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太平纪事 > 第11章:身陷囫囵

第11章:身陷囫囵(1/2)

目录

沈苑之回了渭水畔的小屋,第二天就遇到了问题。

他不会做膳食。

用白粥凑合了早饭,他想起了上次最终也没钓上来的鱼。

坐在上次坐的那块石头上,沈苑之托着腮发着呆。小尘在草丛里玩闹了一会儿,累了,趴在他脚边打起了盹儿。

沈苑之呆呆想道,从前在翰林院任职,每日遇见的不是同级就是典籍,没曾想贬谪来了渭城,反而遇上了两位亲王。

晋王心思深沉,善于筹谋;楚王长袖善舞,善知人心。二人都是一般的韬光养晦,也说不清谁的城府更深。

沈苑之换了只手握杆,复又歪着头托起腮:然他们二位不论是谁做了皇帝,都要比今上或太子好上不知多少。

思及此处,他的手忍不住一抖——罪过罪过,此为谋反之念。

他们若真那么做了,便是贼子;而他已然这么想了,算是乱臣。

沈苑之叹了口气。

他不怕穷困潦倒,也不怕孤寂此生,更不怕岌岌无名。只是这般朝不保夕不知何时背后就有一只无名之手将他推进河里的感觉,着实不好受。

倘若留青还在……

心里冒出这个名字,又是一阵剧痛。

沈苑之知道这并非他的错,却也明白自己也非全然无辜。

世上事,又有谁能理得清楚。

垂钓半个上午,依旧毫无收获。日头渐渐上来,树荫逐渐遮不住阳光,沈苑之被炙热的日光烤得发昏。随后,他猛然想起一件事来。

他已有两日未去谢宛那儿了。

他懊恼不已,立即收了鱼竿就要回去;小尘被吵醒,睁开眼见他要走,毫不犹豫地站了起来。

沈苑之扛着鱼竿拎着木桶走到半路,竟迎面遇上了带着一顶草帽的谢大夫。

谢宛看见他,先是一愣,随后又惊又喜地迎了过来:“你回来了!这两日去了哪里?”

沈苑之正要作答,谢宛反倒一拍脑袋:“是我糊涂了。这太阳正辣,咱们先回屋再说。”

坐在屋里,沈苑之将这两日的事略略对谢宛说了说。只讲他偶然遇见了晋王府里的长孙大人,二人十分投机,便去他那儿住了两天。

谢宛提了两日的心方放了下来:“我还当你……唉,这两日来了好几回,今日若再见不着你,就要去报官了。老二也想你想得紧。对了,怎不见留青?”

沈苑之一怔:“他……他回老家去了。”

谢宛疑惑:“回家去了?”

“嗯。他家里……出了点事。”

谢宛看出他神色有异,却也不便多问,于是笑道:“你还未用午膳?不嫌弃的话,去我那儿吃罢。”

沈苑之点头答应,二人起身正要走时,忽然听见外头一阵疾步之声,几名官兵闯了进来。

沈苑之与谢宛一齐愣住,为首一人在他二人间看了一个来回,开口问:“哪个是沈徽文大人?”

沈苑之隐隐有些许不安,上前半步道:“我便是。”

方才提问的人默然看了他一眼,点点头道:“请大人跟我们倒衙门走一趟罢。”

沈苑之尚未明白,谢宛已惊道:“衙门?出了什么事要去衙门?”

“城南树林里发现一具少年的尸体,有人认得他是沈大人身边的侍从。”

沈苑之终于回过神来,脱口道:“是留青?”顿了顿,他说,“我跟你们走。”

谢宛心中疑惑,却不会以最恶毒的心思揣测,只关心问道:“你……此去多保重。有什么是我能帮得上忙的……?

沈苑之脚步一顿,想来此事晋王殿下早已知晓,当中也颇多参与,他这一去,早晚也是会让他知道的。

“那就……代我向长孙大人问个好罢。”

留青初来乍到,最亲近的人便是沈苑之。于是他既是有嫌疑之人,也是最为可靠的证人。他们带他去停尸间里看了他。

许是见他一副读书人模样,身体又不大好的样子,进去前带他来的那人好心提醒了句:“沈大人若受不得,看过了尽快出来。”

沈苑之木木地点了点头,房门一打开,迎面便是一股腐烂的酸臭之气。

周围人皆掩了口鼻,沈苑之却想,这腐烂的气味,也是逝者的一部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