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花开终有时 > 第七十三章 图新

第七十三章 图新(2/2)

目录

天空飘落了一场冷雨之后,刮起了刺骨的东北风,接着是沙粒般细小冰粒敲打着房顶、窗户和地面,延城县城的冬天真的要来临了。

学校阶梯教室和综合楼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因为恶劣的天气被迫停工。

延城县城位于德城地区的东南端,与省城仅有不到40公里的路程,老早就有将延城划为省城管辖的说法。

黄河水在延城县南部流过,德城大部分地区的农用灌溉及德城市人口饮用都需要黄河水,另外南北铁路大动脉及至省城的国道也都经过延城县。因为延城县的地理区位位置对德城地区相当重要,所以划归省城的蓝图设想一直没有成为现实。

延城县是个农业大县,乡镇企业零零散散,实力薄弱。

做为延城县物资局局长的江奉国,面对全县萧条的经济状况忧心忡忡。八十年代中后期,在全国上下大力兴办乡镇企业的时候,延城县下辖的十几个乡镇,也只有个别地方的乡镇企业搞的有些声色,大部分都昙花一现,最后剩下的只是废弃的厂房与闲置的设备。

为促进整个延城县的经济发展,县委县府采纳了江奉国的建议,筹建和召开了延城县城的物资交流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发展。

县物资局位于县府大街的中部,处于较为繁华的商业区,在职能上与商业局共同管辖商业贸易。单位上班职工较多,有一大部分是分配来的当地和外地的大学生,且与下县与外地有一部分的商业往来。单位拥有设施较为优越的食堂与宾馆,应实际需求,也对外开放。因此,一些做生意的小商小贩也不时地到县物资局的食堂吃饭,来了客人,也到其内部宾馆住首发

物资局的这一做法,已经具备了单位服务部门对外逐渐开放的经营意识,并且逐渐得到了县委县府的默认首肯。不管怎么着,物资局的食堂与宾馆在服务内部之余对外开放,为本单位增加了收入,正好也解决了一部分职工工资的发放问题。县委县府想以物资局为试点,开发利用整个县城各个职能部门的现有资源,节支增收,大力推进经济发展。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辛艳雯的哥哥被招为临时工,进入物资局食堂打工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