”

黛玉立即站了起来, 如乳燕投林一般奔向了林琰。

钟朔下意识跟了几步, 又意识到林琰在, 讪讪地停住了。

林琰抬眼瞧向他,难得好脾气一回:“你回去瞧瞧你母妃, 她虽没参加这次的宫宴, 可这次京城动作太大,难免会受惊。”

钟朔有些不舍地瞥了眼黛玉, 后者的心神却全然在林琰身上, 并没有给他半点关注。

钟朔心酸地点了点头。

林琰和黛玉走在出宫的路上, 擦肩而过的侍卫们皆目不斜视地四散而去, 偶尔碰上几个熟悉的面孔, 也只是和林琰点了点头, 便行色匆匆地执行任务去了。

两人正默不作声地走着,林琰突然出声打破了安静的局面:“你是在宫宴上被巴乌尔的人抓到的?”

他的语气漫不经心,但黛玉心中的那根弦却突然紧绷了起来。

得救之后,黛玉稍稍静下心来,也会回想起莫名被俘的事情。

一觉醒来,睁眼看到的便是陌生的房屋摆设和一个从未见过的小宫女,还来不及多想什么,便从宫女的口中得知她已经落到巴乌尔手里,那时候她除了惊慌害怕,脑海里也始终萦绕着一个疑问。

她不是好好地睡在凤藻宫偏殿吗?为何一睁眼便落入了那突厥王爷手中?

是被凤藻宫外面看守的侍卫发现了踪迹,还是……元春和抱琴故意给巴乌尔报的信?

夜色渐渐深了,更深露重,突然一阵秋风乍起,黛玉硬生生打了个冷战。

只是不知,身子和心里,到底哪一个更冷一些。

黛玉天生性子纯善,不愿将人往坏处想,只能暗自安慰自己,一切都只是巧合罢了。

只是在黛玉心里,终究还是被划下了一道深深的伤痕,那道伤痕仿若一道跨越不了的鸿沟,将她和荣府隔在了两端。

林琰观黛玉面色,也知晓这里面必然有许多隐情,他没有追问,而是勾了勾唇角,脸上神色渐冷。

即使黛玉不愿说也没关系,圣元帝说过会给他一个交代,到了那时,他就算不问,真相也会大白于他眼前的。

但是妹妹还是需要教育的。

“玉儿,我知你性子良善,很多事情不是不清楚,而是不愿斤斤计较,”林琰语重心长地说道,“可哥哥要告诉你,善良没错,宽容也没错,但若是没有原则和底线,你的善良和宽容,不光会伤害自己,还会累及他人。”

黛玉抬头看向他,清透的眸子里闪动着水光:“可是哥哥不是经常说,血浓于水,亲人是我们在这世上最重要的人吗?”

林琰看出自家妹妹钻了牛角尖,笑道:“亲人也和朋友一样,分人的,有些人是至亲至爱,可以同甘共苦、风雨不弃,即使血缘再远也似嫡亲的家人,有些人自私自利,为了一己之私可以将血脉亲人送入火坑,只为自己能飞黄腾达、前程似锦。”

意有所指的话让黛玉沉默了,半晌她才低低开了口,声音里带着浓重的鼻音:“哥哥,我心里很乱。”

林琰到底心疼妹妹,点到即止,不再多言。

兄妹俩快到林府时,林琰远远望过去,便瞧见那灯火通明的大门前,主子下仆皆焦急地站在大门口,伸长了脖子翘首以盼。

马车从黑暗的巷子现出身形,有眼尖的下仆瞧见了,忙大声道:“老爷、大奶奶!回来了!大爷和姑娘回来了!”

林如海眼睛一亮,瞬间来了精神,连声问身旁的张君华:“东西呢?东西准备好了吗?”

张君华笑道:“早就准备好了。”

于是,林琰到达时,便瞧见了林府大门前,一字排开的数个火盆。

林琰的嘴角抽了抽,看向林如海和张君华。

“你不想跨就算了,你妹妹是一定要跨火盆去一去晦气的,”林如海看也不看林琰,亲自走到马车前,扶着黛玉下马车,仔细打量了一会儿,心疼道,“玉儿脸色瞧着不太好,回家得好好补上一补。”

林琰:“……”

他觉着林如海有点儿小题大做,黛玉虽看着娇弱,实际并不是一碰就碎的瓷娃娃。

不料张君华也走了过来,凑到他身边说道:“我叫人准备了柚子叶,你和妹妹都好好洗一洗,今晚我陪玉儿睡,你不用担心。”

林琰:“……”他说他没有担心会不会被打?

……

隔日早朝,群臣还来不及欢欣鼓舞忠顺王爷反叛的事终于翻过篇去了,便看到承恩公拿着厚厚一摞奏折当众呈到了圣元帝面前。

圣元帝看后,勃然大怒,一把将奏折扔到了地上,他的手重重按在了龙椅上,青筋毕露,胸膛上下起伏着,幅度极大,一看便是气急了。

群臣齐齐跪了下去,齐声高呼陛下息怒。

圣元帝冷笑:“息怒?朕对你们予以重任,锦衣玉食地养着,谁知道竟养出了这么一帮玩意儿?媚上欺下,徇私枉法,官官相护,沆瀣一气!你们眼中还有王法,还有朕这个皇上吗?”

群臣齐齐低下头,大气都不敢喘上一声。

“北静王爷,赵统领,”圣元帝道,“朕命你二人三日内将奏折里的内容核实清楚,可有异议?”

北静王用余光看了一眼那厚厚一摞奏折,和赵统领跪下领命:“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其实根本不需要他们细查,北静王爷心里清楚,承恩公是得了圣元帝的指示,才会当众揭露此事的。

奏折里的人,一个都跑不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