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机甲与剑仙[ABO] > 红尘万丈

红尘万丈(1/2)

目录

关盈仍是不信:“这么明显的陷阱都能上钩?”

梅子雨却很看好这一计谋:“当局者迷。---双方僵持之时,一方忽然对外发布胜利公告,另一方自然会被激怒。一旦因愤怒而失去理智,在这场计谋比拼中就输定了。”

秦路遥趁机刷好感:“不愧是学姐,分析得一针见血。”

梅子雨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没接话。

闻久不紧不慢地陈述事实:“主要还是对方太蠢。那家伙都能控制飞船的广播和屏幕了,要是直接假装官方说我们几个是逃犯,我们还能毫发无损地坐在这儿?自诩正义的理智人可比激进的笨蛋难缠多了。”

关盈听得一愣一愣的,干脆放弃思考选择做一条喊666的咸鱼:“大佬说的都对。”

闻久嘚瑟地扬了扬下巴:“叫仙君。”

“仙君英明!”

秦路遥伸手戳了戳中二病仙君的后脑勺:“事情还没结束呢,别得意忘形。”

网络的另一端很快有了反应。

在闻久的刻意放松下,对方很快再次动用了小行星上的设备来入侵飞船的驾驶系统。但这一次,对方什么都没来得及做就被闻久拦截,并精准定位。

闻久将定位到的歹徒位置发给了飞船上的工作人员,然后看向秦路遥:“来,告诉我艺术是什么?”

嗯,艺术就是爆炸。

秦路遥嫌弃地看着闻久:“说吧,炸哪儿?”

闻久关闭了投影出来的眼花缭乱的操作屏幕,只留下一个小行星的坐标。

是一个地图上没有标注出来的非法人造小行星。

人造小行星离这里的距离大约是一千二百万公里,使用近光速飞行模式,加上启动和停止的时间,一共需要两分钟。

本来这种距离,一个导弹就搞定了,但机甲上并没有搭载弹药,只有些基础武装。

所以秦路遥还得开着机甲先飞过去,炸完再飞回来。

秦路遥叹了一口气,用精神力连接机甲,然后开始指挥闻久:“飞船的气压稳定流程交给你了。”

“收到。”闻久坐在副驾驶位置上,开始远程控制飞船放出机甲。

机甲脚底的滑轮转动,驶至货仓对外的舱门口。

货舱中的隔离门升起,机甲所在的一片区域开始排出气体,直至接近宇宙中的真空状态。这样一来,打开对外舱门时,货舱中的东西就不会因为气压差而被迅速卷入太空。

舱门打开,机甲飞出。

脱离飞船的重力模拟系统后,机甲开始了近光速飞行,向着小行星飞驰而去。-*---更新快,无防盗上www.dizhu.org--*--

坐在机甲客座上的关盈又开始提问了:“我们为啥要去炸那个小行星?”

“因为只要它在这里,过路的飞船便一直处于随时会被劫持的危险中。”秦路遥一边说着,一边将人造小行星的影像放大投影到关盈面前。

那是一颗完全人造的小型天体,表面张牙舞爪地立着一片又一片的能量吸收板,以及信号收发器。

帝国的中学课本中简要介绍过这种人造小行星。人造小行星的内部通常是一台超级光脑,依据位置和大小的不同可以有很多种作用,星际通讯、导航定位、恒星监测等靠的都是这种人造小行星。

因为体积庞大,所以光脑的计算能力也比常见的中小型光脑强上许多倍。为防有人利用它作恶,系统往往都是物理固化的,绝非远程数据手段可以攻破。

将小行星全盘扫描并将数据放入隔离区后,秦路遥放出了机甲上的近战武器——次元斩舰刀。

次元斩舰刀从外形上看起来并不像刀,又或者说这种武器虽然具有形态,却无法被人眼看见,因为它是一条只有长度没有粗细的矢量线。只有在砍到东西时,蕴含在其内部的次元空间才会与外界产生交集,进而造成物质性质层面上的破坏。

看不见的斩舰刀挥动,劈向远处的小行星。

一刀下去,小行星从外表上看并未损坏,却因内部的光脑元件遭到破坏,而出现短路,产生高温,进而连带破坏附近元件,产生破坏循环,最后因内部能量过度混乱而爆炸。

宇宙空间中没有氧气,所以小行星的爆炸没有火也没有声音,只有在高温下闪着红光的碎屑与烟尘。真空环境使得这些闪光的碎屑没有快速冷却,而是在热辐射的过程中缓慢地暗淡下去。

机甲悠然飞离现场。

此时的机甲已经完全启动近光速飞行模式,从机甲内部经过了波长修正处理的观察窗看,身后的爆炸仿佛定格在了绽开的瞬间,宛如一朵直径数千里的艳丽红花。

“红尘万丈,一瞬永恒。”闻久开始说骚话了。

秦路遥顺口怼道:“这‘红尘’还真是硬核。”

解决完小行星,机甲很快飞回了星际飞船。

出示了电子身份证明后,秦路遥和闻久立马被舰长列为贵宾郑重接待。

歹徒已经被飞船上的安保人员逮捕,是一个毫不起眼的男beta,神色呆滞得像个提线傀儡,一句话也审不出来,只有他手上那还有着入侵数据记录的个人终端明明白白地昭示着他的罪行。

秦路遥看着这人的样子,不由得想起影视作品中各种控制他人的邪术。但同时她的理智又告诉她,这种东西从现代科学的角度上来讲,只能在极为苛刻的实验室环境中存在,不可能实用。

将歹徒五花大绑又铐起来,工作人员这才暂时放过了他等待行程结束后再行处置。

现在面临的另一麻烦,是客舱的电器被秦路遥接近暴走的精神力损坏了近半,甚至部分房间连门都无法开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