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京治病(1/2)
孟婉莹询问, 玉清笑答:“正是这几味药。”
孟员外接过来又看了看, 这张纸是林耀祖给他的, 是让他转交给玉清的,说是她看了自然明白, 他也看了纸上的内容, 却是不明白什么意思, 如今听孟婉莹这般说, 再对照了, 还真是说的穿心莲、杭菊、满天星、生地、万年青、千年健、益母、防己、商陆、当归、远志、苦参、续断、厚朴、白术、没药等十几味药材。
孟婉莹询问:“大伯, 这是谁给你的,为何单单写这几味药,是个方子吗?”
孟员外道:“我也不清楚是不是方子, 刚才你舅舅来府里把这个交给我, 让我帮忙询问一下玉清姑娘。”
孟婉莹问:“询问什么?”
“这……”孟员外为难, 他也不知道询问什么,林耀祖给他打了个哑谜, 只看向玉清, 林耀祖说她看了内容就会明白。
玉清道:“确实只是些药材的谜语, 并不是治病的方子。”
这时店里进来一位老者, 看时,原是徐尊儒,仕林虽跟着人家学习五年多了, 玉清却是从未去拜会过, 不是不愿去, 而是她不能以真面示人,自忖会令人觉着没有诚意,是以,逢年过节贺会,常托孟员外代她登门拜访,略表感激之情。
玉清虽未正式去拜会过,却是认得徐尊儒,见是他,忙迎上去道:“徐老先生,您怎么来了,可是仕林在学堂里惹事了?”
徐尊儒轻摆了摆手,微笑:“不关仕林的事,是我想来看看。”对玉清略作打量后问道:“你就是仕林的小姨。”
“是,晚辈宋玉清。”
“嗯,仕林常提起你,看得出,这孩子十分喜欢你这个小姨。”
玉清道:“孩子在府中多有叨扰,玉清本该亲自登门拜谢,然面有伤疤,不便示人,恐有失礼,所以请孟员外代为走动,还请先生谅解。”
徐尊儒一笑:“姑娘的事,老夫亦有所耳闻,拳拳之心,令人钦佩,老夫岂有怪罪之理。”
“谢先生体谅,您请坐!”玉清让座后,倒了茶水递上:“先生请用茶。”
“多谢!”徐尊儒接过茶碗象征性的抿了一口,放下茶碗道:“不瞒姑娘,孟员外拿的这张谜语是老夫所写,本是想试一试姑娘的医药学识,不想在此处学习的孟小姐都能轻易解了这谜语,实在令老夫惊讶,老夫妄自尊大,小看了姑娘,实在是惭愧,惭愧啊。”
“先生博学,所出之题又是晚辈日常所见之物,侥幸猜中,实当不得先生此言。”
徐尊儒微微点头:“姑娘不但医术精湛,为人更是谦和有礼,老夫实在佩服。”
“先生过奖了。”
徐尊儒停顿了一会,道明来意:“老夫此来,有一事相求,还望姑娘应承。”
“您请讲!玉清能做到的,自然照办。”
“姑娘一定做得到。”徐尊儒继续讲道:老夫有一故人,近日身感微恙,想请姑娘前去诊治。”
这老爷子也是有意思,找人看病就找人看病,还绕这么一个大圈,玉清心中觉着有些好笑,却是道:“既是先生的故人,玉清自当效力,先生派人来说一声便是,何必亲自跑来。”说着便起身嘱咐孟婉莹代为在铺内照看,她则是收拾医箱准备去徐府给人看病,徐尊儒起身道:“姑娘且慢。”
玉清停下动作,徐尊儒道:“老夫的这位故人并不在济南府,而是在京城。”
“在京城?”
“正是,还望姑娘不辞劳远,前去诊治,老夫不胜感激。”
这……玉清犹豫,京城距此有数千里之远,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这一来一回,少说也要一个多月,她在济南府,虽说与仕林亦是每月只见一面,然有阿雀每日里偷偷去徐府看望,回来尽数告知,她好似天天见到仕林一般,也能放心,这一去,远隔数千里,仕林若是有什么事,她又不在身边,岂能放心?玉清思索了一会,拒绝:“先生亲临寒舍来请,玉清本该效劳,只是远隔千里,玉清也实在无能为力。”
徐尊儒早已料到玉清会拒绝,形色不改道:“姑娘的顾虑,老夫知道,你是怕走后仕林无人照料,这个你放心,姑娘若去京城为老夫的故人看诊,仕林便留在徐府中,老夫必会像照顾亲孙子一样看顾他。”
玉清没有说话,徐尊儒道:“姑娘仍是不愿,可是信不过老夫?”
“这倒不是!”玉清道:“先生博学多识,德高望重,既是应承照顾仕林,就一定会照看他,仕林有先生照料,玉清自然放心,只是……”
“姑娘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有句话晚辈说了,还望先生莫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